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检测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类对光的探索贯穿了整个文明史。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这一概念不再局限于光学仪器的制造,而是以光子为核心,深度融合能源、信息,生物,量子等前沿领域,成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
光经济的崛起,本质上是三次光学革命的积累与质变。17世纪到19世纪期间,人类建立折射定律与衍射理论,首次系统掌控光的传播规律。20世纪中叶,激光与光纤的发明,催生了信息社会的底层架构;而当下,光子与纳米技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正推动光经济进入“3.0时代”。在这一阶段,光子既是能量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媒介,更是生命的探针。可以说,光经济正在突破物理与想象的边界,引领时代的发展方向。
在能源领域,光子正在改写人类获取与利用能量的规则。2022年12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通过192束高能激光轰击氘氚靶丸,首次实现核聚变净能量增益。这一突破标志着“人造太阳”从科幻迈向现实,为商业核聚变发电铺平道路,另一项颠覆性技术是辐射制冷,利用多级孔、多层膜或者超表面结构,实现太阳光高反射,同时将地表热量以8~13微米红外波段辐射至太空,夏季可使建筑表面温度降低15℃。若全球10%的建筑采用该技术,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以上。
信息传输是光经济的传统优势领域,但其边界仍在不断扩展。我国FAST射电望远镜利用4450块主动反射面板实时调整形状,观测灵敏度比德国波思100米望远镜提高约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00米射电望远镜提高约2.25倍。而在微观尺度,硅光技术将光子与电子集成于同一芯片,使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速率提升百倍,能耗降低90%。英特尔推出的1.6Tbps硅光引擎,可在1秒内传输2部4K电影,为ChatGPT等大模型训练提供底层支撑。
光子的生物医学应用,让人类得以窥见生命的本质。光遗传学通过向神经元植入光敏蛋白,用蓝光精准控制脑区活动,来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障碍。在临床诊断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生成视网膜的微米级三维影像,精度媲美组织切片,全球每年有超过3000万例眼科疾病依赖该技术确诊。此外,我国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数约3.3亿,造成的死亡率占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OCT、荧光成像、光声成像等技术有望在心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光子还可带来精密制造领域的变革。通过激发光子和电子的强耦合体,可将光子在材料中的等效波长缩短为原来的十分之一。超隐形切割技术利用激光——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非线性反馈,可在透明材料中实现横向精度10纳米、深宽比超15000的纳米深加工。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可将传统焊接工艺制造的数十个部件整合为单一整体结构,耐温性能达1300℃,在极端振动条件下的疲劳寿命比传统部件延长300%。
量子科技与光子更是天生盟友。例如,激光冷却技术将铷原子温度降至1微开尔文(接近绝对零度),使原子钟的精度提升至百亿年误差不超过1秒,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时间基准。2023年,美国哈佛大学团队在基于光镊阵列的中性原子阵列量子计算平台上,用量子纠错码编码了48个逻辑比特,迈出了容错量子计算的关键一步。
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催生了光子计算革命,传统电子芯片受限于发热与带宽,而光子芯片通过波导与谐振腔实现光信号处理,能效比提升千倍,美国Lightmatter公司研发的Envise光子处理器,在1平方厘米芯片上集成2000万个光学元件,专为神经网络优化设计,其矩阵乘法速度较英伟达A100GPU提升1.5到10倍。未来,光子—电子异构计算架构或将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形态——光子负责大规模并行计算,电子专精逻辑控制,两者协同突破“冯 诺依曼瓶颈①”。
中国的光经济版图,沿着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展开了一幅特色鲜明的产业画卷。但在“一大一小”两个极端领域——空间引力波探测需实现300万公里距离以上皮米级位移测量,极紫外光刻却要求在米级大小的镜面上实现20皮米级表面精度(原子级平整度),我国仍处于追赶阶段。例如,“太极计划”的激光干涉测距精度需达到1皮米,相当于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测量出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变化,其核心弱光锁相技术已通过“天琴一号”卫星验证,但工程化应用仍需十年左右。此外,高端光学玻璃市场被美国康宁、德国肖特、日本HOYA等垄断,我国许多特殊玻璃仍需进口。
