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复习自我评估 三 (第十五-十七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阶段复习自我评估 三 (第十五-十七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阶段复习自我评估(三)
(测试范围:15-17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则两根玻璃棒(  )
A.得到电子 B.带负电
C.靠近时会互相排斥 D.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2.关于超导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绝缘体材料 B.是半导体材料
C.常温常压下电阻为零 D.用来输电可减少电能损耗
3.如图1所示,用轻薄的纸折成小星星,轻放于地面的小钢针上,用与布摩擦过的吸管靠近,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此过程中(  )
A.吸管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
B.布和吸管带上同种电荷
C.吸管和小星星带上同种电荷
D.摩擦创造了电荷
4.如图2所示,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成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
B.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
D.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5.手持小风扇的简化电路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和电动机是并联的
B.电池的作用是为电动机提供电能
C.导线通常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D.通电后电流从电池负极经电动机流向正极
6.如图4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杠杆的右端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杠杆左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内油量变化时,滑片就在电阻片R两端之间滑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箱中没有油时,电流表示数为零
B.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的
C.油量增加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D.油量减少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7.小明设计了一盏能调节亮度的台灯。图5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8.如图6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开关S1和S2都闭合,两灯均正常发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L1和L2是串联连接的
B.电压表不能测量灯L2的电压
C.断开S2后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D.两灯的额定电压一定相同
9.如图7所示是一个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的I﹣U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灯泡L的图线
B.当电压为0时,L与R的阻值均为0
C.将L和R并联在6V的电源两端,电路总电阻为36Ω
D.将L和R串联在6V的电源两端,L的功率为0.24W
10.图8甲为自动气象站中的测温装置,它的测温电路可简化为图乙,其中的“恒流源”是一个特殊电源,电流大小由电源内部结构决定,当电阻R变化时,通过R的电流大小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通过数字电压表的示数可反映环境的温度。某次环境温度从20℃上升到30℃,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8mV。当温度的变化值相同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值越大,该测温装置的灵敏度越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升高1℃,R的阻值增大1.65Ω
B.通过R的电流为20mA
C.环境温度为2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16mV
D.若要增大该测温装置的灵敏度,可换一个电流值更小的恒流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家用洗衣机和电热水器可以独立工作,它们是   联的。洗衣服时,湿手不能触摸开关,因为自来水是   ,会存在安全隐患。
12.生活中常用干电池作为   ,它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
13.如图9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V,当开关S、S1均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V,电阻R2会    (选填“短路”“断路”或“正常工作”)。
14.如图10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的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V;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处于中点时,通过R1的电流为   A。
15.现有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12V 6W”和“6V 6W”字样,若将他们并联在6V的电源两端,则   (选填“L1”或“L2”)较亮。若将他们串联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则灯泡L1的实际功率是   W。(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三、作图题(4分)
16.请根据图11甲所示的实物电路,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6分,第18题8分,第19题8分,共22分)
17.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
次数 IA/A IB/A IC/A
1 0.18 0.24 0.42
2 0.22 0.22 0.44
3 0.20 0.26 0.46
4 0.14
(1)请根据图12甲中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使电流表测量流过小灯泡L1的电流。连接电路时应    开关。
(2)用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更换灯泡多次测量,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其中第4次实验中B点的电流如图丙所示,则IB=   A;分析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    。
(3)在第2次实验中测得A、B两点的电流相等,原因可能是    。
18.某班级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分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各仪器均完好。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电压/V 0.5 1 1.2 2
电流/A 0.1 0.2 0.24 0.4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3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导线不交叉;
(2)检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
(3)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
   V;
(4)一小组展示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其他小组发现有一次实验数据是拼凑的,请你指出是第   次实验数据,依据是:    ;
(5)分析表格中有效实验数据,初步得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19.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老师准备了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电压表、电流表、两节新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Ω,1A”)等器材。所有器材均完好。
(1)小夏按照实验操作要求,在检查实验器材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14甲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解决问题后,小夏设计并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可交叉)。
(3)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4)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在实验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突然接近最大值,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发生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    。
(5)排除故障后,小夏继续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读出如图丙所示的电流表示数,并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R=   Ω。小夏认为实验已经完成,小民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够可靠,原因是   。
五、计算题(第20题8分,第21题8分,共16分)
20.烟尘浓度监测仪是新一代在线监测仪器,已经广泛应用在环保污染源烟尘排放监测、工业制造过程中粉尘浓度的测量等领域。有一种以N型光敏电阻为主要元件的烟尘浓度监测仪,光敏元件阻值随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工作原理如图15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保持12V不变,R为光敏元件,R0为50Ω的定值电阻。使用前需要校准,改变光敏元件所处环境要求电压表示数达到8V。
(1)校准时,电压表示数达到8V,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2)电压表示数达到8V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多少?
(3)若某一时刻烟尘浓度较低,空气质量合格,光敏电阻的阻值为150Ω,此时电压表示数是多少?
