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共25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共25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明确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要求;
学会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文化交流的意义及要求(重点)
2.文化交融的意义及要求(重点)
3.文化交流、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难点)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01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1.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唯一动力
敦煌——丝绸之路交通枢纽
古时候,无论是东来西去,600多公里的路上,只有一个敦煌可以补充饮水和给养,为接下来的行程做足准备。当滞留在敦煌的商人和货物越来越多,作为丝绸之路交通枢纽的敦煌,逐渐走向繁华。
伴随着贸易而来的,除了各种肤色的人群、各色各样的商品,还有不同的宗教、语言、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和生产技术,敦煌成为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和谐共生的乐土。所以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
探究问题:文化交流使古丝绸之路不仅成为一条通商易货之路,更成为一条知识交流之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呢?
文化交流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
原则
如何进行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
(1)文化交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2)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全面理解 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1)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2)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3)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4)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①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美人之美);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8.1)
(5)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6)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7)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8)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封闭主义”。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02
◆沈绣是苏州刺绣流派中的一支,它的独特之处是常以西洋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等技法用于刺绣技法中,使得绣品立体感强、生动逼真,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结合。
沈绣《嘉藕图》(局部)
1、沈绣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结合,常以西洋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了西洋油画艺术的用光用色,结合中国传统刺绣技艺,使得作品立体感强、物像生动逼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与特征。
2、沈绣是中国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为世界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文化交融的原因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2、文化交融的含义
文化交融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既丰富本民族文化也能繁荣世界文化。
不能说成文化趋同或逐渐统一。
3、文化交融的意义
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对民族文化: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③对世界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4、文化交融的要求
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项目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区别 表现不同 文化交流需要一个过程,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有无。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是一个结果,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
结果不同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升华,产生新文化的过程。
意义不同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 文化交融的意义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联系 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 知识拓展
例:把外国的建筑理念带到中国。
例: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墨西哥鸡肉卷:有番茄丁、生菜丝、胡椒、蛋黄沙拉酱和墨西哥风味莎拉酱。
老北京鸡肉卷里有黄瓜条、京葱丝、甜面酱和汉堡酱。
传入中国——文化交流
创造出中西合璧的美食——文化交融
墨西哥鸡肉卷
基础
课堂小结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的原则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交流的要求
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
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文化交融的意义(原因)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当堂达标
1.根据英国版《赵氏孤儿》改编的音乐剧在中国20多座城市巡演,演出上百场。人们在剧中既看到了莎翁剧中常见的“鬼魂复仇”的情节,也看到了古代中国人的道义与忠烈。该音乐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哈姆雷得》”这表明( )
A.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B.不同文化在博采众长中能够相互认同C.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实现完全统一D.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答案】A【解析】A:根据英国版《赵氏孤儿》改编的音乐剧在中国20多座城市巡演,共演出70多场,该音乐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哈姆雷得》,这说明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A正确。B:要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B该选项的说法错误。C:人们在剧中既看到了莎翁剧中常见的“鬼魂复仇”的情节,也看到了古代中国人的道义与忠烈,这说明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可以实现统一,但“完全统一”说法错误,C排除。D: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D错误。故本题选A。
当堂达标
2.在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上,川剧青衣与说唱歌手对歌,流行歌手与说唱俑联动,蜀派古琴与小提琴和鸣,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在舞台上碰撞、交融……这一文化盛宴令中外观众赞叹不绝、回味隽永。闭幕式上的文化表演( )
①有利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声音
②表明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让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传承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川剧青衣与说唱歌手对歌,流行歌手与说唱俑联动,蜀派古琴与小提琴和鸣,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在舞台上碰撞、交融,闭幕式上的文化表演有利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了文化的交流交融,没有体现文化的作用和产生,②不符合题意。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民族文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当堂达标
3.2023年10月11日,在“2023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简称上海国际乐器展)上,一批仿敦煌洞窟壁画乐器集中亮相,备受瞩目。乐鸣敦煌”系列仿敦煌洞窟壁画乐器致力于再现“丝绸之路”上乐器大荟萃的真实情形,希望以“敦煌”品牌乐器为载体,持续促进中外音乐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材料说明( )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②文化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存在价值
③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④艺术品的创作真实再现了历史面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乐鸣敦煌”系列仿敦煌洞窟壁画乐器致力于再现“丝绸之路”上乐器大荟萃的真实情形,希望以“敦煌”品牌乐器为载体,持续促进中外音乐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这表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差异而丰富,①③正确。②:文化的价值是其固有的,而不是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存在价值,③错误。④:艺术品的创作可以再现历史面貌,但不一定是真实再现,④错误。故本题选B。
当堂达标
4.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为丝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桥,合力奏响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由此可知( )
①在推动文化发展中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②面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要以我为主
③认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以美美与共
④丝路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体现了在推动文化发展中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丝路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①④正确。②:材料主要体现了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合力奏响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没有体现面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要以我为主,②排除。③: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的说法错误,③排除。故本题选B。
当堂达标
5.2023年8月31日,江西省精心组织了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成立系列活动,让国外嘉宾欣赏了中国瓷器技术的更迭革新,了解千年瓷都悠久的制瓷历史,助力陶瓷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中华瓷器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③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④能够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推动中华瓷器文化走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外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说法错误,①排除。②④:推动中华瓷器文化走向世界,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促进了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④符合题意。③:推动中华瓷器文化走向世界,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当堂达标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各民族所处的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社会生产方式等不同,导致不同民族的文明存在差异。这种文明差异会在一个很长时期存在,不管是谁、不管他有多大的综合国力,都不能否认各国文明的差异。
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平行论坛于9月15日举办。论坛以“交流互鉴促进文明共同进步”为主题,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平台,是展示中华文化之美的世界窗口。论坛邀请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域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围绕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旅及影视国际合作等议题演讲、对话,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智慧力量。
论坛发布《中国关键词:文明互鉴篇》《中国关键词:传统文化标识篇》多语种系列图书,举行了重要协议签约仪式。论坛还将举办配套活动“图说北京”图书展、“镜头里的北京”短视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分析举办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意义。
当堂达标
【答案】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举办北京文化论坛,能够向世界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有利于推动中外文化兼收并蓄,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进步。
当堂达标
7.一首中国歌曲让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敞开心扉——“当第一次听到《茉莉花》的旋律时,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我的心灵受到震颤,全身心融入了优美的旋律。”
一篇优美古文让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神游天外——巡游星空的她在发送太空照片时,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写下《兰亭集序》里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从中亚古城撒马尔罕到印尼巴厘岛、从泰国曼谷到沙特利雅得,世界越来越认同这样的中国声音,那就是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我们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我们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这也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深刻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们如何“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
当堂达标
【答案】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在文明对话中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真谛。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