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多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多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学期六年级全科素养大比拼(科学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有四大题。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的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图中,( )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叶表皮细胞气孔。
A. B. C.
2. 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小灵利用下图材料动手制作了一个地球模型,她最可能制作( )。
A. 地球结构模型 B.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C. 地球自转模型
3. 下列日常物品中,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近视眼镜 B. 圆形鱼缸
C. 车窗玻璃
4. 当我们用制作好的简易显微镜如图观察物体时发现很模糊,我们应该( )。
A. 调整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B. 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 C. 再增加一个凸透镜
5. 温州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悉尼位于南半球。6月份,当你穿背心时,悉尼的杰克最可能穿( )。
A. 羽绒服 B. 夹克 C. T恤
6. 下列食物生产时不需要利用微生物的是( )。
A. 面包 B. 米酒 C. 豆腐
7. 植物学家将一天中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组成花钟的花,开花时间各不相同,造成花开顺序不同,主要受( )的影响。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8. 下列关于科学家的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A. 罗伯特·胡克首先发现了微生物 B. 托勒密提出“日心说” C. 傅科证明了地球自转
9. 小灵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发现目镜下的光圈非常暗淡,此时她应该调节( )。
A. 调节旋钮 B. 目镜 C. 反光镜
10. 科学家受( )的启发研制出了下图所示的“雷达”,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来确定物体的范围、角度或速度的探测系统。
A. 蝴蝶翅膀 B. 蝙蝠耳朵 C. 苍蝇复眼
11.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下图支原体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它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小微生物,最适合用来观察支原体的是( )。
A. B. C.
12. 小灵用干草培养微生物,一周后取水样进行观察(见下图),水样位置最合适的( )。
13. 下图所示是温州苍南县、泰顺县、洞头县在地图上的位置,一天中,上述县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是( )。
A. 苍南、泰顺、洞头 B. 洞头、泰顺、苍南 C. 洞头、苍南、泰顺
14. 小灵家附近小区正在规划住宅楼群,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正午都能见到阳光,规划师应依据( )时的楼影长度来设计楼群间距。
A. 春分或者秋分 B. 夏至 C. 冬至
15. 下列内容属于“地心说”的是( )。
A. B. C.
16. 小灵坐在旋转木马逆时针转动时,她看到周围的景物( )运动。
A. 逆时针 B. 顺时针 C. 自西向东
17. 做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时,小灵在地球模型上贴反光小圆片(见图),反光小圆片被照亮时,模拟的是( )。
A 白天 B. 正午 C. 夜晚
18. 制作水中微生物玻片标本时,除了载玻片、盖玻片还需要哪些实验材料( )。
A. 镊子、碘酒、脱脂棉纤维、滴管
B. 镊子、滴管、脱脂棉纤维、吸水纸
C. 滴管、小刀、吸水纸、色素
19. 科学课上,小灵与同学们在大操场中进行“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如图,贴有地点标记的同学看到红色纸片,代表( )。
A. 地球 B. 太阳 C. 迎来黎明
20.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大约90分钟,一天绕地飞行约12圈,航天员透过舱窗能看到( )次日落。
A. 1次 B. 12次 C. 24次
二、读图分析题(第21题3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21. 2024年9月22日是秋分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的节气,中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昼夜时间均等;二是,气候由热转凉。
(1)我国古代利用“圭表”测量四季的影长变化,小灵利用下面材料自制“圭表”,请你画出设计图,并标注“圭表”相应的结构名称。
实验材料 设计图
(2)小灵根据设计图制作圭表开始观察、记录正午时刻影长变化,她应将圭表放在朝_____(填“南”或“北”)的窗台上。
(3)如下是小灵根据数据记录的结果,请你画一画夏至和冬至的太阳位置和影长。
时间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影长
(4)秋分日这一天,地球在示意图⑨中的“_________”(填“A”“B”“C”或“D”)处。
(5)秋分过后,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由热转凉,气温降低,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
B.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远离赤道
C. 正午时分的影长,一天比一天短
(6)下面生物活动与四季变化无关的是( )。
A 银杏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叶
B. 含羞草叶子白天展开,晚上闭合
C. 北极狐在不同季节换上不同颜色的毛
三、实验与探究(第(一)题21分,第(二)题14分,共35分)
22. 健康知识进万家:小灵家里一次性买了很多水果,某天发现很多苹果居然发霉了!扔掉觉得太可惜,不扔又担心吃了对身体不好,于是是陷入纠结之中。食物发霉后切掉霉变的部分,还能吃吗?于是小灵根据《微小世界》所学知识进行以下探究:
