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十四)(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十四)(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十四)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乙醇可作燃料 B.氧化钙可作干燥剂
C.铜用来制导线 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下列化学用语及其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3个氧原子:O3 B.2NO:2个一氧化氮分子
C.1个镁离子:Mg+2 D.SO2中的“2”:一个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
3.“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与“超临界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华为的打压从“5G 通讯”到“芯片生产”多方面进行,此事告诉我们只有 将核心技术掌握在手,才不会受制于人。传统的芯片使用“硅基芯片”,我国科学家正努力研发“碳基芯片”,请根据所给“碳”“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两种元素不属于同一周期
B.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两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两种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制备乙烯的某反应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B.乙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
C.丙的化学式为C2H4
D.丁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6.下列对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易溶于水
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才开始收集,是为了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漏气
D.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是为了多生成一些氧气
7.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荆州。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天更蓝﹣使用清洁能源 B.地更净﹣垃圾分类回收
C.水更清﹣污水直排长江 D.景更美﹣城市绿化美化
8.硫酸铝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硫酸铝饱和溶液从升温至,仍是饱和溶液
B. 时,将硫酸铝加入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C. 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
D. 时,硫酸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制备: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少量O2 B.检验: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C.除杂: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 D.鉴别: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饱和CaCl2溶液
10.如图是对铁的锈蚀条件的探究,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锈蚀的程度为B>C>D
B.实验中用蒸馏水的目的是排除氧元素的存在
C.A、B的对比说明铁的锈蚀需要与氧气接触
D.A、B、C的对比说明铁的锈蚀需要与氧气和水接触
二、非选择题:共4题,30分。
1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2℃时,配制14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A物质的质量 g。
(3)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 方法提纯B。
12.某小组同学以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草木灰(含K2CO3)和油脂为原料,模拟古法制肥皂,实验室操作流程如下图:

已知:油脂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在碱性、加热条件下生成的物质可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俗称 。
(2)“溶解”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沉淀”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5)“加热搅拌”时,判断油脂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13.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 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 方案一:测定某 溶液的 ,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 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 , 小于7。
结论:稀盐酸与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
小君同学的部分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现象 结论
溶液滴在 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混合后溶液
指出小君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 。
(2) 方案二: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 为了进一步获取稀盐酸与 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小文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稀释或混合前各溶液和水的温度均为 )。
实验编号 实验方案
实验Ⅰ 向 盐酸中倒入 水,测定稀释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Ⅱ 向 氢氧化钠溶液中 ,测定稀释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Ⅲ
小文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Ⅰ与实验Ⅱ稀释前后温度几乎没变;实验Ⅲ中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Ⅰ与实验Ⅱ中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14.100g某硫酸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生成的硫酸锌全部溶于水。试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 。
(2)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生成的硫酸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至0.1%)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B
6.B
7.C
8.B
9.B
10.D
11.; A>B>C; 40; 升高温度; 蒸发结晶
12.(1)生石灰
(2)Ca(OH)2
(3)
(4)CaCO3
(5)溶液中没有分层现象
13.
(1)大于;稀盐酸;试纸立即变色而非缓慢地变色;(2)溶液颜色由红色最终变为无色; ;复分解反应;(3)倒入 水;把 盐酸和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
①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14.(1)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氢气的质量为z,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g;
(2)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3)生成的硫酸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生成的硫酸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