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厘米和米(情境化试题专练)(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厘米和米(情境化试题专练)(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厘米和米(情境化试题专练)
一、选择题
1.刚学习了测量的淘气,想准确测量一下教室的长,他应该选用( )做工具比较好。
A.数学书 B.皮尺 C.脚步
2.一条巨蟒身形巨大,长度较长,一条巨蟒的长度大约为( )。
A.80厘米 B.8厘米 C.80米 D.8米
3.这支铅笔长( )毫米。
A.40 B.45 C.50
4.下列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
A.10张作业纸 B.《新华字典》的厚度 C.数学书的厚度
5.甲每步长50厘米,乙每步长30厘米,丙每步长40厘米,他们从校门口走到教学楼,( )走的步数最多。
A.甲 B.乙 C.丙
6.漳平西站到龙岩站的动车途经雁石南,这班列车往返一共可以售出( )种车票。
A.6 B.4 C.3 D.2
7.下面测量出的螺丝钉长2厘米6毫米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
8.拉紧一条线,可以看作一条( ),它是( )的,可以测量出( )。
9.白色纸条的长度是( )cm,灰色纸条的长度是( )cm。两根纸条像下面这样重叠并做成一根长纸条,长度是( )cm。
10.小雪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她的身高约130( ),周一早晨,她把高2( )的水杯和厚5( )厚的数学书装进书包,然后步行去距离家1( )的学校上学。(填“毫米”“厘米”“分米”“米”或“千米”)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书本长约2( ) 门高约2( )
西瓜重约6( ) 鱼重约550( )
大米重约5( ) 一步长约50( )
12.第一根绳子长1米,估一估,第2根绳子的长大约是( )。
13.在括号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卡车载重5( ) 一袋大米10( )
火车每小时行60( ) 爸爸身高176( )
14.下面是小阳写的日记,认真阅读,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我叫小阳,是三年级的学生,身高130( ),体重28( )。上周末,我跟着爸爸去距离家约15( )的水果市场进货,开车用了24( ),我在市场上挑了一个苹果,爸爸说这个苹果大约有160( ),在吃之前我用水冲洗用时15( )。
三、判断题
15.小杨立定跳远跳了15分米。( )
16.一座桥限高2米45厘米,一辆货车高2米50厘米不能通过。( )
17.100厘米的铁丝比1米的竹竿长。( )
18.学校操场上的跑道一圈长400米。( )
四、解答题
19.一棵松树高300厘米,一棵白杨树高8米,它们谁高?高多少米?
20.动物乐园规定身高1米(含1米)以上需要买门票,小熊还要长多少厘米就要买门票了?
21.一条长1米的绳子,第一次用去27厘米,第二次用去34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22.一根绳子长2米,第一次用去了30厘米,第二次用去了55厘米,两次一共用去了多少厘米?
口答:两次一共用去厘米。
23.用一根彩带捆扎礼品盒。捆扎一个礼品盒用去75厘米,捆扎4个同样的礼品盒后还剩200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米?
24.小组合作,想办法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
你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5.如图,李阿姨卧室的墙长3米,她想在床边靠墙的位置安放一个床头柜,买图中的床头柜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分析】准确测量一下教室的长用皮尺比较合适,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A.选项数学书没有刻度不能准确测量教室的长,不符合题意;
B.选项皮尺能准确测量教室的长,符合题意;
C.选项脚步没有刻度不能准确测量教室的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D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数据大小的认识和对不同长度单位的认识来选择正确答案。计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计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1厘米大约是食指的宽度, 1米大约是二年级小朋友双臂伸开的长度,所以计量一条巨蟒身形用“米”作单位计较合适;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A.一条巨蟒的长度大约为80厘米,太短了不合适,故答案不正确;
B.一条巨蟒的长度大约为8厘米,太短了不合适,故答案不正确;
C.一条巨蟒的长度大约为80米,太长了不合适,故答案不正确;
D.一条巨蟒的长度大约为8米,故答案正确;
一条巨蟒身形巨大,长度较长,一条巨蟒的长度大约为8米。
故答案为:D
3.B
【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铅笔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该直尺一大格为1厘米,一小格为1毫米,铅笔一共有4个大格,5个小格。根据1厘米=10毫米,单位换算后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4厘米=40毫米
40+5=45(毫米)
所以这只铅笔长度为45毫米。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据此结合各个选项的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A.10张作业纸的厚度很薄,小于1厘米;
B.《新华字典》的厚度大约有3厘米;
C.数学书的厚度最接近1厘米。
故答案为:C
5.B
【分析】从校门口走到教学楼,走过的总长度是一样的,当走的每步越长时,走的步数就越少;反之,当走的每步越短时,走的步数就越多;据此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50厘米>40厘米>30厘米
