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周 离子反应(时间:30 min 满分:42分)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5·浙江杭州之江高级中学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Cl溶液 B.盐酸 C.BaSO4 D.金属铁2.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电解质一定是固体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C.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一定能导电D.电解质一定是纯净物,不可能是混合物3.(2025·浙江衢州高一期中)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O4===H++S B.KNO3===K++N5++3O2-C.NaHCO3===Na++H++C D.Ba(OH)2===Ba2++2OH-4.(2025·浙江杭州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但目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是( )①液态氯化氢 ②稀硫酸 ③KOH固体 ④熔融碳酸钠 ⑤一水合氨 ⑥石墨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5.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H2和O2的反应 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CO2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 D.NaOH溶液与K2SO4溶液混合6.(2025·浙江杭州九中高一期末)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盐酸是电解质B.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忽略体积变化),电流表的示数明显减小D.选取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替换盐酸,电流表的示数不同7.已知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Na+、S、Br-、N B.Na+、S、Ba2+、NC.Ba2+、Cl-、K+、OH- D.Na+、C、Cl-、N8.(2025·浙江杭州七中高一期末)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Cl-B.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SC.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Ca2+D.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物质中一定有CaCO39.氯化钠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图a、b、c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在三种状态下都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B.图b表示NaCl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发生电离C.电解质均能在图b所示状态下导电D.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10.(2025·浙江宁波高一期中)下列方程式以及说法中正确的是( )A.H++OH-===H2O可以表示醋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的反应B.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NaHSO4===Na++HSC.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铜:O2-+2H+===H2OD.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CaCO3+2H+===Ca2++CO2↑+H2O11.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B.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向NaH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Ba2++OH-+H++S===BaSO4↓+H2OD.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C+2H+===CO2↑+H2O12.(2025·浙江丽水高一阶段练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关于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1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 Ⅰ Ⅱ Ⅲ实验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产生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BaSO4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D.Ⅲ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14.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剂Ⅰ是Ba(NO3)2溶液,试剂Ⅲ是HCl溶液B.①②③的操作均为过滤C.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D.Y和Z中都含有BaSO4第2周答案与解析1.C 解析: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错误;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C正确;金属铁属于金属单质,不是电解质,D错误。2.D 解析:A项,金属单质、石墨和稀硫酸等导电,但它们都不是电解质,错误;B项,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可以导电,故为电解质,故电解质不一定是固体化合物,错误;C项,氯化氢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但是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错误;D项,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正确。3.D 解析:原电离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正确的为H2SO4===2H++S,A错误;KNO3电离出K+和硝酸根离子,正确的为KNO3===K++N,B错误;NaHCO3电离出Na+和碳酸氢根离子,正确的为NaHCO3===Na++HC,C错误;Ba(OH)2电离出Ba2+和OH-,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D正确。4.B 解析:①液态氯化氢是电解质,但液态时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②稀硫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能够导电;③KOH固体是电解质,但固态时离子无法自由移动,故不导电;④熔融碳酸钠是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导电;⑤一水合氨是电解质,在纯净物状态如纯液态时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导电;⑥石墨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但目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是①③⑤,故选B。5.B 解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没有离子参与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锌片投入稀硫酸中会和硫酸电离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属于离子反应,故B符合题意;CO2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反应中没有离子参与,不属于离子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NaOH溶液与K2SO4溶液混合不会发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6.D 解析:当开关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回路,能证明H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化合物,HCl溶液(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虽然NaCl与HCl不反应,但离子浓度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增大,B错误;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忽略体积变化),虽然HCl与CaCO3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但离子浓度基本不变,电流表示数几乎不变,C错误;选取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替换盐酸,离子浓度增大,电流表的示数不同,D正确。7.A 解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A中所有离子均不与H+反应,且相互之间也不反应,故A中离子可以大量存在,故A正确;Ba2+和S不共存,会生成BaSO4沉淀,故B错误;H+和OH-不共存,会生成H2O,故C错误;H+和C不共存,会生成HC或CO2和H2O,故D错误。8.A 解析:银离子和氯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则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Cl-,A正确;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可能有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B错误;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可能有钙离子或钡离子或镁离子等,C错误;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物质中可能含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或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D错误。9.D 解析:图a中固体NaCl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A错误;电离不需要外加电场,图b中NaCl在熔融状态下即可电离,B错误;NaCl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氯化氢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也不能导电,C错误;图c中,水分子使氯化钠发生了电离,故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D正确。10.D 解析:醋酸为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因此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H2O+CH3COO-,A项错误;在水溶液中的电离,HS应拆开,因此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B项错误;氧化铜为固体,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因此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铜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H2O+Cu2+,C项错误;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D项正确。11.C 解析: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以分子形式表示,不能拆分为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A错误;该反应生成Fe2+而非Fe3+,正确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B错误;NaHSO4在水中电离出数目相等的H+和S,Ba(OH)2过量时,H+和S应完全反应且化学计量数相同,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BaSO4↓+H2O,C正确;C和少量盐酸反应生成HC,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H+===HC,D错误。12.D 解析: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导电能力减弱,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几乎为0,导电能力几乎为0,硫酸过量时,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故选D。13.A 解析: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H++OH-===H2O,A错误;Ⅱ中发生反应:Ba2++S===BaSO4↓,白色沉淀为BaSO4,B正确;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D正确。14.C 解析:含有K2CO3、K2SO4的滤液中,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应加入过量BaCl2溶液,生成的Y为BaSO4和BaCO3,滤液X含有KCl和BaCl2,向含有KCl和BaCl2的混合液中加入K2CO3溶液,除去BaCl2,滤液W含有KCl和K2CO3,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溶液不产生气泡为止,得到Q(含有KCl的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得到KCl晶体。试剂Ⅰ是BaCl2溶液,试剂Ⅱ是K2CO3溶液,试剂Ⅲ是HCl溶液,A错误;①②操作为过滤,操作③为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溶液不产生气泡为止,B错误;操作②为向含有KCl和BaCl2的混合液中加入K2CO3溶液,除去BaCl2,C正确; Y为BaSO4和BaCO3,Z为BaCO3沉淀,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