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第四章 比单元测试·基础卷(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A B D A B D C1.D已知柳树比杨树多21棵,把各选项中的比看作份数,求出份数差,用柳树比杨树多的棵数除以多的份数,求出一份数,看一份数是否是整数,是整数的,这个比可能是柳树与杨树棵数的比。A.5-3=2,21÷2=10……1,不能整除,所以柳树与杨树棵数的比不可能是5∶3;B.5-1=4,21÷4=5……1,不能整除,所以柳树与杨树棵数的比不可能是5∶1;C.7-3=4,21÷4=5……1,不能整除,所以柳树与杨树棵数的比不可能是7∶3;D.7-4=3,21÷3=7,能整除,所以柳树与杨树棵数的比可能是7∶4。故答案为:D2.A已知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把长看作3份,宽看作2份。A.先用减法求出宽比长少的份数,再除以长的份数,即是宽比长短几分之几。B.用宽的份数除以长的份数,即是宽相当于长的几分之几。C.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周长,再用长除以周长,即是一条长是周长的几分之几。D.用长的份数除以宽的份数,求出长是宽的几倍。A.(3-2)÷3=1÷3=宽比长短,原选项说法错误。B.2÷3=宽相当于长的,原选项说法正确。C.周长:(3+2)×2=5×2=103÷10=一条长是周长的,原选项说法正确。D.3÷2=1.5长是宽的1.5倍,原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3.B已知白昼时长的等于黑夜时长的,即×白昼时长=×黑夜时长。等式可以变为白昼时长=×黑夜时长÷,然后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黑夜时长”,即变为白昼时长÷黑夜时长=÷,然后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化成比后再化简成整数比即可。×白昼时长=×黑夜时长白昼时长=×黑夜时长÷白昼时长÷黑夜时长=÷白昼时长∶黑夜时长=∶∶=(×25)∶(×25)=7∶5白昼和黑夜的时长比是7∶5。故答案为:B4.A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除以5,这符合比的基本性质中“同时除以相同的数”的条件。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除以5,比值不变。故答案为:A5.B盐水的质量等于盐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已知盐的质量是1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所以盐水的质量为10+100=110克。盐的质量是10克,盐水的质量是110克,所以盐和盐水的质量比为10∶110,然后化简即可。10+100=110(克)盐∶盐水=10∶11010∶110=(10÷10)∶(110÷10)=1∶11所以盐和盐水质量的比是1∶11。故答案为:B6.D把拼装无人机工作看作单位“1”,聪聪用20分钟,聪聪的工作效率为:1÷20=;华华用25分钟,华华的工作效率为:1÷25=。聪聪和华华的效率比为∶,然后根据比的性质化简即可。把拼装无人机工作看作单位“1”。1÷20=1÷25=聪聪的效率∶华华的效率=∶∶==5∶4所以聪聪和华华的效率比是5∶4。故答案为:D7.A把路程看作单位“1”,利用“路程÷时间=速度”求出速度,再根据比的意义列比并化简。(1÷10)∶(1÷8)=4∶5因此明明和姐姐的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4∶5。故答案为:A8.B根据题意“现加入甲糖120千克,乙糖40千克,得到混合糖660千克”得到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和:660-(120+40)=500(克),再根据题意求得甲、乙两种糖的总份数,然后分别求得甲、乙两种糖各占总分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分别求得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质量,用原来两种糖的质量分别加上加入糖的质量,求出新混合糖种甲乙两种糖分别是多少,再求比并化简,列式解答即可。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和:660-(120+40)=660-160=500(千克)总分数:2+3=5(份)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质量分别是:500×=200(千克)600×=300(千克)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质量分别是:200+120=320(千克)300+40=340(千克)新混合糖甲、乙两种糖的比:320∶340=(320÷20)∶(340÷20)=16∶17所以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的比16∶17。故答案为:B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和两个数的和,在这里需根据题意求这两个数得和,用现在糖的质量减去加入糖的质量,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9.D小麦精粉和泉水的质量比是10∶3,小麦精粉占10份,泉水占3份。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1.5千克小麦精粉为1.5×1000=1500克,即每份为1500÷10=150克,然后用150乘3即可得出需要加入多少克水。