破解困局需多维度发力,国家可将光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设立千亿级光子产业基金,专项支持激光、精密光学和光电装备、光子芯片等“硬科技”,在成都、武汉、合肥等地建设光经济创新特区,试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数据跨境流动等政策,技术上,可借鉴国外一些先进模式,整合东部沿海—长江经济带—西部战略腹地的创新资源要素,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国际合作亦不可或缺,可通过共建光技术交易平台、推动光子新产业的标准互认,形成光经济“战略腹地”“前沿高地”“技术高原”等形态的有机结合。
(摘编自罗先刚《光经济:智能时代的“心脏”》)
【注】①冯 诺依曼瓶颈:指在冯 诺依曼架构中,CPU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限制整体计算性能的现象。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燧人取火的神话,还是牛顿分解白光的实验,抑或是“人造太阳”“辐射制冷”等技术的研制,都体现了人类对光的探索。
B. 辐射制冷技术既能实现太阳光高反射,又能将一部分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为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案。
C. 光子正在生物医学领域大展身手,向神经元植入光敏蛋白、再通过蓝光控制脑区的实验,或为治疗帕金森疾病提供巨大助力。
D. 相较于传统电子芯片,光子芯片的能效比大幅提升,目前光子负责大规模并行计算,电子专精逻辑控制,满足了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四段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如4450块、10倍、2.25倍等说明了FAST先进的观测能力,1.6Tbps、1秒、2部等表现了硅光引擎出色的传输速率。
B. “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突破衍射极限,使科学家首次观察到HIV病毒表面GP120蛋白与CD4受体结合的动态过程”可作为第五段的论据。
C. 原文将量子科技和光子比作天生盟友,揭示出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共生关系,哈佛大学团队首创的容错量子计算正是这一关系的典型体现。
D.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内容均是对前文专业概念的进一步说明,这不仅体现出科学的严谨性,还凸显了这些技术的高难度。
3. 根据第一、二段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类与光的互动史,是一部技术革命的编年史。17世纪到19世纪,斯涅耳、牛顿等人的探索催生了经典光学理论体系。________,不仅让人类首次系统理解光的传输行为,也进一步推动了玻璃研磨,透镜制造等技术的突破。20世纪中叶,________催生了信息社会的底层架构,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能源、信息、生物、纳米、量子、人工智能技术深度交织,________。光经济至此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独立经济形态的蝶变。
4. 在读专业性强的文章时,应把握整体思路,体会其中严密的逻辑。请据此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5. “光经济”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时代的“心脏”?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逃驿?!”这个词猛然刺入李善德脑海,让他惊得一激灵。
李善德面色凝重地里外转了几圈,真的是屋徒四壁,干净得紧。唯一幸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石头马槽,槽底留着一条浅浅的脏水。
李善德坐在门槛上,展开驿路图,知道这回麻烦大了。这个黄草驿所在的位置,是远近八十里内唯一能提供水源的地方,一旦它发生逃驿,将在整条线路上撕出一个巨大的缺口,飞骑将不得不多奔驰八十里路,才能更换骑乘和补给。
更麻烦的是,一离开昌江县的山区,就要立刻弃马登舟,进入汨罗江水路。这里耽搁一分,水陆转换就多一分变数。
如今已经是五月二十二日未时,转运队已从岭南出发三日,抵达黄草驿的时间不会晚于五月二十三日午时。
没过多久,李善德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
绕行一段曲折山路,迂回离开山区。
李善德斜靠在船舱里。他浑身酸疼得要死,只有嘴巴和胳膊还能勉强移动。小舟轻捷地在江水表面滑行着,顺流加上桨划,让它的速度变得惊人。几只夜游的水鸟反应不及,惊慌地拍动翅膀,才算堪堪避开船头。
