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liàng) 黄晕(yùn) 发髻(jì)
B.水藻(zǎo) 贮蓄(chǔ) 澄清(chéng)
C.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D.吝啬(sè) 淅沥(xī) 抖擞(shǒ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朗润 喉咙 健壮 呼朋引伴
B.卖弄 婉转 缭亮 花枝招展
C.烘托 慈善 肌肤 咄咄逼人
D.干涩 粗犷 睫毛 顷盆瓢泼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来了,小燕子呼朋引伴,从南方飞回来了。
B.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
C.运动会上,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D.爷爷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健步如飞,花枝招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月考,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努力学习。
C.春天的公园里,到处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鸣。
D.我们要养成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5.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7)《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4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篇作品名称,并简要介绍其中一篇的主要内容。
7.综合性学习。(5分)
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写出两个有关交友的成语。(2分)
(2)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标语。(3分)
二、阅读理解(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 (4)传不习乎 ________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曾子每天从哪几个方面反省自己?(2分)
13.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17题。(10分)
济南的冬天(节选)
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4.选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文中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根据选文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2分)
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17.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8-21题。(10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8.文章为什么以"秋天的怀念"为题?(2分)
19.文中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地躲出去",又"悄悄地进来"?(2分)
20.从人物的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1.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三、写作(40分)
22.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A 3.D 4.D
5.(1)秋风萧瑟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枯藤老树昏鸦 (4)风正一帆悬
(5)吹面不寒杨柳风 (6)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在百草园玩耍的快乐时光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7.(1)示例: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刎颈之交、莫逆之交
(2)示例:结交良友,共同进步;友谊之花,绽放校园
二、阅读理解
8.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9.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蕴含哲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1)同"悦",愉快 (2)生气,恼怒 (3)自我检查,反省 (4)老师传授的知识
1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1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学习知识并及时温习是快乐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是快乐的;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是快乐的。
14.运用对比手法,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热带地区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15.没有风声、响晴、温晴。
16.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7.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文章记叙的事情发生在秋天,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19."悄悄地躲出去"是为了让儿子尽情发泄心中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体贴;"悄悄地进来"是担心儿子,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0.运用神态描写,"憔悴"表现了母亲身患重病,"央求般的神色"表现了母亲希望儿子能够振作起来的迫切心情。
21.母亲去世了。这样写含蓄地交代了母亲的离世,与前文母亲央求"我"去看菊花形成对比,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和"我"对母亲的愧疚、怀念之情。
三、写作
22.略(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