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
A. B. C.3 D.﹣3
2.(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小兰购买了四张“二十四节气”主题邮票,其中“立春”有两张,“雨水”和“惊蛰”各一张,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抽到“立春”概率是(  )
A. B. C. D.
3.(3分)点P(﹣4,﹣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4,3) B.(﹣4,3) C.(﹣4,﹣3) D.(4,﹣3)
4.(3分)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x﹣ay=4的一组解,则a的值为(  )
A.﹣2 B.﹣1 C.1 D.2
5.(3分)关于一次函数y=x+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B.图象与x轴交于点(0,1)
C.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
D.当x>﹣1时,y<0
6.(3分)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OC=45°,OC,则点B的坐标为(  )
A.(,1) B.(1,) C.(1,1) D.(1,1)
7.(3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0,b<0,c>0,则该二次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8.(3分)《九章算术》中有这样的一段记录,译为白话文是:把一份边疆密件用慢马运送到800里外的城市,能够刚好在规定时间送到,如果用快马加急运送,所需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少5天,已知快马的速度是慢马的2倍,求两匹马的速度.设慢马的速度为x里/天,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9.(3分)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BC=2AB,点M,N分别在边BC,AD上.连接MN,将四边形CMND沿MN翻折,点C,D分别落在点A,E处.则tan∠AMN的值是(  )
A.2 B. C. D.
10.(3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108°,分别以点A,C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分别交BC,AC于点D,E,连接AD,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BAD=72° B.CA2=CD C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3分)分解因式:x2﹣9=    .
12.(3分)如图,⊙O的直径AB平分弦CD,若∠D=30°,则∠A=    .
13.(3分)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8,AB=5,BE平分∠ABC交AD于点E,则DE=    .
14.(3分)若a2﹣3a+1=0,则﹣2a2+6a+1的值是    .
15.(3分)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一个重要的物理学知识——杠杆原理.如图1,舂臼——谷物种子脱壳的传统工具,就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工作,图2是该舂臼的侧面简易示意图,点O是支点,点O距地面15cm,且AO:OB=4:1,在舂臼使用过程中,若B端上升至距地面10cm处,则A端此时距地面    cm.
16.(3分)如图,反比例函数(k>0,x>0)的图象经过点A(x1,y1),B(x2,y2),x1<x2,过点B作BC⊥x轴于点C,连结OA,OB,AB,并延长OA,CB交于点P.若A是OP的中点,则S△ABP﹣S△OBC的值为     (结果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4分)解方程组.
18.(4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边上,且BD=CE.求证:∠BAD=∠CAE.
19.(6分)已知.
(1)化简A;
(2)若点(x,y)是直线上的一点,求A的值.
20.(6分)2025年2月,广州市全市推进初中下午课间调整为15分钟的新规,旨在让学生更好地走出教室、拥抱阳光、快乐活动.新规推行后,某校为了解学生每天课后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在4月份某天随机抽取了九年级若干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如图10),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调查共抽取了    名学生;
(2)求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已知该校九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中运动时长在60分钟以上(不含60分钟)的学生有多少人?
组别 锻炼时间(分钟) 频数(人) 频率
A 0≤x≤30 10 0.2
B 30<x≤60 m 0.4
C 60<x≤90 15 p
D x>90 n 0.1
21.(8分)真实情境:如图2,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无人机在离地面80米的高度水平飞行.无人机能够拍摄到地面上的一座塔楼(如图1),塔楼的高度为30米.为了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需要计算无人机与塔楼之间的水平距离,使得无人机的摄像头能够以45°的角度对准塔楼的顶部.
(1)当无人机位于点B处时,求无人机与塔楼顶部的水平距离;
(2)如果无人机的摄像头角度调整为30°,求无人机向左飞行的水平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22.(10分)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漏壶”也称为“漏刻”,是一种古代计时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同学根据“漏壶”的原理制作了如图①所示的液体漏壶,漏壶是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组成的,中间连通,液体可以从圆锥容器中匀速漏到圆柱容器中,实验开始时圆柱容器中已有一部分液体.
【实验观察】
(1)如表是实验记录的圆柱体容器液面高度y(厘米)与时间x(小时)的数据:
时间x(小时) 1 2 3 4 5
圆柱体容器液面高度y(厘米) 6 10 14 18 22
在图②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上表的各点,用光滑的线连接;
【探索发现】
(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及图象,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结论应用】
(3)如果本次实验记录的开始时间是上午8:00,那么当圆柱体容器液面高度达到20厘米时是几点?
23.(10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6.
(1)尺规作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D,点B旋转后的对应点为点C(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3)连接BD,交AC于点O,过点O的直线交线段BC于点E,当△OB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E的长.
24.(12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G:y=ax2+bx﹣2过点A(4,﹣2),顶点B不在第四象限.
(1)用含a的式子表示b;
(2)连接OA,OB,AB,求△OAB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点B的坐标;
(3)经过探究发现,对于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一个最大的正数t,使得当0≤x≤t时,|y|≤3都成立,结合图象,求t的最大值.
25.(12分)已知△ABC,CA=CB.⊙O是△ABC的外接圆,点D在⊙O上(AD>BD),连接AD,BD,CD.
(1)如图,∠ACB=120°,点D在优弧AB上.