李善德面无表情地咀嚼着干硬的麦馍,从船篷上抽下几根干草,充做算筹,在黑暗中飞速计算着。这一次荔枝转运,意料之外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按照原计划,荔枝转运的枝节枯萎,将发生在渡江抵达江陵之时。当地已经准备好了冰块和竹节。但刚才的计算表明,枝节枯萎很大可能会提前在进入岳州时发生。而岳州无冰,他们只能用“盐洗隔水之法”坚持到江陵,再改换冰镇。岳州到江陵这段空窗,对荔枝的新鲜程度将是致命打击。
李善德疲惫地闭上眼睛,山岳他可以翻越,但从哪里凭空变出冰块来啊?这道题,解不开,完了,完了……
在绝望和疲惫交迫之下,李善德的潜意识接管了身体的控制,强行进入睡眠。李善德梦见自己走进一片林中,有桂树有荔枝树,他信手剥开一枚荔枝,却发现里面是一张陌生人的面孔。
他吓得把荔枝抛开,攀上桂树的高处。那桂树却越来越歪斜,低头一看,一只斑斓猛虎在树下狞笑着抓着树干。李善德正要呼喊求饶,却发现不知何时夫人与女儿也在树头,紧紧抱住自己。女儿嚎啕大哭着,喊着阿爷阿爷。
本来他以为老虎不会爬树,暂时是安全的。可荔枝树的树根却猛然拱起来,把地面抬得越来越高,猛虎距离树顶越来越近。一瞬间,所有的荔枝都爆裂开来,喷出浓臭的汁水。无数魂魄呼啸而出,把整颗桂树和他们全家都淹没了。
他霍然醒来,挣扎着要起身,不防整个人“咣当”一声摔到船舱底部。这时桨手进来禀报,已快接近洞庭湖的入江口了,耳边哗哗的水声传来,他竟睡了足足快十二个时辰。
这噩梦实在离奇,不过随着神智复苏,梦里的细节正飞快地消褪,一如烈日下的冰块。等等……李善德突然意识到什么。
对了,冰块。他想起来昏睡之前的那个大麻烦。也许是充足的睡眠让思考恢复了锐利,也许是噩梦带来的并不止是悚然。李善德突然看懂了最后一片残留梦境的真正解法。
桂树没有倒在地上,地面却在逼近桂树。那么荔枝赶不到冰块所在,那就让冰块去找荔枝!原来我连做噩梦都在工作啊……李善德顾不得感慨,赶紧拿起舆图,勾算起行程来。只要先赶到江陵,让他们把冰块反方向渡江运到岳州,应该刚刚能和转运队衔接上!“立刻换舟,我要去江陵!”李善德挣扎着起身,对篷外喊起来。
五月二十四日卯时,一条江舟顺利抵达江陵城外的码头。码头的水手们都好奇地看过来,区区一条长鳅江舟,居然配备了三十个桨手,个个累得汗流浃背。虽说溯流是要配备桨手不假,可这一条小船配三十个,你当这是龙舟啊!
李善德全然不理这些眼光,直奔转运使衙署而去。负责接待他的押舶监事态度恭谨,可一听说要派船把冰块送去岳州,便露出为难神色,只嗫嚅道:“可是,可是江上暑热,冰块不堪运啊。”
李善德亲自来到冰窖门口,吩咐库丁们把四块叠压在一起,再用深井水泼在缝隙处。他一共动用了二十块,合并成五方。这五方搬运上船后,再次叠压,看上去犹如一座冰山似的,用三层稻草苫好。
监事有些心疼地唠叨说:“即便如此,送到岳州只怕也剩不了多少了。”李善德不动声色道:“我算过了,融剩下的,应该足够荔枝冰镇的量。”
可很快问题又来了。这条运冰船的吃水太深,必须要减重才能入江。
李善德扫了他们一眼:“这船上多少水手?”
“十五名。”“减到五名。”
“与行船无关的累赘一律拆掉!”李善德的声音比冰块本身还冷酷。
于是他们拆下了船篷,拆掉了半面甲板,连船头饰物和舷墙都没放过,还扔掉所有的补给。一条上好的江船,几乎被拆成了一个空壳。李善德目送着光秃秃的运冰船朝下游驶去,没有多做停留,继续北上。前面出了这么多状况,他更不敢掉以轻心,他已经失去太多,绝不能接受失败。
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有删改)
【注】背景介绍:唐玄宗朝,李善德遭同僚设计,被迫接敕令于六月初一贵妃寿辰日从岭南送鲜荔枝到京城。岭南到长安不下五千里,而荔枝物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为了突出李善德危机的处境,在叙事上反复出现具体的时间节点,制造紧迫感,强化紧张的氛围。
B. 李善德在处理船上物品和水手时“声音比冰块本身还冷酷”“全然不理这些眼光”,体现了他面对个人前途时冷酷无情。
C. 小说以历史事件为基础,加以文学想象,细致展现了人物艰难的处境与不懈的抗争,带给读者超越时空的深刻感受。
D. 面对转运荔枝路上的众多变数,李善德思路清晰,均化险为夷,展现了他严谨细致、精于筹划、能力出众的特点。
7. 小说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使其节奏紧凑,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李善德为主要人物,以转运鲜荔枝为单一线索,减少不必要的人物与情节,加快叙事节奏。
B. 小说安排了三个场景,从“黄草驿”到“舟中”,再到“江陵码头”,以蒙太奇式镜头组合跳跃切换。
C. 小说人物对话繁复,在江陵码头的情节中押舶监事与李善德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不拖泥带水。
D. 小说运用大量短句叙述故事、推动情节,加快了叙事节奏,渲染了紧迫的情势,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
8. 小说运用现实与梦境相结合方式展开叙事,引入李善德的梦境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9. 小说构思巧妙,尤其体现在“大”与“小”的关系处理上,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子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四十五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穆公。
(节选自《史记·郑世家》)
材料二: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詹。叔詹闻之,自杀。郑持叔詹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 “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重耳A贤B且又C同姓D穷而过君E不可F无礼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能尽礼之”中的“安”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中的“安”意义不同。
