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玩偶之家(节选)易卜生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如戏剧冲突、舞台说明、戏剧语言等。2.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激烈的戏剧冲突。3.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娜拉、海尔茂的人物形象。4.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把握文章主旨,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1、含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2、戏剧三要素:戏剧语言、舞台说明、戏剧冲突3、戏剧分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白毛女》)、舞剧(《丝路花雨》)、音乐剧(《猫》《歌剧魅影》)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文体知识·戏剧“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亨利克·约翰·易卜生(1828—1906),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一个商人家庭。由于父亲破产,只接受过几年小学教育。16岁入药材店当学徒,22岁去首都奥斯陆参加社会主义者领导的工人运动(挪威民族独立运动)并从事写作。1849年开始戏剧创作,1851—1862年任剧院编剧、导演,共写剧本26部。倡导挪威民族戏剧,遭到保守势力攻击。1864年出于对政府的不满而出国,侨居国外27年。晚年回到挪威,他去世后挪威为他举行了国葬。作者简介易卜生是继莎士比亚之后,作品在世界上被表演最多的剧作家,直到今天,他的剧作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持续不断地在世界各地上演。在易卜生的戏剧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还是细节的描绘,都凸显了积极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辉和强烈的社会批判锋芒。作品简介“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易卜生共创作发表了 26 部戏剧和 1部诗集。他的作品常被划分为四个部分:易卜生的早期创作多为取材于挪威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民族戏剧,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民族浪漫历史剧”,其中包括 《凯蒂琳》《觊觎王位的人》等;二是思想剧。主要有《爱情喜剧》《布朗德》《培尔 金特》《皇帝与加利利人》等;此后,他转入现实主义阶段,19世纪70至80年代创作的《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社会问题剧”为他奠定了世界性的声誉。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易卜生的戏剧逐渐带有较强的象征主义色彩,被誉为“心理与象征剧”,如《野鸭》《海上夫人》《海达·加布勒》《建筑师》《当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剧。易卜生对中国的影响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 ,胡适首先创作了《终身大事》。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冰心的《斯人独憔悴》、曹禺《北京人》、茅盾《虹》也不同程度低受到《玩偶之家》的影响。《新青年》曾出版“易卜生专号”,胡适推崇并介绍过“易卜生主义”;甚至一些有志于创造中国现代戏剧的青年,如洪深、田汉等,均把“做中国之易卜生”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称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那时候,易卜生这个名儿,萦绕于中国青年的胸中,传述于青年的口中,不亚于今日的马克思和列宁。 ——茅盾胡适《终身大事》娜拉是一代中国人的精神榜样,“出走”是一个历史性的“动作”,具有深广的文化意义。易卜生名言1.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2.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3.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4.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5.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孤独地只靠自己站着的人。易卜生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1877年)《玩偶之家》(1879年)《群鬼》(1881年)《人民公敌》(1882年)易卜生在四大社会问题剧中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社会问题剧”现今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长诗《公主》(1847) 中,对19世纪女性的地位有清晰的描述:男人在田间劳作,女人在家中操持;男人弄刀舞枪,女人缝制衣裳;男人用脑思考,女人用心体量;男人发号施令,女人惟命是听;若不是这样,一切都将陷入混乱。