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课件(2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课件(2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三框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这框内容有点费脑!瞌睡的人请自觉保持清醒!!
乌龟约仙鹤一起到远方旅游。乌龟不会飞,它咬住树枝的中间,让两只仙鹤各叼住树枝的一端。临行前,仙鹤提醒乌龟到了空中不要说话:“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当它们飞过一个小镇时,有个小孩儿喊道:“看呀,仙鹤绑架了乌龟!”乌龟想解释一下,刚说“不…”,就从空中掉了下去…
思考:仙鹤的话中使用的判断与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
是一个复合判断
你一张嘴
你会掉下去
由两个判断组成
复合判断是由其本身包含的其他判断构成的判断,从分析复合判断的逻辑结构看,直接构成它的要素是判断。
从分析简单判断的逻辑结构看,它的基本要素是概念。
【P36-探究与分享】
例如:“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
支判断
支判断
联结词
联结词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运用复合判断必要性:
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 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含义及逻辑结构:
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
3.复合判断的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1)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联言判断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3)有的是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假言判断
(2)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选言判断
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联言判断中的“联”,就是联结的意思,所以表明同时存在的情况;
选言判断中的“选”,就是选择的意思,所以表明可能的情况;
假言判断中的“假”,就是假设的意思,所以表明假设的情况。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联言判断的含义
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联言判断的构成
联言支
联结项
含义: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①含义: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做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②例如:“并且”“既,又”“也”“不是,而是”“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接着”“然后”“于是便”“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③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此商品物美价廉。)
例:这篇散文文笔生动 并且 这篇散文富有哲理。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知识补充
(1)联言判断常用并列复句(没有主次之分)、递进复句(顺序固定,后句比前句更进一层)、承接复句(一个接一个有先后顺序)和转折复句(前后句意思相反或相对)表示。
例如:①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也是七步。
②他不仅是班长,而且是校学生会主席
③他披上大衣,(然后)走到院子里。
④张强虽然不是最聪明,但是最努力。
(2)当联言支的主项或谓项相同时,联言判断也可以用单句表示。
①主项相同:“鲁迅是文学家,鲁迅是思想家”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
②谓项相同:“小刘是球迷。小赵是球迷。”
—“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注意】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
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
①小刘和小赵是学生。
②小刘和小赵是同学。
区别的方法:将单句变成复句看是否成立,
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
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
如,①变成“小刘是学生,小赵也是学生”,句子成立。
②变成“小刘是同学,小赵也是同学”,句子不成立。
因此,①是联言判断,②是关系判断。
小华读了一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他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思考: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为什么?
小华反驳的话不合逻辑。
因为如果联言判断是假的,那么既可能是由构成联言判断的所有的支判断都是假的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由其中某个或某些支判断是假的导致的。
所以小浩否认了它是富有哲理的,当然是“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并不自相矛盾。
【P37-探究与分享】
哺乳动物既不是恒温动物(p),也不是脊椎动物(q)。
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p),但不是脊椎动物(q)。
哺乳动物不是恒温动物(p),而是脊椎动物(q)。
哺乳动物既是恒温动物(p),又是脊椎动物(q)。
p为假,q为假,故该判断为假;
p为真,q为假,故该判断为假;
p为假,q为真,故该判断为假;
p为真,q为真,故该判断为真。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联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联言支的真假
(1)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2)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结论:
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3.联言判断的真假
【示例】:
贪污是一种违纪行为,但不是一种违法行为。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背诵:
联言判断与联言支的真值表
公式:p∧q
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
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在联言判断中,联言支不仅要同真,而且联言支之间必须有联系,不能割裂。
例如:孔子是教育家,并且花是红的。
2.注意联言支的先后次序。
例如:我得了运动会金牌,并且参加了运动会。
3.恰当运用联结项。
例如:他虽然满头银发,而且精神矍铄。
疑难点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告陈某系未成年,父母离异后随其母(被告)于某生活。2019年,被告陈某开始在原告西平某服装店店内购买衣服,后经双方核算,被告陈某未经母亲同意私自于2020年7月4日向原告西平某服装店出具欠条一份,共欠原告西平某服装店88572元。经服装店多次催要,被告(陈某)陆续向原告西平某服装店支付贷款5800元,余款82772元至今未付,原告西平某服装店遂起诉至西平县人民法院。
综合运用《法律与生活)和《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案件中原告西平某服装店与被告陈某的买卖合同是否无效。
该合同无效。
①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这构成一个联言判断,要求各个联言支为真,联言判断才为真。
②被告陈某购买衣服时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大量衣服的消费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所以原告西平某服装店与被告陈某的买卖合同应属无效。
③在本案中,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未得到监护人同意,所以该联言判断为假,买卖合同无效。
憨汉的话涉及什么判断?
