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课件(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课件(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六章
概率
§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课时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1.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抽象)
2.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均值.(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3.会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1.随机变量的均值是一个常数还是随机变量?
[答案] 随机变量的均值是一个常数.
2.对于个数,, ,,称为这 个数的平均数,如何
从随机变量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答案] 设为从这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则所有可能的取值便为,, , ,
,即 的分布列为



3.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不同,相应的均值是否也不同?
[答案] 可以相同.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随机变量的均值反映了样本的平均水平.( )
×
(2) 若随机变量的均值,则 .( )

(3) 若随机变量服从两点分布,则 .( )

2.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1 2 3
则的数学期望 ( ) .
A
A. B.2 C. D.3
[解析] .
3.口袋中有编号分别为1,2,3的三个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小球,从中任取2个,则取
出的球的最大编号 的期望为__.
[解析] 由已知得,3,则, .
故 .
4.盒中装有5节同品牌的五号电池,其中混有2节废电池,现在无放回地每次取1节电池
检验,直到取到好电池为止.
求:(1)抽取次数 的分布列;
(2)平均抽取多少次可取到好电池.
[解析] (1)由题意知,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
,, ,
所以 的分布列为
1 2 3
(2) ,
即平均抽取1.5次可取到好电池.
探究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问题1: 某商场要将单价分别为18元/,24元/,36元/的3种糖果按 的比例混
合销售,如何对混合糖果定价才合理?
[答案] 因为平均在每的混合糖果中,3种糖果的质量分别是,和 ,所
以混合糖果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元/ ).它是三种糖果价
格的一种加权平均,三种糖果的权重分别是,和 .
问题2: 什么是权重?什么是加权平均?
[答案] 权是秤锤,权重是起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加权平均是指在计算若干个数量的
平均数时,考虑到每个数量在总量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
问题3: 如果混合糖果中每一颗糖果的质量都相等,你能解释权重的实际含义吗?
[答案] 根据古典概型计算概率的公式可知,在混合糖果中,任取一颗糖果,这颗糖果
为第一、二、三种糖果的概率分别为,,,即取出的这颗糖果的价格为18元/ ,
24元/,36元/的概率分别为,,.用 表示这颗糖果的价格,则它是一个离散型
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
18 24 36
因此权重恰好是随机变量 取每种价格的概率.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如下表:
… …
… …
则称为随机变量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
(简称期望).
均值刻画的是取值的“中心位置”,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 取值的平均水平,
是随机变量 的一个重要特征.
例1 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质地、大小相同的4个红球, 个白球,若从中不放回地依次
取出2个球,在第一个取出的球是红球的前提下,第二个取出的球是白球的概率为 .
(1)求白球的个数 ;
(2)若有放回地取出2个球,记取出红球的个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
[解析] (1)由题意知,袋中装有4个红球, 个白球,
因为在第一个取出的球是红球的前提下,第二个取出的球是白球的概率为 ,
所以,解得 .
(2)由题意知,随机变量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则,, ,
所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0 1 2
则期望 .
方法总结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均值的步骤:(1)根据 的实际意义,写出 的全部取
值;(2)求出 的每个取值相应的概率;(3)写出 的分布列;(4)利用定义求
出均值.其中第(1)(2)两条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在求解过程中应注重应用概率
的相关知识.
巩固训练 某外语学校的一个社团中有7名同学,其中2人只会法语,2人只会英语,3
人既会法语又会英语.现选派3人到法国的学校交流访问.求:
(1)在选派的3人中恰有2人会法语的概率;
(2)在选派的3人中既会法语又会英语的人数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析] (1)7名同学中,会法语的人数为5,
从7人中选派3人,共有种选法,其中恰有2人会法语共有 种选法,
选派的3人中恰有2人会法语的概率 .
(2)由题意可知,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 ;
; .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故的数学期望 .
探究2 均值的性质
已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如下:
0 1 2
问题1: 求 的值.
[答案] 由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得,解得 .
问题2: 求 .
[答案] .
问题3: 若,求 .
[答案] (法一)因为 ,
所以 的分布列为
1
所以 .
(法二)由公式 ,得

问题4: 若,根据问题3,与 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 .
均值的性质
若,其中,为常数,则 也是随机变量,且

