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综合回顾 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单元学习过程中,我们借助建模发现八颗行星的位置关系,借助建模认识银河系的结构特点。(1)图甲是小新建立的银河系模型。甲小新建立的是银河系 (选填“俯视图”或“侧视图”)模型。 从这个模型中我们发现银河系像一个 。 ③建立该模型时,小新将米粒粘在纸片上,其中“米粒”模拟 。(2)建立与八颗行星有关的模型①建立八颗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时,下列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将模型建立在一个长为50厘米纸带上的是 。(注: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49 600万千米) A.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5 800万千米)看作1厘米,其他距离以此类推B.将每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数值缩小万倍,单位“万千米”更换成“厘米”C.将每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缩小亿倍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②图乙是小新在纸带上建立的八颗行星位置关系模型。通过分析,小新发现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乙(3)小新根据下列数据制作了八颗行星赤道直径大小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火星的大小如图丙所示,那么地球的赤道直径大小应该是 。丙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赤道直径/千米 4 880 12 104 12 756 6 792行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赤道直径/千米 142 984 120 536 51 118 49 528A B C D (2025清远模拟)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凯旋,带回月球背面的“土特产”达1 935.3克,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的太空往返之旅,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据此完成1~2题。1.“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没有发现生命体,其原因可能是( )A.月球距离地球太近B.月球距离太阳很近C.月球表面没有光照D.月球上没有液态水2.“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回“土特产”,对中国的最主要意义是( )A.证明月球表面有很多土壤B.揭秘月球起源与演化过程C.展现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D.改良我国农业生产的土壤 (2025朔州模拟)中国空间站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同向,航天员在空间站打造“太空菜园”,用于研究太空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下图为“太空菜园”照片。据此完成3~4题。3.结合“太空菜园”的实验环境,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①液态水 ②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围绕太阳公转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我国“太空菜园”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资源 B.众多的人口C.辽阔的国土 D.先进的科技5.(2025青岛模拟改编)2021年5月15日,搭载“祝融号”火星车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图甲为太阳系示意图(非真实比例),图乙示意是“祝融号”火星车。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火星在太阳系中位于 和 星之间,“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需要脱离 (填天体系统名称),“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驶需要的能源来自 。 (2)据图乙推测“祝融号”在火星上的主要探测内容。参考答案:探测火星地形地貌;探测火星气象状况;探测火星次表层结构;探测火星磁场;探测火星表面物质成分;等等。材料一 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下表示意地球与火星的相关数据对比。行星 距日距离(以日地平均 距离为1计算) 表面均 温/℃地球 1 15火星 1.52 -63(3)根据材料和表格分析“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可能遇到的困难。材料二 我国在火星探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下图示意中国探索火星时间轴。(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近年来中国探索火星科技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单元综合回顾 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单元学习过程中,我们借助建模发现八颗行星的位置关系,借助建模认识银河系的结构特点。(1)图甲是小新建立的银河系模型。甲①小新建立的是银河系 俯视图 (选填“俯视图”或“侧视图”)模型。 ②从这个模型中我们发现银河系像一个 漩涡 。 ③建立该模型时,小新将米粒粘在纸片上,其中“米粒”模拟 恒星 。(2)建立与八颗行星有关的模型①建立八颗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时,下列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将模型建立在一个长为50厘米纸带上的是 C 。(注: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49 600万千米) A.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5 800万千米)看作1厘米,其他距离以此类推B.将每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数值缩小万倍,单位“万千米”更换成“厘米”C.将每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缩小亿倍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②图乙是小新在纸带上建立的八颗行星位置关系模型。通过分析,小新发现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是 不均匀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乙(3)小新根据下列数据制作了八颗行星赤道直径大小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火星的大小如图丙所示,那么地球的赤道直径大小应该是 A 。丙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赤道直径/千米 4 880 12 104 12 756 6 792行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赤道直径/千米 142 984 120 536 51 118 49 528A B C D (2025清远模拟)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凯旋,带回月球背面的“土特产”达1 935.3克,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的太空往返之旅,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据此完成1~2题。1.“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没有发现生命体,其原因可能是(D)A.月球距离地球太近B.月球距离太阳很近C.月球表面没有光照D.月球上没有液态水2.“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回“土特产”,对中国的最主要意义是(C)A.证明月球表面有很多土壤B.揭秘月球起源与演化过程C.展现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D.改良我国农业生产的土壤 (2025朔州模拟)中国空间站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同向,航天员在空间站打造“太空菜园”,用于研究太空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下图为“太空菜园”照片。据此完成3~4题。3.结合“太空菜园”的实验环境,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A)①液态水 ②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围绕太阳公转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我国“太空菜园”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D)A.丰富的资源 B.众多的人口C.辽阔的国土 D.先进的科技5.(2025青岛模拟改编)2021年5月15日,搭载“祝融号”火星车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图甲为太阳系示意图(非真实比例),图乙示意是“祝融号”火星车。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火星在太阳系中位于 地球 和 木 星之间,“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需要脱离 地月系 (填天体系统名称),“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驶需要的能源来自 太阳 。 (2)据图乙推测“祝融号”在火星上的主要探测内容。参考答案:探测火星地形地貌;探测火星气象状况;探测火星次表层结构;探测火星磁场;探测火星表面物质成分;等等。材料一 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下表示意地球与火星的相关数据对比。行星 距日距离(以日地平均 距离为1计算) 表面均 温/℃地球 1 15火星 1.52 -63(3)根据材料和表格分析“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可能遇到的困难。参考答案:大气稀薄,风速大,沙尘暴频发,对火星车设备造成磨损、侵蚀;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63 ℃,昼夜温差大,对设备运行不利;复杂地形,不利于火星车行驶;等等。材料二 我国在火星探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下图示意中国探索火星时间轴。(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近年来中国探索火星科技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参考答案:国家对航天科技发展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政策,给予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支持;重视航天领域人才培养;在航天领域长期积累,有成熟技术,为火星探测奠定技术基础;积极开展国际航天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第二单元综合回顾 2025~2026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