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 八上生物 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知识点+习题(共4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 八上生物 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知识点+习题(共44张PPT)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专题0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期中复习
思维导图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感受器
知识讲解
(1)概念:感受刺激的结构称为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
(2)功能: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来实现的。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知识讲解
(1)概念: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称为感觉器官。
(2)举例
①眼是视觉器官。人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
②耳是听觉器官。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
知识讲解
眼球是眼最重要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有关。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构成。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
知识讲解
眼球的结构 结构特点及功能
眼球壁 外膜 角膜 无色,透明,可以透光,并对光有折射作用
巩膜 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光线的通道
中膜 虹膜 含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虹膜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量
睫状体 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内膜 视网膜 含有许多对光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内容物 房水 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能折射光
晶状体 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
玻璃体 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
知识讲解
知识链接
“眼睛”的颜色由虹膜决定
虹膜内层上皮细胞中含有黑色素细胞,由于其数量和分布情况不同,人类的虹膜呈现褐色、蓝色等不同的颜色,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眼睛”.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视觉的形成
知识讲解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进人眼球,依次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感受到刺激后,会通过视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这些信息,形成视觉。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视觉的形成
知识讲解
巧学妙记
眼球的结构
一孔:瞳孔
三体: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
五膜: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视网膜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视觉的形成
知识讲解
特别提醒
物像的形成部位是视网膜,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的特定区域。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瞳孔的调节作用
知识讲解
(1)调节结构: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进人眼球的光量。
(2)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
光线 瞳孔 进入眼球的光量 目的
强 缩小 减少 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弱 扩大 增加 使视网膜得到足够的刺激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瞳孔的调节作用
知识讲解
(3)举例:如图所示为猫在明亮(左)和黑暗(右)环境中瞳孔的变化情况。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瞳孔的调节作用
知识讲解
试一试·教材第4页
1.拿一面镜子,在室内光较暗(应能从镜中看清瞳孔的大小,如果外界光较强可拉上窗帘遮光)的情况下和室内光较强(如果外界光较弱,可打开门窗或者打开室内的灯)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对比自己眼睛瞳孔的大小。
2.在适宜的光下,同学之间相互观察瞳孔的大小,拿一个手电筒(光不要太强,光太强可蒙上一层纱布或纸)照射被观察同学的眼睛,观察瞳孔的大小,并与没有用手电筒照射时的情况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大小,我们可以发现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在明亮处瞳孔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的刺激:在黑暗处瞳孔扩大,以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受到足够的刺激。瞳孔的扩大和缩小是由虹膜内的平滑肌控制的。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眼和视觉
瞳孔的调节作用
知识讲解
特别提醒
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依靠的是眼的调节作用,其中主要是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和角膜、晶状体等对光的折射。
知识链接
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瞳孔的变化看远处物体时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看近处物体时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使成像清晰。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近视及其预防
眼睛通过晶状体的调节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知识讲解
视觉形成过程中,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眼球内晶状体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可以将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的光成像在视网膜上,从而使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近视及其预防
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措施
知识讲解
(1)近视的成因: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角膜、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状,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通过角膜、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人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以看不清远处物体为主要症状的眼病,称为近视(如图甲所示)。
(2)近视眼的矫正
一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可以通过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如图乙所示)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近视及其预防