即,乙的每步长是最短的,所以校门口走到教学楼,乙走的步数最多。
故答案为:B
6.A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中间是直直的线,长度可测量。根据题意,每两站都可以看成是一段线段,先数出有多少条线段,往返都可以售票,每条线段中都能售出2种票,也就是售出车票的种类是线段的数量加上线段的数量的和。
【详解】
3+3=6(种)
这班列车往返一共可以售出6种车票。
故答案为:A
7.C
【分析】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如下:
1. 把直尺的“0”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对齐,摆放好尺子,并确保尺子与所测物体重合或平行;
2. 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尺子的哪个刻线,读出该物体的长度,并带上单位。
在使用直尺测量长度时,需要注意尺子的摆放和读数方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测量线段不是从0刻度开始,读出起始刻度,再读出终点刻度,用终点刻度-起始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
【详解】A.尺子与所测物体不平行,测量错误;
B.直尺的“0”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没有对齐,测量错误;
C.测量方法正确,起始刻度是2厘米,终点刻度是4厘米6毫米,4厘米6毫米减去2厘米是2厘米6毫米;
故答案为:C
8. 线段 直 长度
【分析】线段两端都有端点,不可延长是可以度量的,两个端点间的线条是直的,据此解答。
【详解】拉紧一条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它是直的,可以测量出长度。
9. 7 8 12
【分析】根据测量物体的方法:用直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左端对齐,物体的右端对应数字几,就表示这个物体有多长。若测量时,不是“0”刻度线与左端对齐的话,就用结束的刻度减去测量起始的刻度即可。两根纸条像图中这样重叠做成一根时,按照直尺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左端对齐的方法,看下灰色纸条的右端对应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12-4=8(cm)
白色纸条的长度是7cm,灰色纸条的长度是8cm。两根纸条像下面这样重叠并做成一根长纸条,长度是12cm。
10. 厘米 分米 毫米 千米
【分析】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大拇指的指甲长度大约1厘米,计量小朋友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小学生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计量水杯的高度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计量数学书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1千米相当于田径场的两圈半,计量家到学校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小雪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她的身高约130厘米,周一早晨,她把高2分米的水杯和厚5毫米厚的数学书装进书包,然后步行去距离家1千米的学校上学。
11. 分米/dm 米/m 千克/kg 克/g 千克/kg 厘米/cm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和对不同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来选择合适的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分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克”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千克”做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①1分米大约为手掌的宽度,所以计量书本长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②1米大约是二年级小朋友双臂伸开的长度,所以计量门高用“米”作单位计较合适;
③1千克大约是5到6个中等苹果那么重,所以计量西瓜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④1克大约是一粒花生米的重量,所以计量鱼重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⑤1千克大约是5到6个中等苹果那么重,所以计量大米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⑥1厘米大约是食指的宽度,所以计量一步长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书本长约2分米;门高约2米;
西瓜重约6千克;鱼重约550克;
大米重约5千克;一步长约50厘米。
12.70厘米
【分析】由图可知,第一根绳子长1米,可以把它分成同样长的10段,由此找到第2根绳子大致所在的位置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1米=100厘米
1个10厘米是10厘米,2个10厘米是20厘米……10个10厘米是100厘米,也就是每一段是10厘米。
则第2根绳子的长大约是70厘米。
13. 吨/t 千克/kg 千米/km 厘米/cm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和对不同单位的理解来选择合适的单位。对于载重通常用吨、千克等重量单位;对于物体的数量用个、袋等单位;对于速度常用千米/小时等单位;对于身高常用厘米、米等长度单位。
【详解】(1)卡车的载重单位:卡车是用来运输较重货物的交通工具,载重通常较大,5千克只相当于一桶食用油的重量对于卡车来说载重过小,所以一辆卡车载重5吨。