小麦精粉占10份,泉水占3份。1千克=1000克1.5×1000=1500(克)1500÷10=150(克)150×3=450(克)需要加入450克水。故答案为:D10.C将一杯纯果汁看作单位“1”,第一次喝完后,还剩下杯果汁,加满水后,此时水有杯,第二次喝了杯,是果汁和水的混合物共喝了,计算出剩下的量,再求比。第一次喝了剩下:1-=最后剩下果汁:==最后剩下水:==+=所以这时杯中纯果汁和水的比是。故答案为:C11. 5 6 6 5时间比是两个人所用时间的比,化简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10和12的最大公因数2即可得到;设该路段的路程看作单位“1”,利用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二人的速度,化简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60即可求解。,即小明和小丽所用的时间比是;小明的速度=,小丽的速度=,。12.已知一项工程按4∶5∶7的比分配给甲、乙、丙三人去做,则甲完成这项工程的,丙完成这项工程的,据此解答。===甲完成这项工程的,丙完成这项工程的。13.根据前项∶后项=比值,前项=比值×后项,代入数据解答。比的后项是,比值是0.3,比的前项是。14.20;15;30;0.6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与比的关系: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分数线相当于比号;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12∶20==,=15÷25===3÷5=0.6即12∶20==15÷25==0.6。15.792先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求出长、宽、高的比,再根据“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求出长、宽、高的和,然后根据比的应用求出长、宽、高各是多少,最后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据此解答。长∶宽=3∶2=(3×4)∶(2×4)=12∶8长∶高=4∶5=(4×3)∶(5×3)=12∶15长∶宽∶高=12∶8∶15140÷4=35(厘米)长:35×=35×=12(厘米)宽:35×=35×=8(厘米)高:35×=35×=15(厘米)(12×8+12×15+8×15)×2=(96+180+120)×2=396×2=792(平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792平方厘米。16.3∶2将懒羊羊的路程看作单位“1”。则美羊羊的路程是懒羊羊路程的1+=,由此可求出两人的路程比;将美羊羊的时间看作单位“1”。则懒羊羊的时间是美羊羊时间的1+=,由此可求出两人的时间比;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美羊羊的路程除以美羊羊的时间,求出美羊羊的速度,用懒羊羊的路程除以懒羊羊的时间,求出懒羊羊的速度,再进一步求出美羊羊和懒羊羊的速度比。1+=,则美羊羊和懒羊羊的路程比是5∶4;1+=,则美羊羊和懒羊羊的时间比是5∶6。(5÷5)∶(4÷6)=1∶=(1×3)∶(×3)=3∶2所以美羊羊和懒羊羊的速度比是3∶2。17. 4∶5 5∶4 //1.25先根据进率“1小时=60分钟”把0.6小时换算成36分钟,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王师傅和李师傅所需时间的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把这份工作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王师傅和李师傅的工作效率,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王师傅和李师傅的工作效率之比,并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得比值。0.6小时=36分钟36∶45=(36÷9)∶(45÷9)=4∶51÷4=,1÷5=∶=(×20)∶(×20)=5∶45∶4=5÷4=王师傅和李师傅所需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4∶5),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5∶4),比值是()。18.9由题意可知,甲组分得的粮食是4份,乙组分得的粮食是5份,根据粮食的总质量求出比中每份的量,再乘乙组比甲组多的份数,据此解答。81÷(4+5)=81÷9=9(吨)9×(5-4)=9×1=9(吨)所以,甲组比乙组少分9吨。19.250已知“和谐号”、“复兴号”、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比是5∶7∶12,可以看作“和谐号”占5份,且每小时行250千米,那么每份是250÷5=50千米。“复兴号”占7份,高速磁悬浮列车占12份,高速磁悬浮列车比“复兴号”多的份数为12-7=5份,因为1份是50千米,所以高速磁悬浮列车比“复兴号”高铁动车组每小时多行驶50×5=250千米。“和谐号”占5份,“复兴号”占7份,高速磁悬浮列车占12份。250÷5=50(千米)12-7=5(份)50×5=250(千米)高速磁悬浮列车比“复兴号”高铁动车组每小时多行250千米。20.315从甲出发,到两人相遇,甲走过的距离是3份,乙走过的距离是份,乙总共走了4份,那么从甲出发之前,乙走过的距离是1.6份,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出两地的距离。(份)(份)明确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比与路程比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1.