例2 已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1 2 3 4
若,则 ( ) .
D
A. B. C. D.
[解析] ,

方法总结
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性质的有关问题的解题思路:若给出的随机变量与 的关系
为,,为常数,一般思路是先求出 ,再利用公式
求.也可以利用的分布列得到的分布列,关键是由 的取值
计算的取值,对应的概率相等,再由定义法求得 .
巩固训练 已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0 1
设,则的数学期望 ( ) .
B
A. B. C.1 D.
[解析] 由题意并根据分布列的性质,可得,解得 ,
所以随机变量的期望 ,
由,得 .
探究3 均值的实际应用
例3 某公司计划购买2台机器,该种机器使
用三年后即被淘汰.机器有一易损零件,在购
进机器时,可以额外购买这种零件作为备件,
每个200元.在机器使用期间,如果备件不足
再购买,则每个500元.现需决策在购买机器
时应同时购买几个易损零件,为此搜集并整
理了100台这种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更换的
易损零件数,得到的柱状图如图:
以这100台机器更换的易损零件数的频率代替1台机器更换的易损零件数发生的概率,
记表示2台机器三年内共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 表示购买2台机器的同时购买的易损
零件数.
(1)求 的分布列;
(2)若要求,确定 的最小值;
(3)以购买易损零件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在与 之中选其一,
应选用哪个?
[解析] (1)由柱状图并以频率代替概率可得,1台机器在三年内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
可能为8,9,10,11,相应的概率分别为,,,,故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16,17,18,19,20,21,22.







所以 的分布列为
16 17 18 19 20 21 22
0.04 0.16 0.24 0.24 0.2 0.08 0.04
(2)由(1)知,,故 的最小值为19.
(3)记 (单位:元)表示2台机器在购买易损零件上所需的费用.
当 时,

当 时,

可知当时所需费用的期望值小于当 时所需费用的期望值,故应选

方法总结
解答概率模型的三个步骤:(1)建模:即把实际问题概率模型化.(2)解模:确
定分布列,计算随机变量的均值.(3)回归:利用所得数据,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
巩固训练 冰雪灾害导致某柑橘基地果林严重受损,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两种拯救果林
的方案,每种方案都需分两年实施.
若实施方案一,预计当年可以使柑橘产量恢复到灾前的1.0倍、、 的概率分别是
,, ;第二年可以使柑橘产量为上一年产量的1.25倍、1.0倍的概率分别是
, .
若实施方案二,预计当年可以使柑橘产量达到灾前的1.2倍、1.0倍、 的概率分别是
,, ;第二年可以使柑橘产量为上一年产量的1.2倍、1.0倍的概率分别是
, .
无论实施哪种方案,第二年与第一年柑橘的产量都相互独立.
令表示方案 实施两年后柑橘产量与灾前产量的比值.
(1)写出, 的分布列.
(2)实施哪种方案可使两年后柑橘产量超过灾前产量的概率更大?
(3)不管哪种方案,如果实施两年后,柑橘产量达不到灾前产量,预计可带来效益
10万元;如果柑橘产量恰好达到灾前产量,预计可带来效益15万元;如果柑橘产量超
过灾前产量,预计可带来效益20万元.问:实施哪种方案所带来的平均效益更大?
[解析] (1)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 .
故, 的分布列分别为
0.8 0.9 1.0 1.125 1.25
0.2 0.15 0.35 0.15 0.15
0.8 0.96 1.0 1.2 1.44
0.3 0.2 0.18 0.24 0.08
(2)令事件, 分别表示实施方案一、方案二两年后柑橘产量超过灾前产量,则
, .可见,实施方案二可使两年后
柑橘产量超过灾前产量的概率更大.
(3)令表示方案所带来的效益,则, 的分布列分别为
10 15 20
0.35 0.35 0.3
10 15 20
0.5 0.18 0.32
所以 ,
.可见实施方案一所带来的平均效益更大.
1.已知,,则 ( ) .
C
A.67 B.11 C.2 D.1
[解析] 易得,则 .
2.设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2,3,4,则 的值为( ) .
A
A.2.5 B.3.5 C.0.25 D.2
[解析] .
3.若随机抛掷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1次,则所得点数 的均值是____.
3.5
[解析] 由题意得,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4,5,6,且, ,2,
3,4,5,6,
所以 .
4.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一带一路”知识竞赛.为了解
该校学生在知识竞赛中的得分情况,采用分层随机
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数分布
在 分,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的学生分数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将分数不低于750分的学
生称为“高分选手”.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的值;
(2)现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分数在, 内的两组学生中抽取10
人,再从这10人中随机抽取3人,记被抽取的3名学生中属于“高分选手”的学生人数为
随机变量,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解析]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可得
,解得 .
(2)由题意知,从分数在内的组中抽取7人,从分数在 内的组中
抽取3人,则随机变量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可得, ,
, ,
所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期望 .(共35张PPT)
第六章
概率
§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方差的概念.(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2.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1.均值能够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但有时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其取
值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来研究这种差异呢?
[答案] 利用方差可以研究这种差异.
2.方差与标准差刻画了随机变量的什么特征?
[答案] 随机变量的方差和标准差都反映了随机变量 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
散的程度,(或)越小,稳定性越好,波动越小,显然 .
3.方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案] 若的分布列为,则 .
4.若,,能计算 吗?
[答案] 能, .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越大,随机变量越稳定.( )
×
(2) .( )

