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你知道吗 在治疗2020年爆发于中国武汉的“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正在尽自己的努力继承、发展并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医学这个瑰宝为全人类带来健康。大家知道,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一个中国本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学家,她的名字叫做屠呦呦2018年改革先锋奖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共和国勋章奖、“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获得荣誉】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不要追一匹马,你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春暖花开时,能吸引一批骏马来供你选择;不要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时机成熟时,便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做出来的朋友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呦呦语录人物风采人物评价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人物风骨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人物贡献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这篇文章是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科奖时的演讲以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的。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写作背景整个题目显示了科普文章题目的特性(准确严谨)青蒿素:一小步人类征服疾病的点明了这篇获奖感言的科研对象解释说明战胜,揭示了青蒿素对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疾病——疟疾的疗效说明人类战胜了疾病,这个疾病指的是危害人类健康几千年的疟疾;而治疗这个疾病的正是青蒿素。明确了青蒿素的医药学地位和里程碑意义,显示了作者的谦虚态度。解题第一部分(1-4):引言,讲述获奖事由,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第二部分(5-15):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第三部分(16-20):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第四部分(21-25):概述近年来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总括主体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发现)从分子到药物(提取)影响世界(传播)发展与超越(超越)总结(以时间为纵线来介绍)结构特点①:采用“总—分—总”结构:过渡自然,结构严谨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并分析文章结构特点新知讲解阅读课文,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屠呦呦是如何回顾青蒿素从发现到疗效的整个过程的?请大家认真阅读文章,标画出重要的信息,小组内筛选整合。新知讲解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青蒿素的发现和使用。①从1955年开始中草药的研究。②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疟疾研究团队。③1971年10月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④1972年命名青蒿素。新知讲解⑤1973年秋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⑥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⑦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推荐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⑧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新知讲解默读——发现青蒿素的抗疟思考:作者是如何说明发现过程的?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疟原虫抗药性出现,疟疾肆虐。时间线索: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抗疟1969年,屠呦呦领导抗疟研究工作。1971年10月,找到突破口。新知讲解列数字:2000个方药、640个、200个、380余种引资料:葛洪《肘后备急方》作比较:第一阶段,从中草药中提取成分,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收效甚微。转折点,从青蒿中提取成分,低温提取,抗疟效果大幅度提升。新知讲解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屠呦呦团队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给你什么启发?和同学交流。①在第一阶段搜集了众多中草药,然而进展甚微。②查找大量文献。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线索,改变提取方式,找到突破口。新知讲解③从20世纪70年代,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进行。屠呦呦和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个尝试青蒿提取物,确认其对人安全无毒。随后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④生长在北方青蒿含青蒿素比较少。作为药物生产,急需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工程中的合作者在四川找到了这样的青蒿⑤最初将青蒿素制成药片,但老式压片机造成药片成分偏差。随后采取胶囊方式,取得很好的疗效。再读课文,看看屠呦呦及其团队在研发青蒿素过程中历经的艰辛,由此体现出了她们怎样的科学精神?请填写下面表格。体会科研艰辛,感受科学精神历经的艰辛 体现的科学精神大量地试验,从成百上千种方药中提取了上百种提取物;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进展甚微;青蒿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疟效果,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查找大量文献获启示,改为低温摄取。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和同事勇做志愿者,亲自尝试青蒿提取物。药物生产急需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工程中的合作者在四川找到了这样的青蒿。将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的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不辞辛劳的治学精神锲而不舍的实证精神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勇于实践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为什么文章有时用“我”,有时用“我们”?“我”(个体) “我们”(团队)个人经历 研发阶段“发现”阶段 “创造”阶段致谢 成果、贡献衷心感谢评委会对我在发现青蒿素及其治疗疟疾的功效等方面贡献的肯定。我也衷心感谢为青蒿素发现和应用作出诸多贡献的中国同事们和国际友人们。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我们终于打开了开发新抗疟疾药物的大门。《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于2009年出版,这本书记录了青蒿素发现的历史及我们在研究进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在研究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我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启示。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协作下,我们确定了青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我们团队后来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我在童年的时候,曾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事例。1955年,我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成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生长在北方的青蒿的青蒿素含量比较低。用语措辞审慎、准确、平实科学家实事求是,不居功自傲,不过分谦虚“我” “我们”个人经历 研发阶段“发现”阶段 “创造”阶段致谢 成果、贡献措辞准确、态度谦虚,充分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医学者的人格魅力。屠呦呦的用语措辞十分审慎、准确、平实。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童年的经历、求学的过程是屠呦呦自己的,在大会上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的还是她,所以就用“我”。 有很多工作不是她一个人完成的,她也按照实际情况记录,用“我们”。②不居功自傲、谦逊。屠呦呦作为关键人物、领军人物的贡献和奉献是巨大的,她不认为这是一个人的成绩。刻意削弱“小我”的成就,凸显了团队的力量。品析提示:本文语言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朴实而不乏生动的特点,充满了理性的力量。全文以平实、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够比较顺畅地把握作者所要叙述的事实和道理,从而获得科学的认识。这样的语言风格,显示了科学工作者理性、求实的精神。【品析语言】品析要求:请从文章中任选一两处语言进行品析。主要从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朴实性不及生动性方面进行品析。【品析语言】(1)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试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明确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既强调了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与奎宁的发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隐含着奎宁的发现也涉及其他因素的信息。(2)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明确 :通过准确列举一连串数量庞大的数字,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工作量之大,过程之艰辛,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与精神。【品析语言】(3)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试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明确 :“很难”“似乎”模糊性词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用语的准确性,说话留有分寸,符合客观实际情况。(4)“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明确 :这两处都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充分生动地肯定了青蒿素的价值,又表达了对祖国中医药学的热爱、赞美、感激、崇敬之情。【品析语言】(5)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试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明确 :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6)“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明确 :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叙写,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坚持目标、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传统中医药学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的观点。课堂小结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唐·孙思邈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屠呦呦薪火相承,默默付出,总有令人感动的坚守!“一生只为一事来”茶话会你还知道有哪些“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屠呦呦们”吗?有……板书设计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默默无闻、刻苦钻研、埋头苦干执着探索、忘我奉献、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