①;②0;③;④⑤;⑥;⑦;⑧略22.(1)75;(2)20;(3)(1)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式子转化为进行简算;(2)根据乘法结合律,把式子转化为进行简算;(3)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出比值。(1)====75(2)===20(3)=0.65÷8.45=23.x=4;x=14;x=45(1)先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先利用减法性质计算方程左边的小数减法,再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3.6,最后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先把比转化为除法,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0.25,最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x+=3.25解:x=3.25-x=3x=3÷x=3×x=4(2)x-4.8+1.2=8.4解:x-(4.8-1.2)=8.4x-3.6=8.4x=8.4+3.6x=12x=12÷x=12×x=14(3)x∶0.25=40解:x÷0.25=40x=40×0.25x=10x=10÷x=10×x=4524.84个;100个;96个一班有42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8人,则一班分得总本数的,二班分得总本数的,三班分得总本数的,用分数乘法计算解答。一班:(个)二班:(个)三班:(个)答:一班分84个,二班分100个,三班分96个。25.200平方米;200平方米;400平方米把菜地的总面积800平方米看作单位“1”,求种白菜的面积就是求800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然后用减法求出剩下的种植黄瓜与土豆的总面积,种黄瓜和土豆的面积比是1:2,想想黄瓜与土豆种植的面积分别占剩下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先求出总份数2+1=3份,也就是黄瓜、土豆分别各占剩下面积的和,剩下面积已求出,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白菜:(平方米)剩下:(平方米)黄瓜:(平方米)土豆:(平方米)答:白菜的种植面积是200平方米,黄瓜的种植面积是200平方米,土豆的种植面积是400平方米。26.7名把原有学生总人数245名看作单位“1”,其中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单位“1”已知,用原来总人数乘,求出原来女生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女生人数,求出男生人数;后来又有几名女生加入,这时男女生人数之比是5∶4,即后来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男生人数乘,求出后来女生人数;再用后来女生人数减去原来女生人数,就是后来又加入的女生人数。245×=105(名)245-105=140(名)140×=112(名)112-105=7(名)答:后来又加入了7名女生。27.(1)3∶2∶1∶1;合理(2)牛奶300克;面包200克;鸡蛋100克;苹果100克(1)牛奶150克、面包100克、鸡蛋50克、苹果50克,将它们的质量相比,即150∶100∶50∶50,同时除以50,化简得到3∶2∶1∶1。判断营养是否合理:早餐包含了乳制品(牛奶)、谷物(面包)、蛋类(鸡蛋)、水果(苹果),涵盖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所以营养是合理的。(2)已知爸爸的食量是阳阳的2倍,按照同样的营养配比(3∶2∶1∶1)准备早餐:牛奶:150×2=300克;面包:100×2=200克;鸡蛋:50×2=100克;苹果:50×2=100克。(1)150∶100∶50∶50=(150÷50)∶(100÷50)∶(50÷50)∶(50÷50)=3∶2∶1∶1涵盖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所以营养是合理的。答:阳阳早餐是按照3∶2∶1∶1搭配的,营养是合理的。(2)牛奶:150×2=300(克)面包:100×2=200(克)鸡蛋:50×2=100(克)苹果:50×2=100(克)答:爸爸早餐需要牛奶300克、面包200克、鸡蛋100克、苹果100克。28.(1)48厘米(2)200平方厘米(1)剩余的铁丝做了一个三角形框架,其三边的长度之比为3∶4∶5,即三边的长度分别占3份、4份、5份;用最长边比最短边的长度除以(5-3)份,求出一份数,再用一份数乘(3+4+5)份,求出做三角形框架用去铁丝的长度。(2)把铁丝的总长看作单位“1”,做长方形框架用去的铁丝占总长的,则做三角形框架用去的铁丝占总长的(1-),单位“1”未知,用三角形框架用去铁丝的长度除以(1-),求出铁丝的总长;用铁丝的总长减去做三角形框架用去铁丝的长度,即是做长方形框架用去铁丝的长度;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长方形的长、宽之和=周长÷2;已知长方形框架的长和宽的比是2∶1,把长看作2份、宽看作1份,一共是(2+1)份;用长、宽之和除以(2+1)份,求出一份数,即是宽,再用宽乘2,即是长;最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长方形框架的面积。(1)一份数:8÷(5-3)=8÷2=4(厘米)三角形框架用铁丝的长度:4×(3+4+5)=4×12=48(厘米)答:做三角形框架用去了48厘米长的铁丝。