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初学业检测生物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 B.不断长高的钟乳石C.馒头发霉长出的毛 D.流动的水2.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依靠的结构是A.表膜 B.纤毛 C.胞肛 D.口沟3.传统中医学认为南瓜有益气补血、补肾排毒等作用,如图为南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③是由②中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⑤根部的生长只与根尖的伸长区有关 D.④萌发的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4.下列关于“寒岁三友”松、竹、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梅树靠导管运输有机物 B.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松树是裸子植物C.它们都能进行蒸腾作用 D.竹子靠地下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图1至图4是某同学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B.图3中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脱色处理C.图4中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D.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6.下列关于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都属于第二性征 ②都能产生生殖细胞③都能分泌性激素 ④都能输送生殖细胞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7.小莉在吃西瓜时,不小心吞下一颗西瓜籽,这个西瓜籽在人体内“旅行”路线是A.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B.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8.如图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B.完整的胚由①②③④组成C.菜豆种子与小麦种子的结构相比,小麦种子中没有结构⑤D.④中贮存着营养物质9.听音乐时,能将声音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A.耳蜗 B.听神经 C.咽鼓管 D.鼓膜1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现象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B.望梅止渴——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C.手指被针扎到,感觉疼痛但肌肉无收缩反应——反射弧的传人神经受损D.醉酒后,步态不稳——酒精麻醉小脑,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受影响11.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的高等类群,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龟的体表覆盖甲,利于维持体温恒定B.鱼游泳时,主要靠鳍的摆动提供动力C.白鹭的肺与气囊相通,气囊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D.海南长臂猿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能灵敏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12.关节结构中与其灵活性相适应的主要结构是A.关节囊和关节腔 B.关节软骨和滑液 C.关节头和关节窝 D.韧带和滑液13.某年6月,15头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出走,一路向北来到了昆明,之后在众人帮助下,历经艰险,又于8月回到了西双版纳,据专家研究是象群负责领路的首领迷路了,这种动物的行为属于A.迁徙行为 B.社会行为 C.节律行为 D.带头行为14.春天里,我们发现未经清洗的冬靴表面出现“毛绒绒”的斑点,这些斑点最可能是A.一个细菌 B.一个霉菌 C.细菌的菌落 D.霉菌的菌落15.下面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少 B.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属C.生物分类单位最大的是界 D.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16.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特性的是A.玉米用种子繁殖 B.马铃薯用块茎繁殖C.芦荟用叶繁殖 D.月季用枝条扦插繁殖17.烟草花叶病毒是植物病毒,通常植物被感染后,叶子出现斑驳污损的现象。下列有关烟草花叶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也可以导致动物患病 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外界条件不适宜时可以变成结晶体 D.个体很小,需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18.截至2024年4月,原生活在南美洲的红火蚁已入侵中国多个省份。红火蚁的发育会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下列动物和红火蚁的发育方式相同的是A.蝗虫 B.蜜蜂 C.蟋蟀 D.青蛙19.地球上每一个生命背后都有起源和进化的故事,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始生命最可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C.生物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20.2024年冬季,东北的旅游大火,但是天气比较寒冷,来旅游的游客有的患了感冒。关于安全用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药越贵越好 B.服用保健品多多益善C.增加服药次数,疗效会更好 D.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和剂量等方面要恰到好处二、非选择题:25题(3)2分,其他每空1分,共30分。21.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5分)(1)甲图中,如果要想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的结构,应调节显微镜的[②]________螺旋。如果想要观察到数量更多的细胞,应该选择标有________的物镜。(2)乙图中,如果想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向________移动装片。(3)乙图中,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的结构是________。(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A. B. C. D.22.生物学是一门图文并茂的实验科学,正确设计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以及分析生物图表等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素养。下面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本学期进行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7分)(1)上图所示是探究“淀粉浆糊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________;实验结果发现2号试管里的浆糊不变蓝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用浸湿的棉絮包裹住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并不时用吸管向棉絮上滴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察前,先要使小鱼的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然后用________(填“高”或“低”)倍镜进行观察。在右图视野中看到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图乙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图乙中的②代表的血管是__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024年“五·一”期间长春市举办了一场龙虾美食节。一位游客食用龙虾后出现了皮肤瘙痒等症状,医生诊断为蛋白质过敏反应。图甲为蛋白质在人体被利用的示意图;图乙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a、b、c分别代表某种物质或气体,①~⑤代表生理过程。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7分)(1)游客在吃龙虾时,唾液腺分泌大量唾液,这是一种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反射。(2)龙虾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彻底分解为[a]________,经过过程①后会首先在图乙的________(填字母)发现该物质。完成过程①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3)物质a经细胞代谢后产生的尿素,随血液运送到肾单位,经过过程[④]________作用形成原尿。细胞代谢过程中所需的气体b被吸人人体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填“舒张”或“收缩”)状态。(4)该游客对蛋白质的过敏反应,属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24.大熊猫“渝爱”与双胞胎哥哥“渝可”出生在重庆动物园,网友所拍的“可可爱爱”的照片曾频上网络热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6分)(1)“渝可”与“渝爱”之间背部黑色“背带”宽窄不同我们称之为________(填“变异”或“遗传”)(2)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它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3)研究人员曾发现一对正常的熊猫,生下了一只“白化”熊猫,有人调侃说是生着生着没墨了。而事实则是“白化”性状是由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用字母B和b来表示该性状的基因,那么这对肤色正常的熊猫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白化”熊猫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25.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5分)资料一: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短期内摄入超过300毫克的亚硝酸盐就有可能引起中毒症状,摄入过量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资料二: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所谓的“老坛酸菜”其实是“老坑酸菜”。酸菜的制作全程,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1)腌制泡菜和酸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填名称),它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生殖。(2)在家腌制蔬菜时,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提前将器具进行________处理。(3)如图为某小组对自制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若在腌制的第27天该小组食用1千克的酸菜,理论上会不会引起中毒?请说明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初学业检测生物参考答案一、1.C 2.B 3.D 4.A 5.C 6.C 7.D 8.C 9.A 10.D 11.D 12.B 13.B 14.D 15.C 16.A 17.A 18.B 19.D 20.D二、21.(1)细准焦 10×(2)右上方(3)细胞核(4)B22.(1)唾液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了麦芽糖(2)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3)低 ① 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23.(1)简单(2)氨基酸 A 小肠(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 收缩(4)特异性24.(1)变异(2)21条 X或Y(3)隐性 Bb和Bb bb25.(1)乳酸菌 分裂(2)高温灭菌(3)不会;没有超过中毒的量(叙述合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