B. “皆以罪蚤死”中的“蚤”与《鸿门宴》“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意义相同。
C. “爱幸之”中的“爱”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意义相同。
D. “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与“亡郑厚晋”中的两个“亡”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文公流亡时经过郑国,叔詹认为重耳是贤人,应该对他以礼相待,否则应该杀掉他以避免后患,但郑文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B. 子兰是郑文公的庶子,被赶出郑国后逃到晋国,侍奉晋文公非常恭敬,得到了晋文公的喜爱,他请求晋文公让他回郑国做太子。
C. 晋文公出兵围攻郑国,想得到叔詹。郑国人将叔詹的尸体交给晋国,但晋文公说除非见到郑文公并且当面羞辱他才会撤兵。
D. 郑国面对晋、秦两大强国的联合围攻,采取分裂对手的策略,派遣使者成功地说服了秦穆公主动撤兵,从而化解了郑国的危机。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
(2)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
14. 请比较《郑世家》《晋世家》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退兵原因”观点的异同。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①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②,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③是弟梅是兄④。
坐对真成⑤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①黄庭坚因卷入新旧党争被贬谪,冬天,当时在荆州做官的朋友王充道给作者送来水仙花,于是作者写了四首有关水仙花的诗,这是其中一首。②该句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③山矾,一种春天开的极香的白花。④钱锺书评价道:“为卉植叙彝伦,乃古修词中一法。”⑤真成:真个是。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中的“欣然会心”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诗句中,但内容上有所暗示。
B. 诗人从姿态、香气、颜色等方面鉴赏水仙,水仙的气质也契合诗人心境。
C. 水仙、山矾和梅花开放顺序有先后,品格却很相似,诗人无意比较高下。
D. 整首诗情感曲折起伏,前后意境不一致,这些不同于《登快阁》的呈现。
16. 尾联中诗人为什么先“恼”后“笑”?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八百里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登岳阳楼》以“_______”赞叹洞庭湖举重若轻的动态美。《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刻画了月下洞庭的清亮明净。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宫女们泼掉的脂粉水及焚烧的香料之多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与下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题,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和朋友线上聊天时,一个“哈哈”好像有点冷漠,要一长串“哈哈哈哈哈”才行;回复“OK”生怕显得不够友善热情,要膨胀到“OKKKKK”——“文字讨好症”是数字时代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社交现象,它的出现和传播媒介的变化息息相关。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①人与人的交流常常是面对面进行的,②我们的语气、表情乃至肢体动作都是情绪表达的一部分。③可以精准而直观地向对方传递情感。④到了数字时代,⑤不论是和朋友还是素未谋面的网友,⑥许多交流都以文字形式在线上产生。在无法得知对方表情和语气的情况下,对语言的修饰成了表达友善的关键方式,于是人们常常给文字加上各种“外挂”。
也有人不赞同这种说法,语气夸张只是为了弥补线上交流肢体,表情语言的欠缺,说“讨好”就( )了。语言就其呈现形式来说,就是对字词的排列组合。在互联网场域内,除了字与词之外,符号、表情、网图等元素也都成了要考量和调用的工具。其实,倘若稍微回顾人类漫长的交流史,不难发现,此类现象绝非网络文化所独有。比如,鸿雁传书的时代,写作者对遣词造句的百般纠结,很多时候同样到了搜索枯肠的程度——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文字讨好”呢?