(2)铁丝的总长:48÷(1-)=48÷=48×=108(厘米)做长方形框架用铁丝的长度:108-48=60(厘米)长方形框架的长、宽之和:60÷2=30(厘米)宽:30÷(2+1)=30÷3=10(厘米)长:10×2=20(厘米)面积:20×10=200(平方厘米)答:长方形框架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1)本题考查比的应用,把三角形的三边比看作份数,根据最长边比最短边长8厘米,求出一份数是解题的关键。(2)把铁丝的总长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铁丝的总长;再灵活运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及比的应用,求出长方形的长、宽是解题的关键。29.7.5克;30克无论是用方法一还是方法二解决此题,都可以根据糖与水的比是2∶13先求出糖的质量,90×=12克;方法一:在增加糖的过程中,要注意整杯糖水的总质量是随之增加的,所以找到等量关系式,设再增加克糖,则增加糖后的糖的总质量∶增加糖后的糖水的总质量=,然后列出方程求解;方法二:蒸发掉一些水,糖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可以列出等量关系式,设设蒸发掉克水,则糖的质量∶蒸发掉一些水后的糖水的总质量=,然后列出方程求解。90×=90×=12(克)方法一:解:设再增加克糖。方法二:解:设蒸发掉克水。答:要再增加7.5克的糖或蒸发掉30克的水,使糖占糖水的。此题要抓住不变量进行找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共6张PPT)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第四章 比 单元测试·基础卷试卷分析一、试题难度二、知识点分布一、选择题 1 0.85 比的应用;比的意义2 0.65 比的意义;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几分之几;长方形的周长;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0.65 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4 0.85 比的基本性质5 0.85 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化简6 0.65 比的意义;比的化简7 0.65 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基本性质;基础行程问题8 0.4 按比分配问题;比的应用9 0.65 比的应用;克、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10 0.65 比的应用;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二、知识点分布二、填空题 11 0.85 比的意义;比的化简12 0.85 比的意义;有具体量的工程问题13 0.75 比的意义;比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14 0.75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分数化小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5 0.65 比的应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长方体有关棱长的应用16 0.65 比的应用;比的化简;基础行程问题17 0.65 求比值;比的化简;比的意义;时、分的认识及换算18 0.64 按比分配问题;比的应用19 0.64 按比分配问题20 0.15 比的应用;相遇问题二、知识点分布三、计算题 21 0.75 分数乘分数;分数与分数的除法;比的化简22 0.65 分数乘法运算律;求比值23 0.64 应用等式的性质1和2解方程;解分数方程;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四、解答题 24 0.95 按比分配问题25 0.85 按比分配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26 0.75 比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整数乘分数27 0.65 比的应用;比的化简;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8 0.4 比的应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29 0.4 按比分配问题;比的应用;列方程解含一个未知数的问题保密★启用前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第四章 比单元测试·基础卷(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 (共10分)1.柳树比杨树多21棵,柳树与杨树棵数的比可能是( )。A.5∶3 B.5∶1 C.7∶3 D.7∶42.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宽比长短 B.宽相当于长的C.一条长是周长的 D.长是宽的1.5倍3.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2024年6月21日是“夏至”,这一天湘西地区白昼时长的等于黑夜时长的,那么白昼和黑夜的时长比是( )。A.5∶7 B.7∶5 C.7∶25 D.25∶74.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除以5,比值(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等于05.