【写作背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易卜生先后结识了两位女权运动活动家—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前者激发了他写《玩偶之家》这个剧本的热情。挪威强大的女权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作品原型《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根据其一女性友人劳拉·基勒的真实经历创作而成的一部三幕剧。劳拉·基勒是一个乖巧、一切听从丈夫分配的家庭主妇,她的丈夫也非常爱她。他们的婚姻初期是美满幸福的。但是好景不长,一场灾难降临在他们身上。她的丈夫基勒得了严重的肺结核,在她惆怅万千的时候,她决定为了丈夫冒一次险。她找最好的医生给丈夫医治,然后瞒着丈夫向放债人借了一大笔钱,而且这一大笔钱是靠伪造父亲的签字才可以借来的。在劳拉的细心照料下,基勒的病情基本稳定。后来,基勒知道劳拉是靠伪造父亲的签字借债给他治病,大动肝火,不但不感谢劳拉借债把他的病治好,还谴责劳拉的所作所为毁掉了他的名誉和升迁,毁了他的前途。劳拉的真情付出并不能得到丈夫的认同,得到的却是丈夫赤裸裸的谩骂和欺辱。劳拉看到丈夫如此绝情,大出意外,精神受到打击,得了精神病,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基勒提出离婚,就这样,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从此宣告完结。剧情简介圣诞节就要到了,海尔茂和娜拉夫妇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因为新年伊始,海尔茂就要到银行担任经理,以前当律师时收入不稳定的那种日子就要结束了。这时,娜拉的旧友林丹太太来访。在和林丹太太的交谈中,娜拉兴奋地告诉了林丹太太一件事:她和海尔茂婚后不久,海尔茂便得了重病,为了让丈夫到意大利疗养,她私自向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因父亲也病危,她便伪造父亲的签名签署了借据。海尔茂的病总算在意大利治好了。回到家里,为了还清债务,娜拉费尽心机节省家用,甚至在夜晚偷偷干一些抄写工作。但她并不感到辛苦,相反却感到骄傲,因为自己做了一件对丈夫有帮助的事。这时柯洛克斯泰突然来访。娜拉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原来柯洛克斯泰是海尔茂即将出任经理的那家银行的职员,这家银行正在进行人事调整,柯洛克斯泰很可能被解雇,他便以借据来要挟娜拉设法为他保全在银行中的职位,否则就要把娜拉的犯罪行为告诉海尔茂。娜拉非常气愤,但不得已只好向丈夫求情不要解雇他。但丈夫根本不予理会,反而发出通令解雇了柯洛克斯泰。气急败坏的柯洛克斯泰随即就给海尔茂写了一封揭露真相的信件。娜拉情急之下向林丹太太求助,林丹太太为此事去找柯洛克斯泰,结果这对老情人旧情复燃,充满幸福感的柯洛克斯泰决定去取回那封揭露秘密的信,林丹太太却劝他不用着急。剧情简介人物关系图海尔茂娜拉柯洛克斯泰阮克医生克里斯蒂纳/林丹太太老朋友夫妻同学同学(现为同事)昔日恋人娜拉:当然了。再说,一人做事得一人当嘛。托瓦尔德给我钱让我买新衣服什么的,我顶多能花一半,总是挑最简单、最便宜的买。幸亏我穿戴什么都好看,托伐从来没怀疑过。可是,克里斯蒂娜,我心里时常很难过,因为穿好衣服毕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你说对不对? 林丹夫人:一点儿不错。 娜拉:除了这些,我还用别的法子去弄钱。去年冬天运气好,我争取到了好些抄写的工作,每天晚上躲在屋子里一直抄到后半夜。我经常累得要死,可是能坐在家里抄抄写写挣钱,就是再累也高兴,觉得自己就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海尔茂: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品行上的缺点我倒可以不计较——娜拉:是吗?你真的不计较?海尔茂:听说他的业务能力很不错。不过,我年轻的时候就和他在一起了,非常了解他。当初都怪我交友过于轻率,后来证明这段友谊对我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我不妨坦率地告诉你,我们曾经一度还是铁哥们呢。可是这家伙太嚣张,在外人面前对我肆无忌惮。他非但不收敛,还觉得自己有资格对我用熟稔的语气说话,一张嘴就是“我说、海默、老伙计”什么的。实话告诉你,他那样子真让人无法忍受,会让我在银行当经理如坐针毡。此事只有这样处理才是正确的。不管天塌地陷你都不用担心,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应对。等着瞧吧,我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有的灾难都由我一人承担。娜拉:(吓得声音颤抖)这话是什么意思?海尔茂:我是说所有的灾难都由我一人承担。娜拉:(定下心来)你大可不必那样。海尔茂:那好吧,那就咱们俩承担吧,娜拉,夫妻俩共渡难关。本应如此。林德夫人:最初,我感到害怕,心里确实有这个打算。可是,现在一天已经过去了,而就在这一天里,我在这户人家目睹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所以必须让海尔茂了解真相,必须把这个令人不愉快的秘密揭露出来,让他们夫妻之间达成彻底的谅解——藏藏掖掖、遮遮掩掩的话,是不可能彻底谅解对方的。海尔茂:(从他的书房里传出来)我的小百灵鸟又在歌唱啦?娜拉:(忙着打开买来的那几包东西)是呀,你的小鸟在歌唱!海尔茂:我的小松鼠是不是在淘气呀?娜拉:是呀!海尔茂:小松鼠什么时候回来的?娜拉:刚回来。(把那袋蛋白杏仁饼干塞进衣袋,擦了擦嘴)托瓦尔德,快出来瞧瞧我买的东西。海尔茂:我正忙着呢。