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学情调研化学试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学情调研化学试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上学期高考学情调研化学试卷【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56分)
1.[4分]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证明铁钉的析氢腐蚀 B.比较MnO2和Fe2O3对H2O2的催化效果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分离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2.[4分]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实例 解释
A 碱金属中的熔点最高 碱金属中的价电子数最少,金属键最强
B 与形成配合物 中的B有空轨道接受中N的孤电子对
C 用替代填充探空气球更安全 的电子构型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D 不存在稳定的分子 N价层只有4个原子轨道,不能形成5个键
A.A B.B C.C D.D
3.[4分]2025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中,“新”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歼-20上采用的氮化镓涂层,属于新型金属材料
B.“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到了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是Si
C.磁悬浮列车使用双氧铜钡钇作为超导材料,B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
D.我国核动力货船将采用钍(Th)基熔盐反应堆技术,的中子数为142
4.[4分]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例 解释
A 比酸性强 电负性,吸电子能力,中键极性更大,更能电离出
B 的沸点高于 O的非金属性强于S
C 比的稳定性高 键的键能比键的键能大
D 在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中的溶解度 、为非极性分子,为极性分子
A.A B.B C.C D.D
5.[4分]在实验室中利用制备的原理:,下列有关描述合理的是( )
A. 加入少量氨水可提高制备速率
B. 将加入足量水中反应,可吸收热量
C. 制备时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可得到更多的
D. 增加固体的投入量可以提高其转化率
6.[4分]已知工业上制粗硅的其中一步反应:SiHCl3(g)+H2(g)Si(s)+3HC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C.用E表示键能,该反应
D.该过程需要在常温且无水条件下进行
7.[4分]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属于化学变化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C.煤就是碳,属于单质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8.[4分]对于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
C.达到平衡时,反应没有停止 D.增加H2的浓度,可增大反应速率
9.[4分]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N2H4的燃烧热是624.0kJ/mol,则N2H4(l)+3O2(g)=2NO2(g)+H2O(l) ΔH=-624.0kJ/mol
B.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某容器中起始充入1molN2(g)和3molH2(g)达到平衡时放出92.4kJ热量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若将含0.5mol的稀H2SO4与含0.5molBa(OH)2的溶液混合,则放出的热量为57.3kJ
10.[4分]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表面镀锌可以增强铁的抗腐蚀性
B.采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合成氨工业中原料的转化率
C.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形成了原电池
11.[4分]在体积都为2L的恒容容器中,200℃和T℃时,发生如下反应,A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温度/℃ 0 2 4 6 8 10
容器1 200 0.80 0.55 0.35 0.20 0.15 0.15
容器2 T 1.00 0.65 0.35 0.18 0.18 0.18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200℃时,4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25mol/(L·min)
B.T℃下,6min时反应刚好达到平衡状态
C.从表中可以看出T>200℃
D.向容器1中通入氦气,容器中压强增大,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12.[4分]镍元素用途广泛,工业上以硫化镍矿(含少量杂质硫化铜、硫化亚铁)为原料制备并精制镍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①电极电位(E)能体现微粒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如:;;;;
②常温下溶度积常数;;
③石英砂造渣除铁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i属于d区元素,可用于合金钢或储氢合金材料
B.低镍矿中通入适量氧气,防止过量氧气氧化,便于用石英砂造渣除铁
C.电解制粗镍时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
D.氧化性:,若电解精炼镍时溶液也易在阳极放电
13.[4分]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溶液浓度均为)。
实验 操作与现象
① 在水中滴加2滴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
②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 再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③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 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水解反应
B.实验②说明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③说明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
D.整个实验说明对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
14.[4分]室温下,向溶液中滴加氨水,滴加过程中随滴入氨水体积的变化和[,为、或]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随的变化曲线
B.该温度下,
C.水的电离程度:c点D.c点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
15.[8分]氧化铈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稀土氧化物。现以氟碳铈矿(含、、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铈,其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
已知:①能与结合成,也能与结合成;
②和形成复盐沉淀,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
③硫脲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后,元素转化成和,写出焙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
(3)步骤①加入稀硫酸浸出,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应选择的适宜的条件为 (填序号)。
