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 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用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去照射金属钨(逸出功为4.54eV),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A.1.89eV B.5.66eVC.7.55eV D.12.09eV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内物体的加速度为C.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D.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如图所示,一盆景放在水平的小方桌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盆景所受重力和对小方桌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花盆所受的支持力是由于花盆的形变而产生的C.盆景所受重力和小方桌对盆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由于松树重心不在花盆中心正上方,花盆受到水平方向摩擦力4.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跨过滑轮通过细线连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子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力作用在物体A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斜面与物体B一直保持静止,此过程中( )A.地面对斜面的弹力不变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变小C.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可能变小D.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一定变大5.如图,装有轻质光滑定滑轮的长方体木箱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的物块甲通过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绕过定滑轮与物块乙相连。乙拉着甲从静止开始运动,木箱始终保持静止。已知甲、乙质量均为,甲与木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则在乙下落的过程中( )A.甲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甲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D.乙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为6.一个质量为3.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 45° 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0N提物体, 物体仍静止, 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2.5N B.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0NC.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5.0N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0N7.如图甲所示为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用重物测量弓弦张力的“试弓定力”插图。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在弓的中点悬挂质量为M的重物,弓的质量为m,弦的质量忽略不计,悬挂点为弦的中点,张角为θ,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弦的张力为( )A. B.C. D.二、多选题8.某酒店准备采购一批无人配送智能小车。在某次进行刹车性能测试时,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C.前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D.前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9.图为某电动汽车在加速性能试验过程中的v-t图像。为了简化计算,可近似认为:汽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恒定,在0~3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0s后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保持不变。近似后可得( )A.15s末、30s末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之比为2:1B.15s末、30s末汽车的发动机功率之比为1:2C.30s末、54s末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D.0~30s内、30~54s内汽车发动机做功之比为5:810.如图所示,一条轻质细绳上有一滑轮C,滑轮下面挂一物块A,轻绳一端固定于直角支架MOD的O点,支架固定在地面上,MO水平,OD竖直,轻绳另一端绕过一固定在斜面上的定滑轮Q与一物块B相连,与B连接的轻绳与斜面平行,物块B静止在斜面上,物块A和斜面都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和地面都是粗糙的,滑轮的质量及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如果将轻绳固定点由O点缓慢地移动到M点或N点,物块A、B和斜面仍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仍为绷直状态。则( )A.移动到M点后,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变大,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移动到M点后,轻绳对滑轮C的作用力保持不变,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变小C.移动到N点后,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不变,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移动到N点后,轻绳对滑轮C的作用力不变,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变大三、实验题11.为了测评小球弹性的好坏,可以让小球从适当高度自由释放后竖直碰撞水平面,假设碰撞前瞬间小球的速率为v1,碰撞后瞬间小球的速率为v2,定义,k值越接近于1,表明小球的弹性越好。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为了探究k值的大小是否与v1的大小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①测量小球初始高度h,让小球由该处静止自由下落,再测量小球反弹的最大高度h'。②改变小球释放的高度,重复上面第①步,测出多组h和h'数据。③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处理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1)该图像的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即为k,图像中纵轴y代表 ,横轴x代表 。(填选项标号)A.h B. C. h2 D. E. F.(2)这些数据连线在上图中为一条直线,代表k值与v1 (选填“有关”或“无关”)。(3)由于空气阻力会造成所测量的k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1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设计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电阻箱阻值;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学生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下表:电阻电压请根据实验数据推理分析,甲同学在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选填“”或“”)。(2)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做出关系图像 。(3)用待测电阻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利用(2)中测绘的图像可得 。(4)若将待测电阻替换电阻箱时,不小心碰触到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使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的触头略微向右滑动了。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2)中测绘的图像测定待测电阻,则测定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3.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1kg的物块放在斜面上,橡皮条(满足胡克定律)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O点,另一端连接在物块上,橡皮条与斜面平行,物块刚好不滑动,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橡皮条的劲度系数为1N/cm,橡皮条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取,,,求:(1)橡皮条的伸长量;(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 14.如图所示的金属轨道,部分固定在水平面上,左侧与竖直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右侧与足够长的倾斜轨道平滑连接,其中左侧部分轨道间距为L,右侧部分轨道间距为2L,长度足够长,仅轨道的水平部分到之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甲、乙两根均匀金属杆长度都是2L,电阻均为R,质量分别为,金属杆乙静置于右侧水平轨道上,将金属杆甲从左侧弧形轨道上距水平面高为处静止释放,当金属杆甲越过前已做匀速运动,金属杆乙与金属杆甲共速后冲上右侧倾斜轨道。一切摩擦都忽略不计,除两杆以外其余电阻均不计,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杆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且两杆未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为g。