(过了一会儿,他手里拿着笔,开门朝外望了望。)你买东西啦?什么,买这么多!我的小败家子儿又糟蹋钱啦?娜拉:是我买的。不过,托伐,现在咱们花钱可以松点儿了。这是咱们头一回不必勒紧裤带过圣诞节。海尔茂:你应该知道,现在还是不能大手大脚的。娜拉:哦,托伐,现在是可以稍微多花一点儿的,难道不是吗?只要多花一丁点儿就可以!你就要涨薪了,能挣很多很多的钱。林丹夫人:当然。 海尔茂:你应该学刺绣,知道吗? 林丹夫人:是吗?为什么? 海尔茂:因为刺绣的时候姿态要好看得多。容我做给你看。你左手拿绣片,右手拿绣花针,就像这样,一针又一针,动作飘逸。看见了吧? 林丹夫人:看见了。也许—— 海尔茂:可是编织东西就不一样了,姿势难看得要命。瞧,就这样,把两条胳膊夹得紧紧的,织针一上一下,有点儿中国味儿。刚才喝的香槟酒味道真是不错。发现借据之前一、(开头至P106“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发现借据之后(看第一封信)二、(到P108“娜拉,你快藏起来,只推脱有病。(娜拉站着不动。海尔茂走过去开门)”)借据问题解决(看第二封信)温情的面纱被揭下123理清故事情节海尔茂沉浸节日舞会的兴奋中,娜拉担心丈夫知道借据的事。4娜拉在海尔茂的责骂之后突然觉醒三、(至P118 “可是,娜拉——”)柯洛克斯泰退还借据使海尔茂在“转危为安”之后再显恩爱,丑态百出四、(至结尾)娜拉出走,对海尔茂提出独立宣言线索:信娜拉是家庭的女主人,她天真活泼、善良聪明,拥有美丽的相貌和可人的身段。在幼年时,她有父亲呵护,长大后,她嫁给了自己深爱的海茂尔。多年前,为了给丈夫治病并且不使病重的父亲担忧,她伪造父亲的签名向科洛克斯泰借钱,因此触犯了伪造字据罪。多年后,当科洛克斯泰将被娜拉的丈夫海尔茂辞退时,娜拉受到了科洛克斯泰的威胁。面对深爱自己的妻子为拯救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海尔茂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担当,对娜拉由原先的甜言蜜语转变为恶言相向。在发现危机解除后,海尔茂的态度又迅速转变为假惺惺的安慰。目睹自己深爱的丈夫面对危机时的丑恶嘴脸,娜拉幡然觉悟,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毅然出走。剧情简介戏剧冲突是表现人物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物自己内心矛盾的艺术形式。冲突它在戏剧中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内心的冲突和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三种形式。把握戏剧冲突讨论:1.试简要分析本文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把握戏剧冲突①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海尔茂和娜拉夫妻之间的冲突②人物自身内心的冲突。娜拉内心的冲突、海尔茂内心的冲突③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主要指娜拉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冲突。①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节选部分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冲突是海尔茂和娜拉的夫妻之间的冲突。他们之间的冲突是男权思想和女权思想交锋的主要阵地,是围绕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展开的。海尔茂把妻子看成是自己的附庸,拒绝给予妻子平等的尊重和应有的权利;而娜拉不甘心充当丈夫的“玩偶”,想要争取同男子一样的权利。故二者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一冲突是戏剧的主要冲突,直接为揭示作品的主题服务。②娜拉内心的冲突娜拉在受到柯洛克斯泰的要挟之后,害怕海尔茂知道借款真相,所以她以累了想睡觉、甚至用发夹弄环信箱上的锁的方法,试图延误和阻止海尔茂看信;但同时地又对会说甜言蜜语的海尔茂抱有幻想,期待着海尔茂看到信后主动承担责任这一奇迹发生。她爱海尔茂,爱自己的孩子,不舍得放弃和离开他们,但又能够下决心为了自己所爱的人牺牲生命,跳水自杀。娜拉内心的冲突,既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更具魅力,又使得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②海尔茂内心的冲突海尔茂内心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既舍不得娜拉这一美丽可爱“玩物”,又不愿因娜拉借款的事影响自己的名誉;既不能平等对待娜拉,给予娜拉真正想要的爱情和生活,又不愿让娜拉离开。这一冲突较好地刻画出海尔茂的丑恶嘴脸。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往往是因为人物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环境不协调、不融合。节选部分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圣诞节前后,天气寒冷,寒风呼啸,而娜拉带着“奇迹会发生”的期盼走出了家门,她对未来的期盼与此时外界的寒冷环境是极不融洽的,使故事蒙上了一层悲凉的气氛。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体现为娜拉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女权思想,与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思想当行的社会之间的冲突。