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物质的推断题型分析: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题目,多独立成题,简答题或实验题的形式呈现。真题演练:1.(2016泉州)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已知:甲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其中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1)甲可能是铁 ,丙是 硫酸铜 ;乙的一种用途是 金属除锈 .(2)乙和丁反应生成丙,丁可能是 氧化铜 .(3)写出甲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4)将甲与丙溶液充分混合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乙的稀溶液,没有观察到气泡冒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亚铁离子 ,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 铜离子 .2.(2016南宁)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A、B、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G由三种元素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B、E的化学式:B CO ,E CO2 .(2)C发生缓慢氧化的条件是 接触氧气、水蒸气 .(3)写出G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4)D→F的反应有多个,请写出其中一个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点燃CO2+2H2O .3.(2016镇江)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NH4HCO3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FeCl3 .(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1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 ,一定不含 Na2SO4 .(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2NaOH+CO2=BaCO3↓+2NaCl+H2O .4.(2016云南)A、B、C、D为初中化学常是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1)A的化学式为 CuO ,B的化学式为 H2 .(2)写出一个符合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5.(2016广安)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 Fe2O3 ,H中溶质的化学式 CuSO4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 ①、③ (填序号).(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知识梳理:1.初中化学的一些特征反应:1.AB+C,一般是:2H2O通电2H2↑+O2↑2.AB+C,一般是:CaCO3高温CaO+CO2↑3.A+BC+D,若A、B有一种为气体或红色粉末,一般是:3CO+Fe2O3高温2Fe+3CO2若A、B均为黑色,一般是:C+2CuO高温2Cu+CO2↑。4.A+BC,一般是:C+CO2高温2CO5.AB+C+D,一般是:2KMnO4加热K2MnO4+MnO2+O2↑6.A+B→C+D+E,一般是:CaCO3+2HCl==CaCl2+H2O+CO2↑或Na2CO3+2HCl==2NaCl+H2O+CO2↑7.ABC+D或A+B→B+C+D,一般是:2H2O22H2O+O2↑8..ABC+D或A+B→B+C+D,一般是:2KClO32KCl+3O2↑9.——→NaOH,一般是:Ca(OH)2+Na2CO3==CaCO3↓+2NaOH10.↑——→白↓,一般是:Ca(OH)2+CO2==CaCO3↓+H2O。11.A+BC+D,一般是:CH4+2O2点燃CO2+2H2O或C2H5OH+3O2点燃2CO2+3H2O2.常见的几条主线反应1.“钙系列”ABC白色沉淀可能是:CaCO3→CaO→Ca(OH)2→CaCO32.“铜系列”AB有色溶液C蓝色沉淀,可能是:Cu→CuO→CuSO4(CuCl2)→Cu(OH)23.“铁系列”A(红色)有色溶液B红褐色沉淀可能是:Fe2O3→FeCl3→Fe(OH)3A(红色)C浅绿色溶液E可能是:Fe2O3→Fe→FeCl2→FeSO44.“碳系列”A(黑色)无色气体C剧毒气体D,可能是:C→CO2→CO方法技巧:一、一般思路:①标注有效信息:推断题的信息点大多存在于题干之中(有些题目部分信息存在于问话中)。解题前一定要将信息读到看准,做到心中有数,并将重要信息在框图相应字母上做好简明标注。②明确物质关系:物质间的关系取决于联机的方式:“—”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反应;“→”表示前者能转化成后者;“”表示两种物质间能相互转化。③一点击破,顺逆推断: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并以此为突破口,然后顺向或逆向或由两边向中间推断,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④提出假设,讨论推断: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⑤关注重复字母:重复出现的字母一旦明确身份,在框图上一定要一次全部标出。⑥落实最后检查:推断结果全部出炉,可将各物质对号入座。若物质特征及相互关系均严丝合缝,推导结果肯定完全正确。否则,找准症结,重新思考,直至得出正确答案。二、解题方法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典题赏析:【例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aCO3、GCuSO4、HCu(OH)2。(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放热(“吸收”或“放出”)热量。(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CO+CuO加热Cu+CO2。【解析】推断题的分析是寻找“题眼”,由图中知A在高温条件下能生成B,B又能与水反应生成C,可推断A为CaCO3,B为CaO,则D为Ca(OH)2。H为蓝色沉淀,则H为Cu(OH)2,推知F为NaOH,则G中含有铜离子;E为黑色固体,且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铜离子溶液,则E为CuO。【例2】(2016镇江)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甲、乙是常见气体,丙是常见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1)化学式:甲 H2 ,H CaO .(2)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CO2+Ca(OH)2=CaCO3↓+H2O ,② 2Cu+O2+2H2SO42CuSO4+2H2O .(3)农业上常用B和C混合配制农药X,X的俗称为 波尔多液 .(4)工业上可用A和甲合成醋酸,反应中A和甲的质量比为 44:3 .