(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反映了随机变量偏离于期望的平均程度.( )

(4) .( )

2.已知随机变量,,则 的标准差为__.
[解析] 的标准差为 .
3.已知 的分布列为
0 1
0.5 0.3 0.2
求 .
[解析] ,

探究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和标准差
要从两名同学中挑出一名,代表班级参加射击比赛.根据以往的成绩记录,第一名
同学击中目标靶的环数 的分布列为
5 6 7 8 9 10
0.03 0.09 0.20 0.31 0.27 0.10
第二名同学击中目标靶的环数 的分布列为
5 6 7 8 9
0.01 0.05 0.20 0.41 0.33
问题1: , 各为何值?
[答案] , .
问题2: 能否根据和 的均值来决定派哪名同学参赛?
[答案] 不能.
问题3: 除平均中靶环数外,还有其他刻画两名同学各自射击特点的指标吗?
[答案] 有,可以用两名同学射击成绩的稳定性来刻画两名同学的射击成绩.
问题4: 如何定量刻画随机变量的稳定性?
[答案] 利用方差或标准差来刻画随机变量的稳定性.
方差与标准差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如下表:
… …
… …
则描述了相对于均值 的偏离程度,而
为这些偏离程度的加权平均,刻画了随机变量
与其均值的平均偏离程度.我们称为随机变量的方差,其算术平方根 为随
机变量的标准差,记作 .
随机变量的方差和标准差 都反映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偏离于均值的平均程度.
方差(标准差) 越小,则随机变量偏离于均值的平均程度越小;反之,方差
(标准差)越大,则随机变量的取值越分散.
例1 某10人小组利用假期参加义工活动.已知参加义工活动次数为1,2,3的人数分别
为3,3,4.现从这10人中随机选出2人作为该组代表参加座谈会.
(1)设事件为“选出的2人参加义工活动次数之和为4”,求事件 发生的概率;
(2)设为选出的2人参加义工活动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数学
期望和方差.
[解析] (1)由已知得 .
(2)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 .
所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0 1 2
所以 .

方法总结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的基本步骤:(1)理解的意义,写出 的全
部取值;(2)求取每个值时的概率;(3)写的分布列;(4)求, .
巩固训练 一盒中装有大小、质地相同的3个白球和2个红球.现从该盒中任取2个球,记
随机变量 表示从该盒中取出红球的个数.
(1)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
(2)求随机变量 的期望和方差.
[解析] (1)由题可知,随机变量 的可能取值为0,1,2,
,, ,
所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0 1 2
(2)由(1)可得, ,
.
探究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的性质
问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加上一个常数,方差会有怎样的变化?离散型随机变量 乘一
个常数,方差又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 离散型随机变量加上一个常数,仅仅使的值产生一个平移,不改变 与其
均值的离散程度,方差保持不变.离散型随机变量乘一个常数 ,其方差变为原方差
的 倍.
方差的性质

