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将轻绳右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记为M,将得到M与对应加速度a的多组数据进行处理,以a为纵轴、以_(填M“或“”)为横轴可以作出一条倾斜直线的图像,该图像对应的关系式为a=(用m、m、M、g和4表示)。(6)若(5)中所作的图像与纵轴的截距大小为b,则铁盒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以三(用b、g表示)。13.(10分)一滑雪爱好者(视为质点)从倾角为30°的斜坡上由静止滑下,滑到斜坡底部沿水平雪道又滑行一段距离停下,已知滑雪爱好者在斜坡上滑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4/s2,在水平雪道上滑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s2,从斜坡滑上水平雪道时的速度大小不变,整个过程滑雪爱好者滑过的总路程为150m。整个过程始终保持自行滑行状态,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滑雪爱好者整个滑行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2)滑雪爱好者整个滑行过程新用的时间t。14.(12分)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角杆AOB固定在竖直面内,OA段水平粗糙,OB段竖直光滑,a、b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分别套在OA、OB杆上,两球用长为L的轻绳连接,Q球刚好不滑动,此时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53°,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球的大小及杆的质量,sin53°=0.8,cos53°=0.6。(1)求小球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给a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a球缓慢向右移,从开始至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37°的过程中,求拉力F做的功;(3)若给整个装置施加外力,使整个装置以OB杆为竖直中心轴转动,转动过程中角速度从0开始缓慢增大且球α缓慢向外侧移动直到轻绳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37°,求此过程中外力对整个装置做的功。B15.(16分)如图所示,倾角为0=37的倾斜传送带上、下两端的间距L=18m,逆时针匀速率运转的速度大小=2m/s,传送带上有一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可视为质点的乙物块,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乙物块运动至距传送带上端L=0.8m时,将也可视为质点的甲物块无初速的放到传送带上端,以后每当甲物块追上乙时,两者碰撞后瞬间会交换速度。已知甲、乙两物块质量均为m=1kg,甲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乙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从开始放上甲物块到甲物块第一次追上乙物块所经历的时间t;(2)从开始放上甲物块到甲物块第一次追上乙的过程中,甲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3)在传送带上甲与乙两物块碰撞的次数n。【高三物理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