求:(1)金属杆甲刚进入磁场区域瞬间,金属杆乙加速度a的大小;(2)金属杆乙沿右侧倾斜轨道上滑的最大高度hm。15.质量为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小滑块(其大小可忽略)放在木板上最右端,如图所示。木板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木板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木板右侧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取,并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同等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求以下问题:(1)要使木板向右运动,至少多大;(2)要使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至少多大;(3)若拉力,且持续作用了的时间后撤去,则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滑块不滑出木板。试卷第2页,共7页答案第8页,共9页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A C B A AC BD BC1.C【详解】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最大值为根据解得故选C。2.D【详解】AD.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由图可知内,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正;内,速度方向为负,加速度方向为负,故D正确,A错误;B.内,物体的加速度,B错误;C.由图可知,内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C错误。故选D。3.C【详解】AC.盆景所受重力和小方桌对盆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盆景对小方桌的压力和小方桌对盆景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A错误,C正确;B.花盆所受的支持力是由于小方桌的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D.盆景放在水平的小方桌上保持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所以花盆水平方向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C。4.A【详解】AB.以A、B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做出如图所示受力图由平衡条件得知当F增大时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变大,地面对斜面体的弹力不变,B错误A正确;C.对A研究可知,原来细线的拉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当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物体A,细线的竖直分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所以细线所受拉力的大小一定增大,C错误;D.B原来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零,也可能沿斜面向下,也可能沿斜面向上,当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物体A时,绳的拉力增大,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错误。故选A。【点睛】5.C【详解】A.因为物块甲向右运动,木箱静止,根据相对运动,甲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右,A错误;B.设乙运动的加速度为,只有乙有竖直向下的恒定加速度,对甲、乙和木箱,由整体法,竖直方向受力分析有则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不变,B错误;CD.设绳子的弹力大小为,对甲受力分析有对乙受力分析有联立解得,C正确,D错误。故选C。6.B【详解】AC.物体不受拉力时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有拉力F作用后,再次对物体受力分析,受到拉力、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故:NN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N,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N,故AC错误;B.开始时,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受到向上的拉力F=5.0N时,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了5.0N,故B正确;D.力F作用前后,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合外力均为零,故合外力没有变化,故D错误.7.A【详解】如图所示,对弓和重物整体做受力分析,如下图根据余弦定理有解得故选A。8.AC【详解】AB.根据题图可知与的关系式为,整理可得结合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可知小车的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故A正确B错误;CD.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所用时间为则前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前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9.BD【详解】A.由题意可知汽车前30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牵引力恒定,所以15s末、30s末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之比为1:1,故A错误;B.由图可知15s末、30s末的速度分别为9m/s、18m/s,由公式可知,15s末、30s末的功率之比为1:2,故B正确;C.汽车的加速度为所以30s末、54s末的加速度之比应为故C错误;D.0~30s内,汽车发动机做功30~54s内汽车发动机做功所以故D正确。故选BD。10.BC【详解】A.设拉滑轮C的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得将轻绳固定点由O点移动到M点后,减小,拉力T变小,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变小,因为不知道初始时物块B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不能确定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A错误;B.把斜面和物块B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斜面受到的摩擦力可知也变小,轻绳对滑轮C的作用力大小仍等于物块A的重力,B正确;CD.将轻绳固定点由O点移动到N点后,设动滑轮两端绳长分别为l1、l2,动滑轮到O、Q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1、x2,则由题意可知,不变,拉力T不变,把斜面和物块B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可知,移动到N点后,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不变,C正确,D错误。故选BC。11.(1) F E(2)无关(3)偏小【详解】(1)[1][2]根据,可得所以纵轴y代表,故选F;横轴x代表,故选E。(2)这些数据连线在图中为一条直线,代表k值与无关。(3)假设下落时空气的平均阻力为f,上升时空气的平均阻力为f',则有,可得可知由于空气阻力会造成所测量的k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12.(1)R2(2)(3)20(4)偏大【详解】(1)根据实验数据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电阻,电动势3 V,则滑动变阻器需要分压2V,因此选用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阻值应大于,推理分析,甲同学在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R2。(2)根据表格数据描点,最后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所描的点,即作出图,如图所示(3)在图中作出的直线,与图象有一交点,通过交点作横轴的垂线,与横轴交与的点,即当时,(4)[1][2]电路中的触头略微向右滑动,电阻变小,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2)中测绘的图像测定待测电阻,因为当减小时,则减小,同一个R,则U增大,即电压表读数将变大,按原来的图象,则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偏大。13.(1)2cm或者10cm;(2)1.6N或者8N【详解】(1)如果物块刚好不下滑,对于物块有代入数据计算可得如果物块刚好不上滑,对于物块有代入数据计算可得所以橡皮条的伸长量为2cm或者10cm;(2)对于整体,有如果物块刚好不下滑,则所以摩擦力大小为如果物块刚好不上滑,则所以摩擦力大小为所以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6N或者8N。14.(1)(2)【详解】(1)设金属杆甲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由可得金属杆进入磁场的瞬间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金属杆乙有解得(2)当金属杆甲进入磁场后达到匀速运动时,回路中无电流,则可得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对金属杆甲有对金属杆乙有联立解得,当金属杆甲越过后,甲、乙总动量守恒,设甲、乙两杆第一次共速时速度为,由可得此后甲、乙两杆一起匀速运动直到乙冲上右侧倾斜轨道,设乙能上滑的最大高度为hm,则解得15.(1)3N(2)4.5N(3)4.5m【详解】(1)要使木板向右运动需克服地面的摩擦力(2)当物块和木板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时,物块与木板会发生相对运动,物块的加速度此时物块和木板仍然可以视作整体,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解得(3)因为物块与板发生了相对滑动;滑块的加速度为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木板的加速度为力F撤去后,滑块将以原来的加速度继续加速,木板加速直到它们速度一样,此时木板的加速度为设经的时间他们的速度相等,据速度时间规律有代入数据解得木板的长度至少等于它们最大相对位移答案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1.docx da.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