A. B.
C. D.
(4)写出步骤②中加入硫脲还原的离子方程式: 。
(5)步骤③加入盐酸后,通常还需加入,其主要目的为 。
(6)步骤④中若恰好沉淀完全[为],此时测得溶液的,则溶液中 (保留3位小数){已知常温下,。
16.[8分]某小组实验验证“Ag++Fe2+Fe3++Ag↓”为可逆反应并测定其平衡常数。
(1)实验验证
实验Ⅰ.将0.010 0 mol·L-1Ag2SO4溶液和0.040 0 mol·L-1FeSO4溶液(pH=1)等体积混合,产生灰黑色沉淀,溶液呈黄色。
实验Ⅱ.向少量Ag粉中加入0.010 0 mol·L-1Fe2(SO4)3溶液(pH=1),固体完全溶解。
①取Ⅰ中沉淀,加入浓硝酸,证实沉淀为Ag。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Ⅱ中溶液选用Fe2(SO4)3,不选用Fe(NO3)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上述实验,证实“Ag++Fe2+3++Ag↓”为可逆反应。
③小组同学采用电化学装置从平衡移动角度进行验证。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写出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平衡常数
实验Ⅲ.一定温度下,待实验Ⅰ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取v mL上层清液,用c1mol·L-1KSCN标准溶液滴定Ag+,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v1 mL。
资料:Ag++SCN-AgSCN↓(白色) K=1012
Fe3++SCN-FeSCN2+(红色) K=102.3
①滴定过程中Fe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得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3)思考问题
①取实验Ⅰ的浊液测定c(Ag+),会使所测K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②不用实验Ⅱ中清液测定K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4分]中华裸蒴中含有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J,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化合物D的官能团名称是 。
(2)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 。
(3)由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C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化合物J的分子式为
B.碱性:化合物
C.步骤④中改用稀硫酸,会降低化合物J的产率
D.步骤⑥中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6)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7)以苯甲醇()为原料,设计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
18.[14分]为探究H2O2、SO2、Br2的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已检验;查阅资料可知Br2易溶于CCl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取C中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白色沉淀不溶解
ⅲ.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溶液 开始时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A中发生的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
(4)甲同学根据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的结论为氧化性:H2O2>SO2。
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打开弹簧夹,通入N2,待排净装置内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再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
丙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在B和C之间增加盛放CCl4的洗气瓶D,目的是     。
根据乙同学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的结论为氧化性:H2O2>SO2。
(5)ⅲ中滴入少量H2O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假设1: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假设2:B中有未反应的H2SO3
为验证假设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取滴加少量H2O2溶液前的B中溶液于试管中,  
        ,假设2成立。
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棕色,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1)
(2)和
(3)C
(4)
(5)防止被氧化
(6)0.178
16.【答案】(1)①固体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
②酸性条件下,NO3-有氧化性
③a:石墨电极/Pt电极
b:酸性FeSO4溶液/酸性Fe2(SO4)3溶液/酸性FeSO4与Fe2(SO4)3溶液
c:AgNO3溶液
组装好装置后,闭合K,当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动时,向左池加入较浓Fe2(SO4)3溶液,指针偏转,向右池加入较浓AgNO3溶液,指针反向偏转
(2)①指示剂 ②
(3)①偏低
②Ag完全反应,无法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17.【答案】(1)酯基和醚键
(2)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3)
(4)
(5)CD
(6)或
(7)
18.【答案】(1)不是 (2)Br2+SO2+2H2OS+2Br-+4H+
(3)硫酸钡(或BaSO4)
(4)吸收挥发出来的Br2蒸气,防止干扰实验
(5)加热,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2Br-+2H++H2O2Br2+2H2O
(6)H2O2>Br2>SO2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