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措施
知识讲解
教材深挖
近视与远视的比较
比较项目 近视 远视
成因 角膜、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 角膜、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
物像位置 视网膜前方 视网膜后方
视觉缺陷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方法 戴凹透镜 戴凸透镜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近视及其预防
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措施
知识讲解
知识链接
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变化
可简记为“近大远小”:①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有助于我们看清近处的物体;②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对光的折射能力减弱,有助于我们看清远处的物体:③注视物体由远到近的过程中,晶状体曲度不断变大;4注视物体由近到远的过程中,晶状体的曲度不断变小。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近视及其预防
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措施
知识讲解
生物与生活
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中小学生的近视大多属于假性近视。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引起睫状体持续收缩的因素,视力可以好转或恢复正常。但是,如果不加重视,睫状体的痉挛就不能解除,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正常。再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不可恢复的真性近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没有明显界限,其变化是逐渐形成的。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近视及其预防
近视的诱发因素及危害
知识讲解
(1)近视的诱发因素
中小学生连续看书、看电视、使用计算机、玩手机或游戏机的时间过长,或眼与书本、屏幕的距离过近,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2)近视的危害
中低度近视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不仅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引发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
4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近视及其预防
合理用眼的注意事项
知识讲解
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用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另外,还要注意不用手揉眼,以免造成眼部感染;注意避免眼外伤,在投掷飞镖等活动中要格外小心;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科学作息。
4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近视及其预防
合理用眼的注意事项
知识讲解
特别提醒
在眼睑的内面、部分眼球的表面有一层黏膜组织,称为结膜。结膜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容易发炎。
讨论·教材第7页
1.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紧张、眨眼频率降低等,进而引发视觉疲劳和近视。
2.近视后及时到医疗机构验光并配合适的眼镜,可以矫正视力、缓解视疲劳、预防近视加深,并保护眼睛健康。忽视验光或戴不合适的眼镜可能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视疲劳加重,甚至增加患严重眼病的风险。3.弱光、强光及动态环境下的阅读行为,会迫使眼睛超负荷调节,导致视疲劳、近视加深甚至器质性损伤。保护视力的关键在于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保持合理用眼距离,并避免在移动中过度用眼。科学用眼是预防视力问题的重要措施。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概述
知识讲解
耳是人们感知周围世界的重要的感觉器官。人从外界接收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的。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
知识讲解
如图所示,耳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
知识讲解
结构 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导声波
中耳 鼓膜 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
鼓室 内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听小骨 将振动传递到内耳
内耳 前庭 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半规管 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
知识讲解
特别提醒
不是耳的所有结构都与听觉有关,如前庭和半规管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特别提醒
听觉形成的条件听觉的形成与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有关,三者任何一个发生病变,都有可能导致耳聋。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听觉的形成
知识讲解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相应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波信息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听觉的形成
知识讲解
试一试·教材第8页
不同,我们在听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录音时,会觉得声音不像是自己的;但是别人听起来,能确认这就是你本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在说话时,所发出的声波有一部分通过头骨直接传递到耳,所以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混合的,跟完全通过空气传播而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听觉的形成
知识讲解
生物与生活
异物进入外耳道后应采取的措施
1.如果有小虫进入外耳道,可以滴入植物油,使小虫窒息而死,然后用温水洗耳,使小虫顺水流出。
2.如果有植物的种子进入外耳道,切忌用水冲洗,以免种子胀大,增加取出难度,应到医院由医生处理。
生物与生活
咽鼓管与中耳炎鼓室的前下方有一条小管与鼻咽部相通,此管叫咽鼓管咽鼓管靠近鼻咽部的开口通常是闭合的,当吞咽或打哈欠时会打开。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鼓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相通,因而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也正因为这样,鼻咽部有炎症时,病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4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耳的卫生保健
知识讲解
(1)噪声及其危害和防治
①噪声:外界环境中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称为噪声。如汽车的高音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建筑工地施工的嘈杂声等,②噪声的危害:噪声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力也会受到影响。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环境中,鼓膜就会破裂,从而导致听力损伤。③防治噪声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开始实施,要求各部门为减少环境中的噪声而努力。例如,在居民区附近的公路两侧安装声屏障,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自觉减少噪声,并为防治噪声污染积极献计献策。