①证明:DC平分∠ADB;
②若⊙O的半径为,求四边形ADBC面积的最大值.
(2)若∠ACB=α,90°<α<180°,判断AD,BD,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B A C B A A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答案为:(x+3)(x﹣3).
12.答案为:30°.
13.答案为:3.
14.答案为:3.
15.答案为:35.
16.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
①+②得5x=15,
解得x=3,
将x=3代入①得3×3+y=8,
解得y=﹣1.
∴原方程组的解为.
18.证明:∵AB=AC,
∴∠B=∠C,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BAD=∠CAE.
19.解:(1)A


(2)∵y=x,
∴x﹣y,
∴A.
20.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10÷0.2=50(名),
故答案为:50;
(2)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108°;
(3)500200(人),
答: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中运动时长在60分钟以上(不含60分钟)的学生有200人.
21.解:(1)塔楼的底部为点E,AE⊥地面,延长EA交CB于点D,DE=80米,AE=30米,
∴AD=DE﹣AE=80﹣30=50米,
∵∠ABD=45°,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A=DB=50米,
∴无人机与塔楼顶部的水平距离为50米;
(2)∠ACD=30°,AD=50米,
∴AC=2AD=100米,
∴(米),
∴BC=DC﹣BD=86.5﹣50=36.5(米),
∴无人机向左飞行的水平距离为36.5米.
22.解:(1)描出各点,并连接,如图所示:
(2)由(1)中图象可知该函数为一次函数,设该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
∵点(1,6),(2,10)在该函数图象上,
∴,
解得,
∴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4x+2;
(3)当y=20时,即4x+2=20,
解得:x=4.5,
∴8+4.5=12.5,
所以圆柱体容器液面高度达到20厘米时是上午12:30.
23.(1)解:如图,△ACD即为所求;
(2)证明:由作图过程可知:AD=AC,DC=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C,
∴AB=AD=BC=D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3)解:如图,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BO=BE时,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BD=30°,
∵AB=6,
∴AOAB=3,
∴BOAO=3,
∴BE=BO=3;
②当E′O=BE′时,
∴∠E′OB=∠E′BO=30°,
∴∠CE′O=60°,
∵∠BCO=60°,
∴△OE′C是等边三角形,
∴CE′=E′O,
∴CE′=E′O=BE′BC=3,
综上所述:当△OBE是等腰三角形时,BE的长为3或3.
24.解:(1)∵抛物线y=ax2+bx﹣2过点A(4,﹣2),
∴16a+4b﹣2=﹣2,
∴b=﹣4a;
(2)y=ax2﹣4ax﹣2=a(x﹣2)2﹣2﹣4a,
∴B(2,﹣2﹣4a),
∵顶点B不在第四象限,
∴﹣2﹣4a≥0,
∴,
过点B作BH⊥x轴交OA于点H,
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kx,代入点A(4,﹣2),
得4k=﹣2,
解得,
∴直线OA的解析式为,
当x=2时,y=﹣1,
∴H(2,﹣1),
∴BH=﹣2﹣4a﹣(﹣1)=﹣1﹣4a,
∴,
∵,
∴S△OAB=﹣2﹣8a≥2,
∴△OAB面积的最小值为2,此时B(2,0);
(3)由(2)知;
①当﹣2﹣4a<3,即时,
ax2﹣4ax﹣2=﹣3,
解得:,
∵,
∴,
∴,
∴,
∴,
即当时,;
②当﹣2﹣4a≥3,即时,
t=xF≤2,
即当时,tmax=2;
∵,
∴t的最大值为.
25.(1)①证明:∵AC=BC,∠ACB=120°,
∴∠ABC=∠BAC=30°,
∵,,
∴∠ADC=∠ABC=30°,∠BDC=∠BAC=30°,
∴∠ADC=∠BDC,
∴DC平分∠ADB;
②解:如图,将△CBD绕点C顺时针旋转120°,
旋转后BC与AC重合,得到△EAC,
∴∠CBD=∠CAE,
∵四边形ADBC是⊙O的内接四边形,
∴∠CBD+∠CAD=180°,
∴∠CAE+∠CBD=180°,
∴点E,A,D在同一条直线上,
过点C作CH⊥AD,交AD于点H,
由①得,∠ADC=30°,
∴,,
又∵CE=CD,
∴,
∴S四边形ADBC=S△CBD+S△DAC
=S△CED
ED.CH
CD
CD2,
∵半径为,
∴CD最大值为,
∴四边形ADBC的最大值为;
(2)(i)当点D在优弧上时,如图,将△CBD绕点C顺时针旋转α,旋转后BC与AC重合,得到△EAC,
∴BD=AE,CE=CD,
由(1)得,E,H,D在同一条直线上,
过点C作CH⊥AD,交AD于点H,
∵CE=CD,
∴,DH=EH,
∴DH=CD sin∠DCH=CD sin,
∴BD+AD=AE+AD=ED=2DH=2CD sin;
(ii)当点D在劣弧上时,如图,将△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α,旋转后AC与BC重合,得到△FBC,
∴CD=CF,∠DCF=α,
∵,
∴∠CBD=∠CAD,
∴点B,D,F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
过点C作CG⊥BF于点G,
∴,
∴,
∴,
∴AD=BF=BD+DF=BD+2CD.;
综上所述,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