海尔茂就是这个社会环境的“人化”,他不能接受娜拉对经济独立,夫妻平等、人格平等的要求,反映了娜拉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对女权思想的压制和束缚。③娜拉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冲突娜拉:一个人到了非死不可的时候,最好还是静悄悄地死。托伐,你说对不对? 海尔茂:(走来走去)他已经融入了咱们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他会永远地离开。他的痛苦和孤独跟咱们阳光灿烂的幸福生活相比,就好像是乌云衬托着太阳。唉,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至少对他来说如此。(站住)大概对咱们也是如此,娜拉。现在只剩下咱们俩了。(张开双臂搂住她)我亲爱的妻子,我怎么搂你都觉得搂得不够紧。你可知道,娜拉,我常常希望你会遇到大灾大难,好让我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救你。 娜拉:(从他怀里挣出来,语气坚定地说)现在你可以看信了,托伐。 海尔茂:不,不,今晚我不看信。今晚我要陪着你,我亲爱的妻子。 娜拉:你的朋友就要死了,你还有心情陪我? 海尔茂:你说的不错。想起这件事咱们心里都很难受。丑恶的事情把咱们都分开了,想起死人真扫兴,咱们想法子撇开 这些念头。咱们暂且各自回到屋里去吧。 娜拉:(搂住他的脖子)托伐!明天见!明天见! 海尔茂:(亲她的前额)明天见,我的小鸟儿。祝你睡个好觉,娜拉。我要去看信了。(他拿着那些信走进书房,随手关上了门。)海尔茂:(走来走去)真像是做了一场噩梦醒过来!整整八年——我一直最喜欢、最得意的女人——没想到是个伪君子,是个撒谎的人——比这还坏——是个犯罪的人!真是太丑恶极了!哼!哼!(娜拉不作声,只用眼睛盯着他)其实我早就该知道。我早该料到这一步。你父亲的坏德行——(娜拉正要说话)少说话!——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沾上了——不信宗教,不讲道德,没有责任心!当初我为他遮掩,如今遭了这么个报应!我帮你父亲都是为了你,没想到现在你这么报答我! 娜拉:不错,是这样的。 海尔茂:你毁掉了我的幸福,葬送了我的前程。想一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现在,我被一个不择手段的人握在了手心里,他想怎么摆布我就怎么摆布我,他要什么我就得给什么,要我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我哪里敢拒绝。因为一个缺心眼儿的女人,我就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 娜拉:我死了你就解脱了。 海尔茂:别说漂亮话了。你父亲也是这样,说起话来天花乱坠。如你所说,即便你死了,对我又有什么好处?一点儿好处都没有。他照样可以把事情公布出去,弄得我背黑锅,让人家怀疑我和你沆瀣一气,参与了你干的坏事。人们很可能还会认为我是幕后主使,是我唆使你那么干的!这些事情我都得感谢你——结婚这么多年,我一直疼你爱你,想不到你就这样感谢我!你现在明白你的所作所为给我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了吗?2.请简要分析《玩偶之家》戏剧冲突的特点。①戏剧冲突尖锐激烈。海尔茂自私自利,男权思想根深蒂固,娜拉追求妇女解放,不安于“玩偶”地位,于是双方发生了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②戏剧冲突高度集中。在剧中,作者把海尔茂和娜拉的冲突安排在一个地点(家中)、围绕一件事(借据事件)而展开,戏剧冲突高度集中。③戏剧冲突紧张曲折。在剧中,海尔茂“变色龙”般的变化,娜拉性格、情感的前后变化,构成了紧张曲折的戏剧冲突,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把握戏剧冲突突转作用:使戏剧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获得出奇制胜的戏剧效果。促使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使人物性格得到最充分的揭示。显露主旨,传达作者情感态度。易卜生的结尾打破了欧洲传统“佳构剧”的戏剧结构,设置了“出走”这样一个“突转”。很多经典戏剧文学都会使用“突转”的戏剧手法,“突转”的恰当使用可以使情节曲折多变,具有出奇制胜的戏剧张力,并能很好地挖掘人物性格、深化剧作主题。值得注意的是,“突转”的使用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铺垫”是“突转”的前提和基础。把握“突转”的作用和特点,是阅读戏剧文学的重要策略。鉴赏突转手法突转是指剧情发生急剧变化,往往是在顺逆之间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3.结合补充资料和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三次突转。第一次突转:海尔茂对妻子娜拉浓情蜜意,但看到柯洛克斯泰的信并了解借债并伪造签名的事情后,他态度剧变,对娜拉进行了一番劈头盖脸的怒骂。第二次突转:第二封信送来,柯洛克斯泰归还了借据,海尔茂放下心来,转而安抚妻子。第三次突转:娜拉看清海尔茂的真实面目,看清夫妻关系的本质,决心出走。鉴赏突转手法不同时期 称谓 语言风格 舞台说明看信前看第一封信后看第二封信后1.