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9周 盐类的水解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 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9周 盐类的水解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 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9周 盐类的水解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溶液因水解呈酸性的是( )
A.稀H2SO4溶液 B.NaHSO4溶液 C.Na2CO3溶液 D.FeCl3溶液
2.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用醋酸钠过饱和溶液做了一个“点水成冰”的趣味实验。下列对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共存在四种离子
B.溶液呈碱性
C.溶液存在分子
D.溶液中:+c(OH—)
3.下列说法与相关方程式书写均正确的是( )
A.水溶液显酸性:
B.水溶液显碱性:
C.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D.HClO溶液显酸性: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悬浊液中加入固体,能使固体减少
B.配制溶液时可加入适量盐酸
C.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碳酸钠溶液,可以得到碳酸钠固体
D.向锌和盐酸反应的体系中加入少量固体,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5.锑白(,两性氧化物)常用作白色颜料。实验室可利用的水解反应制取(的水解分多步进行,中间产物有SbOCl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SbOCl的反应可表示为
B.水解制取的总反应为
C.为得到较多的,操作时要将缓慢加入大量水中
D.制取后期,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以得到较多的
6.25℃时,浓度均为的溶液,其如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7.0 7.0 8.1 8.4
A.酸性强弱:
B.①和②中溶质均未水解
C.离子的总浓度:①<③
D.④中:
7.25℃时,向10mL 0.01 NaCN溶液中逐滴滴加0.01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溶液中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忽略体积微小变化) ( )
A.a点的溶液的pH > 12
B.b 点的溶液:c(CN-)>c(HCN )
C.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a点
D.加入盐酸的溶液:
8.常温下,向10mL0.1mol·L-1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氨水,溶液的pH及导电能力变化趋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常温下HA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6
C.溶液中各点的阴离子浓度总和关系是b>c>a=d
D.d点溶液中:c(A-)+2c(HA)+c(H+)=c(NH3·H2O)+c(OH-)
9.室温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是一种弱酸,且约为
B.水的电离程度:
C.滴加过程中可能存在:
D.B点溶液中:
10.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11.用含少量、的溶液制备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溶液显酸性,且
B.0.1溶液中:
C.若将流程中换成,则制得的纯度更高
D.测得0.1溶液的约为5.5,则
二、非选择题
12.(14分)乙酸、次氯酸、碳酸、草酸在生产、生活及医药方面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Ⅰ.(8分)已知时,和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2分)的下列四种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NaClO ④
(2)(2分)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2分)向NaClO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增大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D.NaOH
(4)(2分)的溶液中,请结合数据,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 。
Ⅱ.(6分)乙二酸俗称草酸,在实验研究和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
(5)(2分)常温下,测得溶液的,写出草酸的电离方程式: 。
(6)(4分)常温下,草酸溶液中含碳微粒的分布系数[如的分布系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常温下,草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 。
②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b.
c.
第9周 盐类的水解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
1.D 【解析】硫酸是强酸,在水中完全离解为,溶液酸性来源于的离解,与水解无关,A不符合题意;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水中完全离解为、,酸性来源于的离解,而非水解,B不符合题意;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生成和OH-,方程式为,溶液呈碱性,C不符合题意;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生成,使溶液呈酸性,D符合题意。
2. D 【解析】醋酸钠溶液中存在,醋酸钠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导致溶液中,据此分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醋酸钠溶液中存在四种离子,A不符合题意;根据分析可知,醋酸钠溶液显碱性,B不符合题意;根据分析可知,水解得到,C不符合题意;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D符合题意。
3. A 【解析】多元弱碱一步水解,水溶液中铜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氢离子,使得溶液显酸性,A正确;硫离子分步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使得溶液显碱性,、,B错误;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弱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C错误; 次氯酸为弱酸,水溶液中部分电离:,D错误。
4. D 【解析】NH4Cl水解使溶液显酸性,促进的溶解,从而Mg(OH)2固体减少,A正确;水解呈酸性,加入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可抑制Sn2+水解,B正确;碳酸钠较稳定,加热溶液时虽微弱水解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但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最终反应生成原物质碳酸钠,C正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生成弱电解质,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