例2 已知 的分布列如下:
0 1
(1)求 的分布列;
(2)计算 的方差;
(3)若,求 的均值和方差.
[解析] (1)由分布列的性质知,,解得,从而 的分布列为
0 1
(2)(法一:直接法)由(1)知,
所以 的均值 .
故的方差 .
(法二:公式法)由(1)知,所以 的均值
的均值,所以 的方差 .
(3)因为,所以, .
方法总结
求随机变量方差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先求 的分布列,再求其均值,
最后求方差;另一种方法是应用公式 求解.
巩固训练 已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如下,且,则实数 __,若随机变量
,则 __.
2 3 4
[解析] 由题意得解得 ,
所以 ,
所以 .
探究3 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综合应用
, 两台机床同时加工零件,每生产一批数量较大的产品时,出现次品的概率如
下表:
机床
次品数 0 1 2 3
0.7 0.2 0.06 0.04
机床
次品数 0 1 2 3
0.8 0.06 0.04 0.10

问题1: 如何求, 的值?
[答案] .
问题2: 在问题1中,由, 的值能比较两台机床的产品质量吗?为什么?
[答案] 不能.因为 .
问题3: 试想利用什么指标可以比较, 两台机床的加工质量?
[答案] 利用方差.方差越小,加工的质量越稳定.
利用均值和方差的意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比较均值.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因此,在实际决策问题中,需先计算均值,看一下谁的平均水平高.
(2)在均值相等的情况下计算方差.方差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稳定与波
动、集中与离散的程度.通过计算方差,分析一下谁的发挥相对稳定.
(3)下结论.依据均值与方差的几何意义作出结论.
例3 某公司为了宣传新产品,现有以下两种宣传方案:
方案一,投放某短视频平台广告,据市场调研分析,其收益 分别为0元、20万元、40
万元,且, ;
方案二,投放传统广告,据市场调研分析,其收益 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30万元,
且概率依次为,, .
(1)请写出方案一的分布列,并求方差 ;
(2)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给出建议,该公司宣传应该投放哪种广告?并说明你
的理由.
[解析] (1)设,,依题意得 , ①
且 , ②
由①②,解得, ,
所以 的分布列为
0 20 40
0.1 0.3 0.6
则 .
(2)由题意得 的分布列为
10 20 30
0.3 0.4 0.3
则 ,
.
由,可知采用短视频平台广告投放所产生的期望收益较大,而 ,说
明平台广告投放的风险较高.
综上所述,如果公司期望高收益,那么选择投放短视频平台广告;如果公司期望收益
稳定,那么选择投放传统广告.
方法总结
均值体现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在两种产品相比较时,只比较均值往往是
不恰当的,还需比较它们的取值的离散程度,即通过比较方差,才能准确地得出更恰
当的判断.
巩固训练 有甲、乙两种建筑材料,从中各取等量样品检查它们的抗拉强度如下:
110 120 125 130 135
0.1 0.2 0.4 0.1 0.2
100 115 125 130 145
0.1 0.2 0.4 0.1 0.2
其中,, 分别表示甲、乙两种材料的抗拉强度,试比较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的稳
定程度.
[解析] ,



由此可见, ,
故两种材料的抗拉强度的平均值相等,材料乙的稳定程度明显不如材料甲,即甲的稳
定性较好.
1.有甲、乙两种水稻,测得每种水稻各10株的分蘖 数据,计算出样本方差分别为
, .由此可以估计( ) .
B
A.甲种水稻比乙种水稻分蘖整齐 B.乙种水稻比甲种水稻分蘖整齐
C.甲、乙两种水稻分蘖整齐程度相同 D.甲、乙两种水稻分蘖整齐程度不能比较
[解析] , 乙种水稻比甲种水稻分蘖整齐.
2.设一随机试验的结果只有和,且,令随机变量则 的方
差 等于( ) .
D
A. B. C. D.
[解析] 由题意知, .
3.(多选题)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4
0.4 0.1 0.2 0.2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满足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C
A. B. C. D.
[解析] 由分布列知, ,
故A正确;
,故B不正确;
,故C正确;
,故D不正确.
故选 .
4.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2,3,则 ___.
6
[解析] 由已知得 ,

所以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