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你能说出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呢?《春晓》孟浩然 (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一是要力求体悟古人写作时的心境、情感、笔墨,可以采用知人论世和勾连诗人其他作品或者其他诗人作品的方式达到这一目的。二是力求避免主观性。即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其时、其地、其处境的情感。三是力求营造语言的通俗和文辞的优美。前者强调读懂,后者侧重体会诗歌艺术之美。——王能宪《中国最美古诗文》如何读懂诗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走近作者长庆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写作背景方法指导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文体知识一般说来,每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应是对偶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方法指导学习写景文言诗文的一般路径核心问题:诗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下位问题:(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2)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3)作者是如何写景的?(4)结合背景、推测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写景唐诗的一般路径核心问题:下位问题:(1)确定写景诗句,写了哪些意象?(2)围绕意象,作者写了意象的什么特点? 描绘出了怎样的意境?(3)结合意境、背景、其他诗句的关键字推 测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1.自主预习,了解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重)2.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难)1.重点字音,你都会读吗?并能准确注音吗?贾亭西 ( ) 啄春泥 ( )没马蹄 ( ) 白沙堤 ( )2.重点词语理解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初,刚刚。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暖树:向阳的树。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jiǎmòzhuódī点我放诗文朗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绕过孤山寺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暖树,不知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繁多而五彩缤纷的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五颜六色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①回顾探究古诗的意境或意象的特点,基本步骤是什么?① 确定作者所写的意象(景物)是什么?② 哪几个字在描绘这个意象?描绘出了什么特点?③ 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意境呢?④ 通过这个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品析诗文从这三句诗中,我们可以读出哪些信息到了哪些信息?孤山寺北贾亭西,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交代了作者的行踪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深深的喜爱之情探究写景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全景特写湖面涨平,白云低垂黄鹂争抢着向阳的树燕子衔泥筑巢纷繁的花渐渐绽放浅浅的草刚刚生长早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本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写了哪些景物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颔联抓住早春的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动物的活动,同时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品析诗文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颔联中“争”和“啄”两个动词用的好吗?好在哪里?何为炼字?一般指经过诗人反复推敲,挑出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字或词语来描摹景物和表情达意。答题步骤(1)解释字义;(2)结合句意描绘景象;(3)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何种思想情感?“争”字传神,有争着、争相的意思,诗中写早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都表现出来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春天阳光的难得与宝贵。“啄”是表示动作,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描绘出了莺莺燕燕的动态,使得全诗洋溢着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表现出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附加:颔联中“几处”“谁家”能不能换成“处处”“家家”,为什么?请具体分析。不能,“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还不是处处、到处都有,而是少有几处,“谁家”照应“新燕”,说明新燕不多,还不是家家都有,从而也更具体准确地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和诗人的喜悦之情,“处处”“家家”没有此种表达效果,因此不能替换。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话把你欣赏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现的美景画面描绘出来。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遍野地开放着,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渐渐令人眼光缭乱;路上浅浅绿草,仅仅能把马蹄遮盖,花繁草嫩,一派盎然春意。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字,有零乱的意思,表现出乱花绽放,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浅”字,有浅浅的意思,说明春草低矮柔嫩,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高。这两个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初春花草勃勃生机、欣欣向荣,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表达了对西湖早春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尾联直抒胸臆,以“行不足”说明早春景物美不胜收,诗人流连忘返。品析诗文“最爱”,这一词语,直抒胸臆,说明诗人陶醉在此时的西湖美景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初春美景的流连忘返和赞美之情。诗中哪一个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再次统读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比(衬托)这是一首山水诗,本诗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主题思想一是要有体裁意识。即把握不同体裁的古诗、古文的特点,有文体意识进行阅读。二是要以朗读、品读为主要阅读方法,在赏析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之美与艺术之美。三是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和背景,以知人论世和勾连作品的方式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诗歌的艺术风格。古诗文阅读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