4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耳的卫生保健
知识讲解
(2)耳和听力的保护
①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②不用尖锐的东西掏耳。
③不让脏水进人外耳道。
④擤鼻涕时,压住单个鼻孔擤,且不要太用力。
⑤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
⑥鼻咽部有炎症时,及时治疗。
4
知识剖析
知识点4 四耳和听觉
耳的卫生保健
知识讲解
生物与生活
飞机上升或下降时做吞咽动作有什么作用人们乘坐飞机,当飞机上升或下降时,气压急剧降低或升高,因咽鼓管口未打开,鼓室内气压相对升高或降低,就会使鼓膜外凸或内陷,因而使人感到耳痛或耳闷。此时,如果主动做吞咽动作,咽鼓管口打开,就可以平衡鼓膜内外的气压,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5 其他感觉器官
其他感觉器官
知识讲解
感觉器官 特点 感觉
鼻 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嗅细胞 感觉空气中的气味
舌 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味细胞 感受酸、甜、苦、咸等刺激
皮肤 含有大量感觉神经末梢 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等刺激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5 其他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的功能
知识讲解
人体的感觉器官具有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的功能。这些感觉功能使人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5 其他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的功能
知识讲解
知识链接
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度不同对甜最敏感的是舌尖,对酸最敏感的是舌的两侧中部,对苦最敏感的是舌根,对咸最敏感的是舌尖及舌的两侧前部。
综合训练
考点1 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
1.(2024秋 宜兴市期末)小刚来到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演了,他进入放映厅时,瞳孔发生了什么变化(  )
A.瞳孔变大,进入眼球的光线增多
B.瞳孔变小,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少
C.瞳孔变大,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少
D.瞳孔变小,进入眼球的光线增多
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当人走进电影院时,由于电影院里的光线比外界光线要弱得多,所以瞳孔
A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考点2 视觉的形成过程
2.(2024秋 海门市期中)视觉感受器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虹膜和大脑皮层
B.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C.晶状体和大脑皮层
D.角膜和视网膜
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故选:B。
B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考点3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3.(2024秋 泰兴市期中)近视眼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太阳镜
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如图:
故选:B。
B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考点4 眼的保健
4.(2024秋 宜兴市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下列对用眼卫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课间休息时眺望远方
B.边走路边看书,抓紧时间学习
C.读写姿势要正确
D.坚持做眼保健操
ACD、课间休息时眺望远方、读写姿势要正确和坚持做眼保健操都能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做法正确。
B、边走路边看书,抓紧时间学习或导致视力下降,做法错误。
故选:B。
B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考点5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5.(2025春 任城区期中)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快慢和左右转弯,因为感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耳蜗和前庭内
B.前庭和半规管内
C.半规管和鼓膜内
D.鼓室和耳蜗内
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
故选:B。
B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考点6 听觉的形成过程
6.(2024秋 苏州期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人形成听觉的正确顺序是(  )
①声音信息传导到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②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
③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的②声波由耳郭收集后,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③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①感觉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C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考点7 耳的保健
7.(2024秋 姜堰区期中)人依靠耳从外界获取听觉信息,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会影响听力,这样容易损伤(  )
A.听小骨
B.鼓膜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故不要用尖锐器具挖耳朵,因为尖锐器具容易造成鼓膜损伤。
故选:B。
B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考点8 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8.(2024秋 通州区期中)在学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们满面通红,汗流浃背。这一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有(  )
A.保护和调节体温
B.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排泄和保护
D.调节体温和排泄
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热。汗液中含有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大汗淋漓说明汗液排出多,代谢废物排出得多,而满脸通红说明皮肤温度高,那么,由皮肤直接向外散发的热量就较多,从而在产热多时仍然能保持体温恒定,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故选:D。
D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考点9 其他感觉器官
9.(2024秋 兴化市校级期中)下列结构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
A.感觉神经末梢
B.眼
C.耳
D.鼻
感觉器官是感受器的附属结构。
口中的舌能够感受味觉,鼻有嗅觉作用,耳有听觉作用,眼有视觉作用。眼有心灵的窗户之称,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大多数是依靠眼的视觉作用,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
故选:A。
A
典例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