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一框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二框
把握适度原则
④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哲学)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量,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即使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成为谬误”
毛泽东:“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真理与谬误、难于不难之间有没有鲜明的界限?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进程?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质量互变规律
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鹤林玉露》载:“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事物质的变化。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不积鞋步,无以至千里”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
这里的类似,是指思维角度的类似。
从思维角度看,这些成语都反映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质的规定性——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1)质:
【例】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这些东西我们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
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注意:
认识事物的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①含义: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②意义: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③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注意:有人认为“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
(2)量:
区分相同事物的依据
①含义:
②意义: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量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不是直接同一
(1)质 (2)量
区别 ①含义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②意义 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能区别不同的事物)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可深入认识同一事物)
——不是直接同一
③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3)联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③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质:决定因素: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
量变
质变
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这些类比是在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同样地,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行为,才能最终成就精彩的人生。这是量变到质变的条件关系。
2.量变与质变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1)地位: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2)含义:
②质变即质的变化,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①量变即量的变化,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A事物仍是A事物)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A事物变为B事物)
(3)辩证关系:
(4)作用: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
量变
质变
新量变
新质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不健康
因素
健康
因素
健康状态
不健康状态
质1
质2
量变
渐进性、连续性
间断性
飞跃性
①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当这种斗争尚未引起双方地位的改变时,事物的性质就没有变化,这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②当这种斗争由于力量对比而不断变化,最后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改变,也就是原来的主要方面降为次要方面,原来的次要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时,事物的性质便起了变化,事物就实现了质变,就转化为他物。
所以,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矛盾规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展开和补充。
在公元前五世纪~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了如下哲学论题:一粒谷子是否可以形成一堆谷子?少一根头发能否成为一个秃头?这就是西方古代哲学史上的饶有趣味的“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秃头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头,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头,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头,那么何以形成秃头呢?
思考:材料中“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错在何处?
两者都没有看到,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萧伯纳是英国的大文豪,才华横溢,但长得并不英俊。有位漂亮的女演员,非常爱慕他的才华就写信向他求婚,信中写道:“亲爱的萧伯纳先生,如果我们结为夫妇,生下的孩子像你那样聪明,像我这样漂亮,那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萧伯纳对这位女演员却没有感觉,于是他就按照女演员的思维给她回了一封信:“尊敬的女士,这万万不能,假如孩子像我这样丑,像你那样笨,那我们不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吗?”
思考:材料中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理论?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理论。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量变 质变
区别 变化指向 数量增减、场所变更 性质变化
变化状态 渐进性、连续性 飞跃性、间断性
变化结果 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内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根本区别 在度的范围之内 超出度的范围
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识是说,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义是说,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儿而未完成。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材料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质变互变规律支配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相互交替,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因此,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质变,就必须注重量的积累。
启示:质变始于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质变。因此,我们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地为之努力。否则,理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阁,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
①连续性(渐进性):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量变的体现)
②间断性(飞跃性):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实质: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质变的体现)
2. 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联系: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
①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量变包含质变)
②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质变包含量变)
【方法论】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 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 渐进性与飞跃性)
渐进性与连续性 飞跃性与间断性
相互区别 含义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表现 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
相互包含 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 ①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量变包含质变) ②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质变包含量变) 小学
中学
大学
……
量变
知识不断积累
知识不断积累
知识不断积累
量变
量变
质变
质变
质变
……
……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体会质量互变规律
连续性
渐进性
间断性
飞跃性
间断性
飞跃性
间断性
飞跃性
连续性
渐进性
连续性
渐进性
体会连续性/渐进性
与间断性/飞跃性
(1)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判一判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停止。

×
间断性是事物的质变,意味着出现了新事物。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生物学中的“激变论”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
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庸俗进化论”,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
激变论
庸俗进化论
原理(主要内容)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量变与质变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
④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归纳总结
方法论
① 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遵循适度原则
质量互变规律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量变 质变
区别 性质 量变即量的变化。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质变即质的变化。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状态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结果 性质没有变,事物仍是该事物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联系 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重视量的积累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情境:结合下图谈谈我们高中生应该如何做好压力管理?
当人们面临的压力过小时,会觉得工作乏味,集中注意力到工作上的动机很小,工作绩效很低;
随着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受到激发,绩效会得到提高;
在压力达到最佳点之前,工作压力越大,绩效越高;
而当工作压力超过最佳点后,随着压力增加,人们会面临过压、急躁、焦虑、崩溃的状态,压力越大,绩效越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