(2)一袋大米的单位:大米通常用袋来计量,这里说一袋大米,后面的数字是10,结合生活实际,如果是10克相当于一支铅笔的重量太小了,10千克是比较合理的,所以一袋大米10千克。
(3)火车速度的单位:火车行驶速度较快,每小时行驶的距离较长,60米/小时速度过慢不符合实际,所以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
(4)爸爸身高的单位:人的身高通常在1米多到2米多之间,176米显然不符合实际,176厘米是比较合理的,所以爸爸身高176厘米。
所以,一辆卡车载重5吨;一袋大米10千克;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爸爸身高176厘米。
14. 厘米/cm 千克/kg 千米/km 分钟/min 克/g 秒/s
【分析】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cm)作单位,一把直尺大约是15厘米,但因为单位前面的数字是130所以小阳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称一般物体的重量用千克(kg)作单位,一只小狗的重量大约是15千克,所以乐乐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用千米(km)作单位。操场的一圈是400米,两圈半是1千米,所以计量家到水果市场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较短的时间用分钟(min)作单位,一首歌大约是5分钟,计量开车时间用“分钟”作单位比较合适;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g)作单位,一个鸡蛋大约50克,苹果的重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较短的时间用秒(s)作单位,眨一下眼睛大约是1秒,冲洗水果用“秒”作单位比较合适。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我叫小阳,是是三年级的学生,身高130厘米,体重28千克,上周末,我跟着爸爸去距离家大约15千米的水果市场进货,开车用时24分钟。我在市场上挑了一个苹果,爸爸说这个苹果大约有160克,在吃之前我用水冲洗用时15秒。
15.√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杨立定跳远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详解】小杨立定跳远跳了15分米,即1米5分米,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6.√
【分析】比较桥的限高与货车的高度,高于货车高度能通过,低于货车高度不能通过;根据1米=100厘米,统一单位后再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2米45厘米=245厘米,2米50厘米=250厘米,245厘米<250厘米,故2米45厘米<2米50厘米;不能通过。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即可。
【详解】1米=100厘米
则100厘米的铁丝和1米的竹竿一样长,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可知,一般的学校操场跑道有200米,300米和400米;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学校操场上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白杨树;5米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求高多少米,用两棵树的高度相减计算即可。
【详解】300厘米=3米;3<8
8-3=5(米)
答:白杨树高,高5米。
20.10厘米
【解析】略
21.39厘米
【分析】先把1米换算成100厘米,再用100厘米减去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得到的差,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长度,求出结果,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1米=100厘米
100-27-34
=73-34
=39(厘米)
答:还剩39厘米。
22.85;85厘米
【分析】求一共用去多少厘米,用加法计算,即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第二次用去的长度=两次一共用去的长度。
【详解】30+55=85(厘米)
答:两次一共用去了85厘米。
23.5米
【分析】先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捆扎一个礼品盒用去彩带厘米数乘捆扎的个数计算出用去的厘米数,再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把用去的长度加上还剩的长度即可求出这根彩带的长度,最后把厘米数除以进率100即可得解。
【详解】75×4+200
=300+200
=500(厘米)
500厘米=5米
答:这根彩带原来长5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法和加法的意义和应用、长度单位的换算。要熟练应用。
24.见详解
【分析】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先用细线绕图形边线围一圈,然后拉直,注意在做标记时细绳两端不能重叠,测量所用细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详解】要想测量出树叶的周长,可以根据周长的含义,求出树叶一周的长度。找一根细绳,先在树叶的边线上确定一点,让细绳的一端与这点重合,然后将细绳绕树叶边线一周,再回到原点,做好标记,注意严格按照此方法去操作,减小测量的误差,最后剪去多余部分;将做好标记的细绳拉直,注意在做标记时细绳两端不能重叠,测量时细绳一端要与0刻度对齐,用直尺测量出细绳的长度,这就是树叶的周长。这片树叶的周长大约是7厘米。
25.合适;见详解
【分析】将床所占的长度和床头柜所占的长度相加,然后和墙的长度作比较,小于或等于墙的长度则合适,反之不合适。注意单位的统一,1米=100厘米。
【详解】1米=100厘米,则90厘米<1米。
2米+90厘米=2米90厘米,2米+1米=3米
所以2米90厘米<3米。
答:买图中的床头柜合适。因为床和床头柜所占的长度小于墙的长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