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件(共25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件(共25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选必一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6.1 认识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P59二段
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经济全球化地位
地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特征:经济全球化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P59相关链接

全球化
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思潮。

全球化
强化国家政府的作用,大国想改变世界格局,制定新的规则,重新掌握全球利益分配权
经济
全球化
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高度融合的局面
拓展延伸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P60一段
产品由多国协作完成、零部件由多国提供、跨国企业生产、跨国设厂。
强调在生产领域的全球合作,产品制造的全球化,
关键词:分工生产(各国制造)
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表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作用: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补)
相关链接
比较优势
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
机会成本:
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 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甲国
每人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


800千克
或生产
600千克
乙国
每人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


1000千克
或生产
1200千克
根据两国的比较优势,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甲国向乙国出口粮食,从乙国进口肉;
乙国向甲国出口肉,从甲国进口粮食。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原则
比较优势
以甲国为例,甲国生产粮食的同时就要放弃生产肉的机会,甲国获得生产粮食的收入的同时也就失去了生产肉获得收入的机会,甲国放弃生产肉所获得的收入即为生产粮食所付出的机会成本;乙国放弃生产粮食所获得的收入即为生产肉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拓展延伸
(2)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进出口、买全球、跨境电商)P60二段
①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表现:世界各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
③范围: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也进入了交易范围并迅速发展。
相关链接
含义 贸易一旦跨越关境,就成为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形式 出口贸易 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本国→外国)
进口贸易 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外国→本国)
转口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由第三国买卖)
过境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运输如果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而言,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经过第三国)
国际贸易
贸易逆差:
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逆差表明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贸易顺差:
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顺差表明一国外汇有净收入,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
过高的贸易顺差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长期大量贸易顺差,也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
【知识拓展】: 贸易顺差和逆差
注意:对外投资办厂、海外并购、购买别国股票、债券,都属金融全球化的表现。
国际金融中心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全面集中地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业的城市或区域。如纽约、伦敦、上海、东京、香港等金融中心。
(3)金融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P61一段
①原因: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
②表现: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表现 侧重点 关键词
生产全球化 强调在生产领域的全球合作,产品制造的全球化 分工生产
贸易全球化 强调在交换领域全球销售,产品销售的全球化 某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出国旅游、跨境电商
金融全球化 强调在投资领域的资本流动,资本投资的全球化 国际投资、跨国/海外兼并(并购、收购)、对外投资设厂、购买别国股票/债券
联系 ①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②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生产 全球化是基础,决定着贸易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 发展;反过来,贸易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又 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程度的提高。 知识总结
知识拓展:经济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 ≠ 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经济融合。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而经济一体化只是局部区域、局部领域内的状态和进程,比如东盟、RCEP等。世界经济一体化是错误表述,区域经济可以实现一体化。
(2)一体化:一体化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融合。也只是在区域内实现的,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只有欧盟。
1.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 P62一段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它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P61二段
①根本因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发达国家生产力不断扩大
国内市场相对狭小
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
新的科技革命
扩张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
经济全球化
要求
物质技术
基础
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
形成
②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P62三段
表现: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表现:没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 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③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P63一段
名词点击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的产物,是市场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狭义上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或领域。广义上的世界市场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与交换机制的总和。
影响因素 经济全球化
根本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技术基础 新的科技革命: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根本动因 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体制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
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直接动因 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知识总结
1.跨国公司的含义 P63二段
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企业。
2.跨国公司的地位/作用 P63二段
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经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1)目的:实现最大利益
(2)投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它们单独或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3)投资动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
3.跨国公司的经营 P64一段
贸易壁垒, 又称贸易障碍,主要指对国外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
4.跨国公司的影响
(1)积极影响:P64二段
①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③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4.跨国公司的影响
(2)消极影响:P64三段
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怎么应对: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知识整合
1.含义
2.作用影响
3.目的
4.运营 方式
5.积极影响
6.消极影响
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经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实现最大利益
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它们单独或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推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认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主要表现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含义
跨国公司的含义
跨国公司的地位
跨国公司的经营
影响
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
根本动因:利益追求
市场经济体制→体制基础
表现
积极
消极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课堂小结
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劳动力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跨国公司扩大市场,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利无弊。
5.通过国际协作生产的产品,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会提高生产成本。
提示: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
提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提示: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提示:跨国公司扩大市场,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不考虑当地的利益,转移落后产能,带来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提示:降低生产成本。
易错明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