把10克盐溶化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质量的比是( )。A.1∶10 B.1∶11 C.10∶1 D.11∶16.聪聪和华华比赛拼装无人机,聪聪用20分钟,华华用25分钟,聪聪和华华的效率比是( )。A.4∶5 B.5∶2 C.3∶5 D.5∶47.明明和姐姐同时从家走同一条路到同一学校上学,走到学校,明明用了10分钟,姐姐用了8分钟。明明和姐姐的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A.4∶5 B.5∶4 C.8∶10 D.10∶88.一款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质量比是2∶3,现加入甲糖120千克,乙糖40千克得到混合糖660千克,新混合糖中的甲、乙两种糖的比是( )。A.2∶3 B.16∶17 C.5∶4 D.16∶159.蓬安特产麻花采用上等小麦精粉和泉水精制而成,小麦精粉和泉水的质量比是10∶3,食堂王阿姨用1.5千克小麦精粉来制作麻花,需要加入( )克水。A.0.45 B.4.5 C.45 D.45010.一杯纯果汁,第一次喝了杯,然后加水倒满并搅拌均匀;第二次喝了杯,继续加水并搅拌均匀,这时杯中纯果汁和水的比是( )。A. B. C. D.二、填空题(共20分)11.走同一段路,小明用10分钟,小丽用12分钟,小明和小丽所用的时间比是( )∶( ),小明和小丽的速度比是( )∶( )。12.一项工程按4∶5∶7的比分配给甲、乙、丙三人去做,甲完成这项工程的( ),丙完成这项工程的( )。13.比的后项是,比值是0.3,比的前项是( )。14.12∶( )==( )÷25==( )(填小数)。1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为140厘米,长∶宽=3∶2,长∶高=4∶5,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平方厘米。16.美羊羊和懒羊羊从学校回家,美羊羊走的路程比懒羊羊多,懒羊羊用的时间比美羊羊多。美羊羊和懒羊羊的速度比是 。17.完成同一份工作,王师傅需要0.6小时,李师傅需要45分钟。王师傅和李师傅所需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 ),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18.把81吨粮食按4∶5分配给甲、乙两个小组,甲组比乙组少分 吨。19.中国铁路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高铁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动车组、“复兴号”高铁动车组和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比是,“和谐号”动车组每小时行250千米,高速磁悬浮列车比“复兴号”高铁动车组每小时多行( )千米。20.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当乙离B地72千米时甲才出发,两人相遇点离A、B两地的距离之比是3∶4,已知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5∶4,A、B两地的距离是( )千米。三、计算题(共27分)21.直接写出得数。①×= ②0÷= ③1.25××0.8= ④2.25-=⑤÷= ⑥1÷×= ⑦÷3= ⑧公顷∶750平方米=2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 (2) (3)23.解方程。x+=3.25 x-4.8+1.2=8.4 x∶0.25=40四、解答题(共43分)24.学校把280个笔记本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之比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2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分得多少个笔记本?25.刘奶奶家里的菜地共有800平方米。刘奶奶用种白菜,剩下的按的面积之比种黄瓜和土豆,三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26.学校夏令营原有学生245名,其中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后来又有几名女生加入,这时男女生人数之比是5∶4。后来又加入了几名女生?27.下面是阳阳某天的早餐食物表牛奶 面包 鸡蛋 苹果150克 100克 50克 50克(1)阳阳早餐是按照怎样的比搭配的?营养合理吗?(2)爸爸的食量是阳阳的2倍,如果按照同样的营养配比准备早餐,各种食物分别要多少克?28.小明准备用一根铁丝做一个长方形框架和一个三角形框架。他先做了一个长方形框架,其长和宽的比是2∶1,铁丝被用去总长的,剩余的铁丝做了一个三角形框架,其三边的长度之比为3∶4∶5,其中最长边比最短边长8厘米。(1)做三角形框架用去了多长的铁丝?(2)长方形框架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9.有一杯90克的糖水,其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是2∶13,现在要增加糖水的甜度,使糖占糖水的。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再增加一些糖,二是蒸发掉一些水。请你分别计算出要再增加多少克糖或蒸发掉多少克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章 比 单元测试·基础卷 试卷分析.pptx 第四章 比 单元测试·基础卷 - 答案.docx 第四章 比 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