18. 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夸夸其谈 B. 莫名其妙 C. 过犹不及 D. 夸大其词
19. 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梳理文中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作用 举例
一 ①_______ “文字讨好”
二 表示特定称谓 ②_______
三 表示特殊含义 ③_______
四 ④_______ “哈哈”
20. 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梨也属于蔷薇科这个被人类训化,为人类奉献花果最多的大家族。梨花当然也有这个科的共同特征:五出的花瓣,但比樱、比桃、比梅的花朵都大出许多,高原上的雪梨花更是如此,花瓣质地厚实,便有了如象牙或玉石般的肥闰感。梨树都很高大,不像在内地看过的梨园。这些梨树几乎没有修剪。树干粗大苍老,分枝遒劲,生机勃勃,每一条枝上,都辍满繁密的花朵。
深入研究过植物演化的科学家说,人工诱导了进化的植物,当它们开出比野生原种更多的花朵时,也有损失,那就是香气不再那么浓烈。我没见过野梨树,却知道,梨花香也是淡的。但现在,因为树大花繁,加上强烈的日光下,气温上升蒸腾,梨花香也变得浓烈,仿佛有一层雾气萦绕在身边。这花香又似乎是梨花的白光从密集的花团中飘逸而出,形成了隐约的光雾——花团上的白实在是太浓重了。现在,阳光来帮忙,让它们逸出一些,飘荡在空中,形成了迷离的香雾。
21. 文中第一段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2. 文中画线句对梨花香的描写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三、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效率至上的时代浪潮中,有人热衷寻找捷径,追求弯道超车;也有人选择放慢脚步,以“笨拙”的姿态深耕细作——他们相信慢工出细活,守拙方见真章。那些用时间沉淀的坚持、用耐心打磨的付出终将铺就通往成功的坚实道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 D 2. C
3. ①. 折射定律与衍射理论的建立 ②. 激光与光纤的发明 ③. 催生出光经济“3.0时代”
4. ①文章首先从人类对光的探索引出光经济概念,阐述其源于三次光学革命;
②接着分析光经济在能源、信息传输、生物医学等六大领域的应用价值;
③然后指出中国光经济发展当下仍有不足;
④最后从国家战略、技术整合、国际合作等角度提出破局对策,逻辑层层递进。
5. ①光经济与能源、信息、量子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合,助力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②光经济驱动多领域技术革新,如在能源领域推动辐射制冷技术,在精密制造领域催生超隐形切割技术、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等,为智能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③光经济正在突破物理与想象的边界,有助于重新定义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
【答案】6. B 7. C
8. ①表现人物心理。梦境中荔枝臭腐、家人哭喊、老虎威逼实际是李善德对运送鲜荔枝进京这一差事的担忧和压抑心理的反应。②推动情节发展。梦境中老虎借拱起的地面趋近李善德,让他灵机一动,决定让冰块去“找”荔枝。③渲染紧张氛围。梦中李善德面对危急的形势,性命堪忧,家人难保,突显了其现实处境的艰危,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9. ①借“小人物的悲欢”反映“大时代的特征”。小官李善德的人生遭际折射了统治者劳民伤财、昏聩奢靡的社会环境,极具批判性。②小说的情节设置具有“人生一小步,命运大转折”的特点。李善德被迫接受转运荔枝的任务,这些突如其来的一小步,使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大转折,极具戏剧性。③小说以生活中的“小事物”表现“大主题”。献给贵妃的荔枝为小物,却左右着小民的命运,揭示了“天子小喜好”决定“百姓大民生”的宏大主题,极具讽刺性。
【答案】10. BDE
11. B 12. C
13. (1)然而晋国围攻郑国的原因,是因为我,我死了能赦免郑国,这是我的心愿。
(2)郑人担心这件事,就派人私下对秦国说:“攻破郑国对晋国有好处,并非对秦国有利。”
14. ①《烛之武退秦师》与《晋世家》的表述基本一致。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兵,晋文公被迫退兵。
②《郑世家》的表述中,除上述原因外,郑国立亲近晋国的子兰为太子,是晋文公退兵的重要原因。
【答案】15. C 16. ①“恼”:诗人恼的是自己独坐对花,欣赏太久而感到寂寞哀愁,将政治失意寄托于方寸天地,既有对水仙花的喜爱,也有仕途不得志的惆怅。
②“笑”:由室内到室外,大江浩瀚横亘于诗人眼前,诗人从狭小天地中醒悟,境界豁然开朗,借大江映照出个人荣辱的渺小。诗人的大笑,表达了作者对命运坎坷和仕途不顺的看淡与释然。
17.【答案】 ①. 乾坤日夜浮 ②. 玉鉴琼田三万顷 ③. 渭流涨腻 ④. 烟斜雾横 ⑤. 对酒当歌 ⑥. 人生几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答案】18. D 19. ①. 表示着重强调 ②. “文字讨好症” ③. “外挂” ④. 表示直接引用
20. 序号⑤,修改为“不论是和朋友还是和素未谋面的网友”。
序号⑥,修改为“许多交流都以文字形式在线上进行”。
【答案】21. (1)“训”改为“驯”、
(2)“闰”改为“润”、
(3)“辍”改为“缀”
22. ①运用通感修辞,将嗅觉的“花香”转化为视觉的“白光”“光雾”,使无形香气具象化,表现高原梨树花香的浓烈。
②运用“逸出”“飘荡”等动词,化静为动,生动地描绘了花香弥漫、升腾的动态过程,营造出一种迷离朦胧、无处不在的香氛氛围。
23.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