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秋季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 (单选每题2分;多选第题4分,对但不全得2分,共38分)1.我们听到消防车的警报声时都应主动让路。该警报声( )A.由物体振动产生 B.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C.属于超声波 D.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2.土豆淀粉含量高,深受人们喜爱。某初中生手拿一个土豆,如题图所示,请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土豆的实际长度约为( )(第2题图)A.1mm B.10cm C.50cm D.1m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轿车行驶时( )A.以座椅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C.以路旁的建筑物为参照物,小轿车是静止的D.以同速向前运动的前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5.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各地纷纷“禁噪”。“禁噪”是( )A. 防止噪声的产生 B. 使噪声变成乐音 C. 阻断噪声的传播 D.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6.小明在学校举行的体育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8秒,小明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16.7 m/s B. 12.5 m/s C. 7.1 m/s D. 7.3 m/s7.下图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 )8.如右图所示是两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照片,则 ( )A.两图中的小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都是30 m/sB.图甲中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秒内通过的路程都是30 mC.图乙中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秒内通过的路程都是20 mD.图乙中小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且平均速度比图甲中小汽车的平均速度大9.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主要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医院里的常见医疗设备“B超” B. 探测鱼群所用的设备“声呐”C. 中医诊病四个途径中的“闻” D. 清洗眼镜的设备“超声波清洗机”10.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1.(多选题)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噪声不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12.(多选题)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相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第15题图) (第12题图)(第18题图)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8分)13.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_ 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4.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 c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丙所示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s。15.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Hz到 Hz。16. (cm)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中考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 控制噪声。闻其声知其人,是通过 来辨别的。17.烟花爆竹爆炸时,会引起周围空气 而产生噪声;晚上从远处看烟花,总是先看到亮光后听到声音,说明在空气中光速 (填“大于”或“小于”)声速。18.比较蚊子和牛发出得声音,一般情况下,________的声音的响度大,_______ 的声音的音调高。19.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20.一辆小汽车于20:45驶入一高速公路某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当日21:15驶出终点,全程40km,则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 h,平均速度为 km/h。 控制条件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 钢 20 0.3B 钢 20 0.7C 尼龙丝 30 0.5D 铜 40 0.5E 尼龙丝 40 0.5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 分,共24分)21.小兰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右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如果小兰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写字母编号);(2)如果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3)如果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应该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4)探究过程中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实验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5)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再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物理实验方法是: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矩形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的原理是 ;实验中用______测路程,用______ 测时间(填测量工具)。(2)该实验用到金属挡板,则下列不属于金属挡板的作用是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A.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 B.让小车在一定的位置停下来C.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3)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vAC m/s;(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23.在学习了声现象的知识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回家制作隔音房间的模型。小明同学为做出一个隔音好的“房间”,对以下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进行了研究。他用快递盒充当“房间”,并在盒内的相应区域安装隔音材料,先把将一只声源放入快递盒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实验次数 材料 材料的厚度/m 听不到声音时的距离/m1 泡沫塑料板 0.2 0.32 木板 0.2 0.43 硬纸板 0.2 0.54 泡沫塑料板 0.4 0.2(1)小明是通过比较 ,来确定哪种材料隔声效果好。(2)下右边器材中,适合作为本实验的声源的是 。 A.音叉 B.机械闹钟(3)此实验中应该保证声源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不变。(4)在表格数据中可得,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隔音效果最好的材料是 。(5)根据实验次数 1 和 4 分析, 越大,隔音效果越好。(6)房间的隔音材料是在 (填字母)控制噪声的。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24.小明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设计了几个声学实验,请你和他一起完成。(1)如图甲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如果此次实验在月球上进行,则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此实验现象;原因是 。 (3)小明想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丙中已标出,图中a、c、d的横截面积相同,但与b的横截面积不同,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选择编号为a与d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②要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编号为a和 的两根琴弦;③上面两个实验都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4)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是否有关, (选填“能”“不能”或“不确定能”)选择b和c进行研究,理由是 。四、解答题(5+7+8=20分。解题过程要写出必要的公式和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不能得分。)25.已经测出小明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s,从家门口到学校要走900s,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要300s。问:(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6.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70 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 s,这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2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25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通过计算判断司机酒驾后该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27.如图所示,一列火车长为300m,匀速通过一条长为27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用时100s。通过隧道后,火车继续前进。前进途中司机按下汽笛向着对面的山崖鸣笛一声,4s后他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为多少m/s;(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多少s;(3)司机按下汽笛时火车到山崖的距离为多少m。参考答案1.A 2.B 3.D 4. B 5.A 6.C 7.B 8.B 9.D 10.A 11.AC 12.AB13.振动 空气 14. 0.1 2.75 220.5 15. 20 2000016.水花溅起 声源处 音色 17.振动 大于 18.牛 蚊子19.音调 响度 20. 0.5 8021. (1)AB (2)CE (3)DE (4)③②①④ (5)控制变量法22.(1)v=s/t 刻度尺 秒表 (2)A (3)小 (4)0.03 (5)大23.(1)听不到声音时的距离 (2)B (3)响度 (4)泡沫塑料板(5)材料的厚度 (6)B24.(1)发声体在振动 (2)不会 真空不能传声(3)琴弦长度 b 控制变量法 (4)不能 没有控制横截面积相同25. 解:(1)由v=s/t得,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s=v1t1=1.2×900=1080(m)(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v2=s/t2=1080/300=3(m/s)26.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v=s1/t1=12/0.75=16(m/s)(2)t2=4×0.75s=3s, s2=vt2=16×3=48(m)S=s2+s滑=48m+25m=73m>70m 所以汽车撞上障碍物。27.解:(1)s1=300m+2700m=3000(m)火车的运行速度为:v车=s1/t1=3000/100=30(m/s)(2)s2=2700m-300m=2400(m)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t2=s2/v车=2400/30=80(s)(2)s车=v车t3=30×4=120(m) s声= v声t3=340×4=1360(m)司机按下汽笛时火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s车+s声)/2 =(120+1360)/2=740(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