研读文章,从称谓、语言风格、舞台说明等方面分析海尔茂和娜拉两个人物在突转前后的表现,填写下面表格,并据此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不同时期 人物语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读信前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的好宝贝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在恋爱…/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我的心也跳得按捺不住了/我总是觉得把你搂得不够紧/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亲她的前额对她看了一会儿把身子凑过去跟过来声音放低些搂着她……柔情蜜意深情款款分析人物形象不同时期 人物语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读到第一封信后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别这么花言巧语。/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我的前途也让你断送了。/少说骗人的话……孩子不能再交到你手里……拉住她惊慌倒退把出去的门锁上走来走去吓了一跳……忘恩负义翻脸无情分析人物形象不同时期 人物语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读到第二封信后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我的好娜拉……把信抢过来慌忙拆信快活得叫起来朝着借据瞟了一眼把借据和信撕掉,烧掉……我没事了/我已经饶恕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我就不爱你了吗?我决不会…我可以保护你…/他…只要你老老实实…//你疯了,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像你这么没经验…丢了家,丈夫儿女,不怕人家说什么话!把你最神圣的责任扔下不管了?/难道你不信仰宗教?道德?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厚颜无耻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海尔茂表面上:①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②在家:好丈夫、好父亲。实际上:①虚伪暴戾的男权思想拥护者。②自私自利,冷酷无情。③反复无常、厚颜无耻的伪君子。男权至上的社会背景下典型的男性形象不同时期 人物语言 舞台说明 心理特点读信前是,我很累。我就要去睡觉。/喔,你做的事都不错。/是,是,是,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大概是吧。托伐,你出去干什么?/一定是孩子们/那封信!喔,托伐,别看!/托伐,现在你可以看信了。走到桌子那边/吃惊/心不在焉/急忙接嘴/从他怀里挣出来,斩钉截铁的口气/低声自言自语痛苦不安分析人物形象不同时期 人物语言 舞台说明 心理特点读到第一封信后全是真的。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让我走—你别拦着我!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我死了你就没事了。叫起来/竭力想脱身/走近他一步/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娜拉不作声,只用眼睛盯着他/冷静安详伤心绝望分析人物形象不同时期 人物语言 舞台说明 心理特点读到第二封信后我呢/这三天我真不好过/谢谢你饶恕我/你不了解我,我也到今天晚上才了解你/你们何尝真爱过我,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在这儿我是你的“玩偶老婆”/你不配教育我怎样做个好老婆/所以现在我要离开你/首先我是一个人/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莫名其妙地瞧着他/摇头/满不在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她从门厅走出去清醒冷静决心反抗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娜拉觉醒前:①天真善良,富有同情心。②对家庭任劳任怨、勇于担责,有牺牲精神。③缺乏自尊与主见,是从精神到生活都依附丈夫的家庭主妇。觉醒后:①冷静,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思维拓展思考1: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既然娜拉不会因为假签名事件而受到惩罚,海尔荗也最终“宽恕”她了,那她为什么要离家出走?①美好爱情生活理想的破灭。②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当成真正平等的人来对待。③在家没有经济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④对教育和抚养孩子失去了信心。1.想象与现实矛盾落差带来女性意识的觉醒。奇迹——娜拉对现实的所有解释想象甜美无忧的童话般的婚姻生活(她省吃俭用经营家庭)想象丈夫知道借款真相后为之感动想象丈夫知道真相后保护她,承担责任不再相信奇迹——娜拉不再是男性的附庸“泥娃娃孩子”“要饭的叫花子”“玩偶老婆”“耍把戏过日子”胡适《易卜生主义》(1918):娜拉出走象征她精神的觉醒,即有了个人意志,并懂得为自己负责。如果精神觉醒了,走与不走,就无关紧要了。思考2:娜拉出走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思维拓展P113娜拉:“……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我也要把宗教问题仔细想一想。