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时间:30 min 满分:42分)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5·浙江金华高一阶段练习)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是A.B B.S C.Na D.Cl2.(2025·浙江杭州四中高一期末)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所用的核燃料中含与,下列有关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质量数相同 B.的中子数为146C.互为同素异形体 D.两者的性质相同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在多原子电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4.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则R原子的正确表示是( )A.R B.R C.R D.R5.(2025·浙江湖州高一阶段练习)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n=8,则该粒子所对应元素的符号一定为ArB.若该粒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为Cl-C.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阳离子D.若m-n=10,则该粒子一定是原子6.(2025·浙江杭州高一期末)熟悉元素周期表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元素化合物,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B.课本后面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列,含7个周期,18个族C.第五周期和第六周期同属于长周期,所容纳元素种类相同D.第ⅠA族不仅包含碱金属元素7.下列关于碱金属单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还原性B.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相似,均为银白色(铯除外)的软金属C.都具有金属光泽D.都能与O2反应生成过氧化物8.(2025·浙江杭州杭高统考高一期末)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氘(D)的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H与D互称同位素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lmolD2O中含有10mol电子9.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对元素周期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周期中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的差值均为1B.每个主族均包含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C.原子序数之差为2的两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主族D.第ⅠA族、第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10.第ⅤA族元素中的A、B两种元素所在周期分别最多可排18和8种元素,且B在A的上一周期。当A的原子序数为x时,B的原子序数为( )A.x-18 B.x-8 C.x+8 D.x+1811.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HF>HCl>HBr>HIB.稳定性:HF>HCl>HBr>HIC.氧化性:F2>Cl2>Br2>I2D.与水反应由易到难:F2>Cl2>Br2>I212.下列有关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B.新制氯水显浅黄绿色,但放置一段时间之后颜色会褪去C.除F2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卤素单质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卤素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发生了反应:4I-+O2+2H2O===2I2+4OH-13.(2025·广东深圳高一期末)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的单质很活泼,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B.单质X与Z的反应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C.W的氢化物为弱酸D.单质Y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和一种单质14.为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已知:①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②CCl4的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③卤素单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且Br2的CCl4溶液呈橙红色,I2的CCl4溶液呈紫红色。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时,关闭活塞a。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B.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l-C.为验证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水层变为紫红色D.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确认C中黄色溶液中无氯气,排除氯气对Br2置换I2的实验的干扰第11周答案与解析1.A 解析:B的原子序数为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ⅢA族,故A符合题意;S的原子序数为16,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B不符合题意;Na的原子序数为11,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ⅠA族,故C不符合题意;Cl的原子序数为17,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D不符合题意。2.B 解析:与质量数分别为235和238,故A错误;的中子数为238-92=146,故B正确;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与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称为同位素,故C错误;同位素之间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故D错误。3.D 解析:在多原子电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A正确;K层(n=1)能量最低,B正确;N层(n=4)为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为18,C正确;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 (如L层n=2,最多容纳8≠2 ),D错误。4.D 解析: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有a个电子,则核内质子数为a-2个,核内有b个中子,则R原子的质量数为a+b-2,则R原子的正确表示是R。5.A 解析:若n=8,则该粒子可能是Ar、Cl-、K+等,所对应元素的符号不一定为Ar,故A错误;若该粒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m=17,则该粒子的符号为Cl-,故B正确;若m-n>10,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则该粒子一定是阳离子,故C正确;若m-n=10,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该粒子一定是原子,故D正确。6.D 解析:门捷列夫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A错误;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故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和16个族,故B错误;第六周期含镧系,元素种类多于第五周期,故C错误;第ⅠA族包含氢元素和碱金属元素,故D正确。7.D 解析:碱金属原子最外层均仅1个电子,易失电子,故碱金属单质均具有强还原性,A正确;除铯(略带金色光泽)外,锂、钠、钾、铷均为银白色的软金属,物理性质相似,B正确;碱金属单质均具有金属光泽(如钠的银白色光泽,铯的金色光泽),C正确;锂与O2反应生成Li2O,而非过氧化物,D错误。8.C 解析:氘(D)原子内有1个质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核外有1个电子,A正确;H与D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二者互称同位素,B正确;H2O与D2O均为水,属于同种化合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1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lmolD2O中含有10mol电子,D正确。9.C 解析:在第四周期及以后的长周期中,由于存在过渡元素,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之间会插入过渡元素,因此同一周期中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不一定为1,故A错误;第ⅡA族只有金属元素,故B错误;如氢(H)和锂(Li)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它们都位于第ⅠA族,故C正确;如钠(Na)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钠离子(Na+)与上一周期的氖(Ne)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同样,镁(Mg)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镁离子(Mg2+)也与氖(Ne)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D错误。10.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为,且在第ⅤA族,A所在周期含18种元素,所以B的原子序数应为x-18。11.A 解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还原性:HF12.A 解析:卤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故A错误。13.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X、Y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它们不可能是第一周期元素,则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R为S元素,W为Cl元素。Z为碱金属元素Na,其单质性质很活泼,放入铜盐溶液中先与水反应,不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不正确;单质X为O2,与Z的单质Na反应,可能生成Na2O、Na2O2两种氧化物,B不正确;W的氢化物为HCl,HCl为强酸,C不正确;单质Y为F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HF)和一种单质(O2):2F2+2H2O===4HF+O2,D正确。14.C 解析:装置A中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Cl2与KI发生反应:Cl2+2KI===2KCl+I2,则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由此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正确;装置B盛有NaBr溶液,Cl2将Br-氧化生成Br2,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B正确;由于Cl2的氧化性强于I2,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要除去Cl2,防止产生干扰,具体操作: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为紫红色,C错误;过程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时,关闭活塞a”,其目的是确认C中黄色溶液中无氯气,同时排除氯气对Br2置换I2的实验的干扰,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