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尘土飞扬 B.雪花飘飘 C.花香四溢 D.柳絮飞舞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3.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晒太阳取暖 B.用冷毛巾敷额头降温
C.钻木取火 D.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变烫
4.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这一特性的是( )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5.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入气缸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热机消耗燃料越少,效率一定越高
C.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D.热值越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7.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气体膨胀做功,气体的温度降低
8.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等无关
9.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0.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B.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
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增加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没有方向性
11.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9:2 B.2:9 C.1:2 D.2:1
1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水的温度/℃ | 20 | 26 | 32
液体的温度/℃ | 20 | 34 | 48
A.0.9×10 J/(kg·℃) B.1.8×10 J/(kg·℃)
C.3.6×10 J/(kg·℃) D.4.2×10 J/(k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闻到粽子的香味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和热传递两种。
15.水的比热容是4.2×10 J/(kg·℃),其物理意义是 。
16.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是将 能转化为内能。
17.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的单位是 。
18.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
19.汽油机的效率通常比柴油机 (选填"高"或"低")。
20.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 。
22.汽油的热值为4.6×10 J/kg,完全燃烧0.5k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 J。
23.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 的,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小。
24.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 冲程对外做功。
25.柴油机在压缩冲程末,气缸内空气的温度已经超过柴油的燃点,此时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就立刻燃烧,这种点火方式叫做 式。
26.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 带走的能量最多。
27.热机是把 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8.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是:汽油机气缸顶部有 ,柴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29.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30℃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
30.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其内容是: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 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3)甲、乙两种液体中,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32.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
(1)在这个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 能,传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把塞子冲出,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2)在液体沸腾过程中,水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 机的工作原理。
33.如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1)实验中,用 来间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图象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四、计算题(34题8分,35题8分,36题10分,共26分)
34.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吸收8.4×10 J的热量,温度从20℃升高到50℃,求:
(1)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若该物质吸收的热量由燃烧酒精来提供,则至少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 J/kg)
35.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 J/kg,水的比热容c=4.2×10 J/(kg·℃)。求:
(1)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36.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cm ,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10 Pa,飞轮1min转动1800周,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求:
(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2)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3)汽油机的功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 5.D 6.C 7.B 8.D 9.C 10.A 11.A 12.B
二、填空题
13.扩散 14.做功 15.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 J
16.机械 17.J/kg 18.转化 19.低 20.热传递
21.热量 22.2.3×10 23.大 24.做功 25.压燃
26.废气 27.内 28.火花塞 29.1.68×10 30.转化
三、实验探究题
31.(1)质量 (2)等于 (3)甲
32.(1)内 内 (2)增加 不变 (3)热
33.(1)加热时间 (2)水
四、计算题
34.解:(1)由Q吸=cm(t-t )得:
c=Q吸/[m(t-t )]=8.4×10 J/[2kg×(50℃-20℃)]=1.4×10 J/(kg·℃)
(2)由Q放=qm得:
m酒精=Q放/q=8.4×10 J/(3.0×10 J/kg)=2.8×10 kg
35.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 )=4.2×10 J/(kg·℃)×50kg×(60℃-20℃)=8.4×10 J
(2)煤气放出的热量:
Q放=qm=4.2×10 J/kg×0.8kg=3.36×10 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η=Q吸/Q放×100%=8.4×10 J/3.36×10 J×100%=25%
36.解:(1)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F=pS=9.0×10 Pa×30×10 m =2700N
(2)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W=Fs=2700N×0.05m=135J
(3)飞轮每转两周做功一次,1min转动1800周,做功900次
1min做的总功:W总=900×135J=121500J
汽油机的功率:P=W总/t=121500J/60s=2025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