我要仔细想一想,牧师告诉我的话究竟对不对,对我合用不合用。”……质疑宗教道德法律我要想一想,对我合用不合用。我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我实在不明白。这些事情我摸不清。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2.娜拉反抗的不仅是传统的婚姻家庭道德,更是西方社会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这是娜拉对宗教合理性的大胆质疑。这已经远远超越了婚姻与家庭问题,是人的自由与权利的问题。思维拓展P113海尔茂规劝娜拉:“那还用我说?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别的不用说,首先你是一个老婆,一个母亲。”“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男女平等的人格尊严、婚姻规范、家庭道德,娜拉提出的不仅是妇女地位的问题,更是人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3.娜拉的觉醒不仅是妇女的觉醒,更是人的觉醒。思维拓展有西方文学史家评论,《玩偶之家》结尾娜拉出走时“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娜拉出走的社会意义。她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罪恶社会庄严宣告:首先我是一个人,不是玩偶。她的宣告成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这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她的出走,震惊了男权社会,震醒了昏睡的女性,使整个社会鼎沸起来,引起人们对现存制度的怀疑。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了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在演讲中,鲁迅提问道:“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走了以后怎样?”鲁迅认为,“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你怎么看?娜拉出走后续思维拓展认同。⑴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还没有为妇女独立生存提供充分的空间。⑵从主观条件来看,娜拉没有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娜拉除了长得漂亮、会跳舞外,没有什么特长,操持家务的工作也是由佣人来做的。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很难适应当时男权主义流行的社会。⑶从娜拉出走时的状况来看,她没有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条件,很可能成为女权运动的牺牲品。思维拓展不认同。⑴社会为娜拉出走以争取独立和人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⑵娜拉具备出走后走向自立和成功的主观条件。娜拉有着刚烈的性格,有敢于质疑法律、宗教的勇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决定了她不会向困难屈服,有勇气战胜出走后的一些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求。⑶娜拉周围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的榜样。子君为爱出走的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不能干涉我的权利!”子君与涓生自由恋爱,不顾家人反对,离家出走,为了生活,她卖掉了仅有的两件首饰,与涓生一起筹钱租了房子,建立了小家庭。但在一起之后的两人,矛盾日益增多。在涓生无力扛起生活的重担时,他残忍地将子君抛弃了,子君回到家后成了败坏家族门风、千夫所指、道德败坏的女子,无助又遭嫌弃的她最终抑郁成疾,不久便死去了。鲁迅唯一爱情小说《伤逝》——中国的娜拉出走娜拉出走后续文艺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他不过感觉灵敏,早感到早说出来。——鲁迅经典,越是贴近,越发现深刻。拓展素材现实版娜拉出走——苏敏:56岁开车逃离婚姻“一位1960年代出生的普通女性走入婚姻,某种意义上是在进行一场豪赌。56岁的我实在不属于幸运的那个。回头观望自己的人生,判断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婚姻就像「从一个隧道进入另一个隧道」,昏暗、无声、压抑。在2020年的某一时刻,我下定决心要为自己活一次:离开家庭,开车自驾去。”在苏敏的口中,那个跟她结婚几十年的丈夫,非但对金钱看得特别重,还对她毫无温暖和爱意,对他自己花钱大手大脚,对她却总是斤斤计较,冷漠自私挑剔大男子主义,甚至还对她有家庭暴力。女儿赞助了三万块加上她自己的钱首付买了辆polo车,丈夫给车子装了ETC,由于绑的是他的卡,苏敏偶尔过一次高速,丈夫都会问她要钱。希望在座的各位女性都能奋发向上,做勇于做追求独立人格的娜拉。希望在座的各位男性不要让历史倒退,不做物化女性,剥夺女性权利和自由的海尔茂。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希望你都要记住娜拉的那句台词:“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把自己当人看,也把别人当人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