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7周细胞核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7周细胞核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7周 细胞核
1.以两种不同帽形(伞形帽和菊花形帽)的伞藻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图中丙来自伞形帽伞藻,丁来自菊花形帽伞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将乙中c段与甲中b段移接在一起,则再长出的帽形为菊花形
B.若将甲、乙中的细胞核移去,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
C.若将丁中的细胞核移至去核的丙中,则再长出的帽形为菊花形
D.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
2.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是染色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B.结构②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结构③是单层膜结构,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某学校兴趣小组在对校园池塘水样取样调查时,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绿色丝状物(主要为水绵),其结构图如图。据图推测,下列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具有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场所 D.具有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控制中心,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B.所有细胞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C.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单向的
5.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
A.胰岛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浆细胞(分泌抗体) D.口腔上皮细胞
6.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代谢等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细胞核是(  )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遗传性状的控制中心 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7.如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属于(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8.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的运输障碍。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一般较多 B.细胞核中的核酸不能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
C.房颤的成因可能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D.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结构异常
9.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ofilin1与肌动蛋白相结合后可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Cofilin1缺失可引起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B.肌动蛋白可以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C.Cofilin1缺失会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
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10.如图是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所用的方法为          。
(2)只有在     (填“真核”或“原核”)细胞中才能观察到图中结构。
(3)从图中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部决定。
(4)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①实验课题:               。
②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实验材料:细胞核核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
④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细胞核核膜样液,向乙试管中滴加2 mL蒸馏水。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⑤实验结果及结论:若                  ,则说明核膜中含有蛋白质。
1.A解析:若将乙中c段与甲中b段移接在一起,由于c段不含细胞核,所以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细胞核是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若将甲、乙中的细胞核移去,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若将丁中的细胞核移至去核的丙中,则再长出的帽形为菊花形;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从题述实验中看出,细胞核决定了伞藻的形态结构特点。
2.D解析:结构①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结构②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结构③是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C解析:该丝状物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该丝状物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该丝状物为真核生物,含有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该丝状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4.A解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真核生物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原核细胞无核仁,但含有核糖体,因此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高度分化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双向的。
5.D解析:细胞核孔数目多,新陈代谢旺盛,胰岛细胞具有分泌功能,代谢水平较高,所以核孔数目较多;造血干细胞代谢水平较高,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代谢水平较高,核孔数目较多;相比以上三种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高度分化,代谢水平不高,所以口腔上皮细胞核孔数目最少。
6.D解析:由于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而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代谢等活动又能恢复,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7.D 解析:①具有双层膜结构,且两层膜都光滑,是叶绿体膜;②具有一层膜结构且光滑,可能是细胞膜、液泡膜、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或光面内质网膜,③具有双层膜结构,且内膜向内凹陷扩大内膜面积,为线粒体膜;④具有双层膜结构,且具有小孔,外膜上分布核糖体,因此为核膜。
8.B解析: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细胞核中合成的一些RNA可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由“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的运输障碍”可知,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可导致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从而患病;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核孔复合物(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结构异常。
9.B解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由题意可知,Cofilin1与肌动蛋白相结合后可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因此肌动蛋白不是自由进出细胞核;Cofilin1缺失可引起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进而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10.解析:(1)据图分析,亲核蛋白的不同部分用放射性标记,以追踪放射性物质的去向,因此题述实验所用的方法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因此只有真核细胞中才能观察到图中的结构。
(3)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中,即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4)①实验课题为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⑤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试管中有紫色,乙试管没有出现紫色(呈蓝色),则表明核膜中含有蛋白质。
答案:(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真核
(3)尾
(4)①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表意清晰即可) ⑤甲试管中产生紫色,乙试管没有出现紫色(呈蓝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