5. D 【解析】的水解分多步进行,其中包含:,这种碱式盐易失去一个分子水,而变成SbOCl:,综合两个方程式,A正确;由题干可知,水解反应制取,结合水解原理和元素守恒,B正确;为得到较多的,须使水解平衡正向进行,操作时应将加入大量水中降低浓度,同时水多加一点,pH越接近7,对的水解抑制作用越弱,有利于水解反应的正向进行,从而产生更多的,C正确;制取后期,浓度很低,靠单纯的水解很难再反应下去,已经达到水解平衡,加入NaOH溶液可中和水解产生的HCl,使水解平衡继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产生更多的,但为两性氧化物,可溶解在过量NaOH溶液中造成损失,D错误。
6. A 【解析】相同浓度时,:,则水解程度:,根据“越弱越水解”知,酸性:,A正确;①中溶质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②中溶质为弱酸弱碱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知,①③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均为,对水的电离无影响,而促进水的电离,①显中性,③显碱性,故①中大于③中,故离子的总浓度:①>③,C错误;根据物料守恒知,④中:mol·L-1,D错误。
7. C 【解析】NaCN是强碱弱酸盐,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aCN是部分水解,则0.01mol·L-1的NaCN溶液中c(OH-)<0.01 mol·L-1,故常温下该溶液的pH<12,A错误;若不考虑NaCN的水解和HCN的电离,则b点有c(CN-)=c(HCN ),但b点溶液呈碱性,说明Na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故c(CN-)8. B【解析】由图可知,0.1mol·L-1的HA溶液的pH为3,则HA为弱酸;a点HA溶液与氨水部分反应,所得溶液为HA和NH4A的混合溶液;b点HA溶液与氨水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NH4A溶液,c、d两点氨水过量,得到NH4A和NH3 H2O的混合溶液。由分析可知,a点HA溶液与氨水部分反应,所得溶液为HA和NH4A的混合溶液,HA电离抑制水的电离,c、d两点氨水过量,NH3 H2O电离抑制水的电离,b点所得溶液为NH4A溶液,A-和铵根离子均促进水的电离,则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A正确;由图可知,0.1mol·L-1的HA溶液的pH为3,溶液中HA的浓度约为0.1mol·L-1,H+和A-的浓度相等,约为10-3mol/L,则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5,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5,B错误;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大,由图可知,溶液的导电能力b>c>a=d,由电荷守恒c()+c(H+)=c(A-)+c(OH-)可知,阳离子总数等于阴离子总数,则溶液中的离子总数是阴离子总数的2倍,由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阴离子总数呈正比可知,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总和关系是b>c>a=d,C正确;d点加入20mL等浓度的氨水,所得溶液为等浓度的NH4A和NH3 H2O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关系2c(A-)+2c(HA)=c(NH3 H2O)+c()和电荷守恒关系c()+c(H+)= c(A-)+c(OH-),整合两式可得:c(A-)+2c(HA)+c(H+)=c(NH3·H2O)+c(OH-),D正确。
9. A 【解析】由A点可知,0.1mol·L-1HA溶液的pH=3.5,说明HA为弱酸,c(H+)=1.0×10-3.5mol/L,则 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A正确;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弱酸盐或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D点恰好中和所得溶液为NaA溶液,从A点到D点的过程中,酸不断被消耗,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由于A-发生水解,D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点以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又会抑制水的电离,B错误;滴加过程中始终存在电荷守恒,,则不可能存在:,C错误;B点溶液表示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与20 mL 0.1 mol·L-1 HA溶液混合,反应后为等浓度的NaA与HA的混合溶液,电荷守恒:,物料守恒:c(A-)+c(HA)=2c(Na+),两式联立消去c(Na+)可得:2c(H+)+c(HA)=c(A-)+2c(OH-),由图可知,此时溶液显酸性,即c(H+)>c(OH-),故c(H+)+c(HA)10. A 【解析】草酸钠溶液中,发生两步水解,根据质子守恒,溶液中OH-的浓度等于浓度加上水解产生的和2倍的浓度,表达式为,A正确;硫化钠溶液中,分步水解:、,由于第一步水解程度远大于第二步,主要离子为HS 和OH ,但OH 的浓度由两步水解共同贡献,实际应满足,B错误;碳酸钠溶液的电荷守恒式为,选项漏掉了,等式不成立,C错误;亚硫酸钠溶液的物料守恒应为,选项右侧未整体乘以2,D错误。
11. A 【解析】CoCl2溶液中含有少量Ca2+和Mg2+,加入NH4F沉淀Ca2+和Mg2+,再使用(NH4)2C2O4沉钴得到CoC2O4,最后灼烧得到CoO,据此分析解题。NH4F溶液呈酸性,说明水解程度大,所以,A正确;根据物料守恒有,所以,B错误;若使用Na2C2O4替换(NH4)2C2O4,将引入Na元素为杂质,制得的纯度更低,C错误;测得0.1溶液的约为5.5,说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可得则,D错误。
12.【答案】Ⅰ.(1)④<②<③<①
(2)
(3)AC
(4)的电离常数为其水解常数:,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Ⅱ.(5)
(6)① ②bc
【解析】Ⅰ.(1)NaHSO3中,既存在电离也存在水解,其电离常数为,其水解常数:,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因此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醋酸钠、碳酸钠、NaClO均水解呈碱性,酸性:,根据越弱越水解可知,水解程度:,则碱性:。(2)由电离常数大小可知酸性:,依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溶液中加醋酸发生反应:,可以增大浓度,A符合题意;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生成,,B不符合题意;氯化铵水解显酸性,次氯酸根水解呈碱性,两者相互促进,导致增大,C符合题意;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抑制次氯酸根水解,导致减小,D不符合题意。(4)碳酸氢钠的溶液中既存在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也存在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的电离常数为,其水解常数:,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因此溶液中。Ⅱ.(5)测得溶液的,根据题意可知,草酸是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为。(6)①根据草酸溶液中含碳微粒的分布系数图可知,草酸的第一步电离为,结合图像的第一个交点(),此时,根据。②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可知有关系式,a错误;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在溶液中既发生电离作用,也发生水解作用,而不反应,故;根据图示可知此时溶液,溶液显酸性,说明的电离作用大于其水解作用,则溶液中,但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主要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则,因此该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b正确;在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与的原子守恒,可得关系式为,c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