21.如图16甲,某电动汽车正在充电。充电桩提供的电压为220V,电流为40A,充电10h后,汽车电池的电能增加了79.2kW h。充电时发现线路及设备有发热现象,可等效为图乙的发热电阻R串联于电路中,且认为能量损失均为发热电阻所致。求:
(1)充电桩充电时消耗的电功率。
(2)本次充电的效率。
(3)发热电阻R的阻值。
22.如图17甲是定值电阻R1和标有“6V 3W”灯泡L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 0.6A,电压表量程为0 15V。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当闭合开关S、S2、断开S1,电压表示数为6V时,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
(3)若电源的电压可调,闭合开关S、S2、断开S1时,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阶段复习自我评估(三)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D 5.B 6.A 7.C
8.D 解析:分析电路图可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两灯泡并联,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2控制灯泡L2;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因为是并联电路,所以电压表也能测量灯L2的电压,故A、B错误;断开S2后,灯L2支路断开,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C错误;将开关S1和S2都闭合,两灯均正常发光,且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灯的额定电压一定相同,故D正确。
9.D 解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所以定值电阻R的I﹣U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所以甲表示电阻R的I﹣U关系图像,曲线乙是灯泡L的I﹣U关系图像,故A错误;当电压为0时,L与R的阻值均不为0,故B错误;将L和R并联在6V的电源两端,由图象知,定值电阻R中流过的电流为0.25A,灯泡L中流过的电流为0.5A,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A+0.5A=0.75A,故电路中的总电阻为,故C错误;若将L和R串联在6V的电源两端,结合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通过分析图可知,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2V,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8V,电路中电流为0.2A,L的功率为PL=ULIL=1.2V×0.2A=0.24W,故D正确。
10.C 解析:根据图像,温度上升80℃,对应电阻增大32Ω,故每升高1℃,R的阻值增大值为32Ω÷80=0.4Ω。故A选项错误。根据欧姆定律,在恒定电流状态下,U与R成正比,故电压变化量ΔU与电阻变化量ΔR成正比,即,两者的比值即为恒定电流的值。从20℃到30℃,电阻增加量为0.4×10Ω=4Ω,故恒定电流值为,B选项错误。环境温度变为20℃时,电阻为108Ω,电流不变仍为2mA,故电压U=IR=2mA×108Ω=216mV,C选项正确。为了增大改装置的灵敏度,应该在温度变化量相同时,变化更大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公式U=IR可知,恒流状态下,电流I越大,电压U变化量越大,装置更灵敏,故应该换一个电流更大的恒流源,D选项错误。
二、填空题
11.并;导体
12.电源;电流
13.1;3;短路
14.3;0.15
15.L2;3.84 解析: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12V,6W”“6V,6W”字样,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1===0.5A,I2===1A,两灯泡的电阻:R1===24Ω,R2===6Ω,若将它们并联在6V的电路中,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P=可知,L2的亮度较亮;两只灯泡串联使用时,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路的电流是:I′====0.4A;灯泡L1的实际功率:P1′=I′2R1=(0.4A)2×24Ω=3.84W。
三、作图题
16.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7.(1)如图所示;断开 (2)0.28;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所用灯泡规格相同
(2)调零 (3)1.6 (4)1;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5)正比
19.(1)使用前未调零 (2)如图所示 (3)右;保护电路 (4)断路 (5)10;未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五、计算题
20.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时,光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电压表示数达到8V时,即U0=8V,
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此时电流表示数:I=I0=;
(2)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光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UR=U﹣U0=12V﹣8V=4V,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
(3)某一时刻烟尘浓度较低,空气质量合格,光敏电阻的阻值为15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R′+R0=150Ω+50Ω=200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0′=I′R0=0.06A×50Ω=3V。
21.解:(1)充电桩充电时消耗的电功率:P=UI=220V×40A=8800W;
(2)充电桩充电时做的有用功:W有用=79.2kW h,
充电桩充电时消耗的电能为:W总=UIt=220V×40A×10×3600s=3.168×108J=88kW h;
则本次充电的效率为:η=×100%=×100%=90%;
(3)发热电阻R损失的电能为:
Q=W额外=W总﹣W有用=88kW h﹣79.2kW h=8.8kW h=3.168×107J,
发热电阻R的阻值为:R===0.55Ω。
22.解:(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12Ω;
(2)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时,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
由图像可知,当电流为0.3A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3V,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IR2=0.3A×20Ω=6V,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U=U1+U2=3V+6V=9V,
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即R2两端的电压为6V,
灯泡两端的电压U实=U﹣U′2=9V﹣6V=3V,
由图像可知,灯泡中的电流为0.4A,则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P实=U实I实=3V×0.4A=1.2W;
(3)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额===0.5A,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电流表的量程为0 0.6A,所以电路允许的最大电流为0.5A,
变阻器R2为最大阻值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最大=I最大R2=0.5A×20Ω=10V<15V,
灯泡两端电压的最大值U′L=U额=6V,
电源电压的最大值U最大=U2最大+U′L=10V+6V=16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