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认识物质的构成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认识物质的构成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题
(共100分,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
A.空气 B.金刚石 C.铅笔芯 D.镁粉
2.化学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硫酸
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芳香的泥土 B.新鲜的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青岛原浆啤酒
4.化学发展史上,首先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居里夫人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5.决定原子种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的电子层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组成某种物质的原子个数
6.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7.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是建筑的好材料,但部分地区的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氡会使人罹患肺癌。一种氡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6,相对原子质量为222,它的核外电子数为(  )
A.86 B.136 C.111 D.222
8.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
C.D.
9.已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2CO3,相对分子质量是106,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23 g B.55 g C.55 D.23
10.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B.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微粒
D.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微粒
11.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原子与镁原子的质量之比为(  )
A.12∶1 B.2∶12 C.1∶2 D.2∶1
12.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体系,如图是小明同学画出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离子 D.质子
1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后,原子的实际质量增大了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说明氧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16倍
D.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约等于原子中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之和
14.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氢的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
B.氢原子必然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电子
D.氢原子中必须有一个电子
15.X、Y元素为核电荷数小于18的元素.元素X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由X、Y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B.X2Y C.XY D.X6Y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16.(15分)书写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铁 铝 镁 氩 钾 锌 碳 氯 钡 银
元素符号 Ca Si Pt S Hg
17.(5分)请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空。
(1)2个氮分子: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 。
(3)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5)氮化硅(Si3N4)是新型陶瓷材料,Si3N4中硅分别为+4,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18.(6分)如图为几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
(2)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哪两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填序号)。
(3)图F为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   。
(4)图G中n的最大值为    ;若m﹣n=10,则该粒子对应的常见金属元素有    (写任意一元素符号)。
19.(4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的元素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科学家宣布,现已人工合成了第135号元素,则此元素的质子数为 。
(3)地壳中含量前两位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20.(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
抑制季节性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
常温下,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1 L水中大约能溶解2.9 g ClO2,其熔点59 ℃,沸点11 ℃。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
含有2%的ClO2和0.085% 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含氯消毒剂”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ClO2的名称是    。
(3)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84消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
C.氯气
D.过氧乙酸(C2H4O3)
(4)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下列有关ClO2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0 ℃时ClO2为黄绿色气体
B.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阴冷暗处保存
C.常温下,100 g水中大约能溶解2.9 g ClO2
D.ClO2的浓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安全性越高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2分,共8分)
21.19 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下图。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带正电的氦原子核)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5分)
22.(6分)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kg,铁原子的质量为b kg,求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3.(9分)我们在选购包装食品时,配料表中常常会看到“山梨酸”或“山梨酸钾”的字样,人们往往会误认为是“梨”的成分,其实它们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山梨酸的化学式为C5H7COOH,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酒精,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而变色,在人体内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
(1)。每个山梨酸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山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整数比)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保留0.1%)    。
(3)列式计算:多少克山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与132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D 2.B 3.C 4.D 5.A 6.C 7.A 8.B 9.D 10.D
11.C 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可知碳原子与镁原子的质量之比即为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24=1∶2。
12.A 解析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其中“▲”应填入的是元素。
13.B
14.D 解析 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B.原子不显电性;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没有电子;D.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则氢原子中有一个电子。
15.B 解析 元素X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为金属元素,化合价为+1,
元素Y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推出Y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分,因此X、Y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X2Y。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16.(15分)
元素名称 铁 铝 镁 氩 钙 钾 硅 锌 碳 铂 氯 钡 硫 汞 银
元素符号 Fe Al Mg Ar Ca K Si Zn C Pt Cl Ba S Hg Ag
17.(5分)
(1)2N2 (2)Al2O3 (3)CaO (4)H2O (5)-3
(6分)(1)Mg2+ (2)CE DF (3)18 (4)8 Na或Mg或Al
解析 (1)C原子质子数为12,是镁原子,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镁离子的离子符号为Mg2+。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氯与碘、镁与钙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CE、DF。
(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53﹣2﹣8﹣18﹣7=18。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最多是8个,故n的最大值是8;m﹣n=10,则m=10+n,表示的是原子,常见的金属元素是钠、镁、铝,其元素符号分别Na或Mg或Al。
19.(4分)(1)非金属
(2)135
(3)SiO2
(4)BD
20.(5分)(1)混合物  (2)二氧化氯  
(3)BD  (4)化学 (5)B 
解析 (1)含氯消毒剂是一种含有氯元素的消毒剂的统称,因此属于混合物。
(2)化学式从后往前读,因此ClO2的名称是二氧化氯。
(3)A.NaClO中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B.双氧水中含有氢、氧元素,不含氯元素,不属于含氯消毒剂;C.氯气中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D.过氧乙酸中不含氯元素,不属于含氯消毒剂;故选BD。
(4)二氧化氯在杀菌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5)A.常温下,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故选项错误;B.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因此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阴冷暗处保存,故选项正确;C.常温下,1 L水中大约能溶解2.9 g ClO2,而100 g水的体积是100 mL,故选择错误;D.ClO2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因此不是浓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安全性越高,故选项错误。故选B。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2分,共8分)
21.(1)原子核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3)D (4)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2.(4分)解: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而铁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3.(6分)(1)16 (2)9∶1 64.3% (4)56 g
解析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山梨酸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山梨酸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一个山梨酸分子中共含有16个原子。
(2)山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9∶1;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64.3%。
(4)解:设x质量的山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与132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则:
(×100%)x=132 g×(×100%)
解得x=56 g
答:56 g山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与132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