(1)利用下面几种镜片,观察切掉霉变部分后的苹果果肉,图像放大倍数最大是( ),
A. B. C.
(2)在使用上题中的工具进行观察后,小灵发现放大倍数不够,于是她选择下图所示显微镜,请将缺失的结构补齐(填序号)。
(3)已知目镜是10×,物镜有下图三种规格:4×,10×,40×,若要使放大图像最大,小灵组装的显微镜倍数是__________倍。
(4)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需要先制作果肉玻片标本,请给下面过程正确排序(填数字)。
( ) ( ) ( ) ( )
(5)在制作果肉临时装片时,果肉取样最合适的是( )。
A. 薄而透明 B. 中等透明 C. 厚而透明
(6)为了将下图中圆圈标记的褐色菌体移动到视野中央,小灵应该向_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7)小灵发现:已经霉变的水果,切除发霉部分的剩余果肉,看似完好,实际已经滋生渗入了霉菌。霉菌是一种( )。
A. 细胞 B. 微生物 C. 病毒
(8)你认为下列哪些现象可以支持霉菌是有生命的( )。
A. 霉菌大多呈丝状 B. 霉菌数量不断增加 C. 霉菌有一定的颜色
(9)为了使水果更长时间保鲜,减缓水果发霉,适宜储存在( )环境中。
A. 干燥温暖 B. 干燥寒冷 C. 潮湿寒冷
23. 喀什古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素有“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游不算到喀什”美誉。小灵新交的好友小疆来自新疆喀什,周末小灵给小疆打电话,提醒她太阳快落山了要早点回家,小疆听了哈哈大笑,她说喀什此时艳阳高照呢,小灵一时摸不着头脑。建构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地球运动知识,聪明的小灵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地球仪和手电筒深入研究。
(1)在模拟实验中,地球仪模拟__________,手电筒模拟__________。
(2)小灵在地球仪上贴上小圆点A和B,根据图2地理位置:__________代表喀什,__________代表苍南。(填写“A”或者“B”)
(3)小灵一手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在地球模型上,一手转动模型。请在图1中用阴影画出没被照亮的半球。
(4)判断:当地球模型依照图上所示方向自转时,小圆点A所在的城市即将进入__________(填“白昼”或“黑夜”)。
(5)若地球按顺时针方向自转时,( )。
A. 苍南先迎来黎明 B. 喀什先迎来黎明 C. 两个城市同时迎来黎明
四、科学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24.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呈圆筒形原生生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的身体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得名。草履虫体内有一对成形的细胞核,即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它进行有性生殖时,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原来的大核退化消失,故称其为真核生物。其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草履虫就是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的。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陷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嘴巴”。
(1)草履虫的身体由( )个细胞构成。
A. 1 B. 2 C. 多个
(2)草履虫的“嘴巴”是它的( )。
A 食物泡 B. 口沟 C. 伸缩泡
(3)草履虫靠( )运动。
A. 纤毛 B. 大核 C. 伸缩泡
(4)下面三种水,最适合培养草履虫的是( )。
A. 矿泉水 B. 池塘里的水 C. 自来水
(5)履虫培养,一周后会发现水面上出现大量“白点”,这些白点是( )。
A. 水中的营养物质 B. 干草发霉了 C. 草履虫等微生物大量聚集
2024学年第-学期六年级全科素养大比拼(科学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有四大题。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的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B
二、读图分析题(第21题3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21题答案】
【答案】(1) (2)南
(3)C (4)B (5)B
三、实验与探究(第(一)题21分,第(二)题14分,共35分)
【22题答案】
【答案】(1)C (2) (3)400
(4) ①. ② ②. ① ③. ④ ④. ③ (5)A (6)左下 (7)B (8)B (9)B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地球 ②. 太阳
(2) ①. A ②. B
(3) (4)黑夜 (5)B
四、科学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24题答案】
【答案】(1)A (2)B (3)A (4)B (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