请你从思维方法上说明憨汉不能持竿回家的原因?
有一憨汉,出门砍竹竿,清早出城,午夜未归。家人寻至城外,见其怀抱竹竿哭泣。问其缘何不归,憨汉泣曰:“我或者竖持竹竿进城,或者横持竹竿进城,可是,竖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矮;横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窄!”
(2)憨汉不能持竿回家的原因在于,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两个选言支之外,还有其它选言支,前后纵向进城。而这个被遗漏的选言支正好可以满足条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提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1)憨汉的话涉及选言判断。
【P38-探究与分享】
1.选言判断的含义:
2.选言判断的构成:
选言支
联结项
含义: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做选言支。
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①含义: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
②举例:“(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不可兼得”等;
③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可以省略。
联结项
联结项
选言支
选言支
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例如: (或者) 你说错了 或者 我听错了
请说一说这两个选言判断的逻辑结构。
比较这两个选言判断有什么区别?
◆医生对小明说:“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
◆教数学的夏老师对教语文的王老师说:“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P39-探究与分享】
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
联结项
联结项
联结项
选言支
选言支
选言支
这个选言判断,阐明造成身体不好的原因,生病、缺少锻炼、营养不良这几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并存的。
这堂课 要么 你上, 要么 我上。
联结项
联结项
选言支
选言支
这个选言判断阐明:按照现在通行的上课方式,某堂课不能两个老师同时上课。这两种情况是不能同时并存的。
不相容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1)选言支关系的两种情形:根据选言判断中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①相容的选言支——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
②不相容的选言支——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
(2)选言判断的分类
①相容选言判断——通常用“或者,或者”“或者”“也许,也许”来表达。
②不相容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两者不可兼容” 来表达。
两种类型
划分标准:依据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划分。
例:胜利或因其战斗力强,或因其指挥无误。
例:这场象棋比赛,要么甲赢,要么乙赢,要么和棋。
3. 选言判断的分类
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学以致用】
说一说以下判断的类型。
(1)明天或者登长城,或者游香山。
(2)这个词的用法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
(3)老张要么是四川人,要么是湖南人
(4)老张是诗人,或是画家。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4.选言判断的真假值(背诵并运用)
相容选言判断:
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结论: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示例:黑格尔或者是哲学家,或者是逻辑学家。
p q p或者q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公式:pVq
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2)不相容选言判断:
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结论: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全假全真皆假
p q 要么P要么q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4.选言判断的真假值(背诵并运用)
公式:
示例:这场足球赛,要么甲队胜,要么乙队胜,要么踢平。
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知识整合】比较分析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含义 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同时存在 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
常用 联结项 “或者” “或者……或者……” “是……还是……” “也许……也许……”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限制二者不可兼得)二者必居其一”
真假 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有且只有一真为真,
全假全真皆假
1.某国领导人在讲话中说:“世界各国,不支持销毁核武器,就是想发展核武器。”这
个判断准确吗?
世界各国对待核武器的态度有三种可能情况,即销毁核武器,发展核武器,既不销毁也不发展核武器。这个选言判断没有列举对象的所有可能情况(选言支未穷尽),因此,这个判断不准确。
2.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无非是这样几个方面:要么是社会影响不好,要么是家庭不和睦,要
么是学校教育不力。这个判断准确吗?
不正确,该选言判断是相容选言判断,不能用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项,应把“要么……要么……”改为“或者……或者……”。
课堂演练
5、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从认识角度看),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从实践角度看)。
6、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2)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穷尽选言支)
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某单位要给职工发书报费,其过程如下:
单位通知 凡大专毕业与工作两年以上的可以领取书报费
员工舆论 有人说:我是今年来的大专生,就不读书看报?
有人说:我都工作五年了,就因为不是大专生,就不能领?
领导解释 误会了!误会了!大专毕业的可以领;不是大专毕业,工作两年以上的也可以领取书报费。
之所以会有误解,是因为员工理解的单位通知与领导解释的区别在于( )
①通知是一个联言判断,解释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
②通知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解释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
③通知要求两种情况同真,解释要求两种情况至少一真
④通知要求两种情况同真,解释要求两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