【解析】(1)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C的水溶液呈蓝色,甲、乙是常见气体,丙是常见金属,丙、稀硫酸、乙反应会生成C,所以C是硫酸铜,丙是铜,乙是氧气,E通电会生成甲和氧气,所以甲是氢气,E是水,碳酸钙高温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H是氧化钙,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B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波尔多液,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是H2,H是CaO;(2)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反应②是氧气、铜、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3)农业上常用B和C混合配制农药X,X的俗称为波尔多液;(4)工业上可用A和甲合成醋酸,2CO2+3H2=CH3COOH+2H2O886反应中A和甲的质量比为44:3.【例3】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甲、乙为两种化合物且含有相同的元素,丙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推断并回答:(1)乙物质的名称是 水 .(2)写出甲→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例4】(2016昆明)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B中只有一种是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黑色粉末,C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D(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1)若B为红色粉末,C、D由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分解生成,则A的化学式是 CuO .(2)若A、C、D均含同一种元素,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B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①D的化学式是 O2 ;②A→B的化学方程式是 Fe3O4+4CO3Fe+4CO2 .【解析】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B中只有一种是化合物,A为黑色粉末,C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D,(1)若B为红色粉末,C、D由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分解生成,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物是水,所以C是氢气,D是氧气,所以A是氧化铜,化学式为:CuO;(2)若A、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B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C与D的相对分子质最之差为4,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B是铁,C是一氧化碳,D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①D的化学式是O2;②A→B的反应是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Fe3O4+4CO3Fe+4CO2【例5】甲、乙、丙和X、Y、Z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都是氧化物,且常温下甲固体,乙是气体,丙是液体.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甲一定是CuOB.X一定具有还原性C.Z一定是酸D.Y和Z一定能发生反应训练巩固:1.(2016宜昌)16.如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甲是H2、乙是O2B.甲是HNO3,丙是NaNO3C.乙是CO,丙是CO2D.乙是Cu(OH)2、丙是CuSO42.(2016宁波)已知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若反应②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3.(2016天津)在下列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属于单质,A为黑色固体,C属于盐。①甲+乙B②甲+丙A③A+DC+B④C+ECu(OH)2↓+NaCl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式表示:乙;B。(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4.(2016兰州)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1)D,F的化学式:D ,F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4)气体E的用途是.5.(2016平凉)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1)G的化学式为。(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6.(2016德阳)A、B、C、D、E、F、X、Y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一种矿石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常用该矿石来制取生石灰,X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E的化学式为 .(2)B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只写一种) .(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的反应 ;C在高温下的反应 .7.(2016达州)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图甲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写粒子符号);(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M为,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8.(2016枣庄)A、B、C、D、E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1)D的化学式是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4)下列可以替代E的是 (填序号)①氯化铜②氢氧化钾③银.9.(2016青岛)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滤渣a的成分是,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外还有,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 。(3)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10.(2016菏泽)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 ;反应④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11.(2016东营)A 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1)写出化学式:B,F.(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12.(2016鄂尔多斯)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A、C常温下是气体.(1)C的化学式是.(2)若H为NaCl,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类型是.(3)若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13.(2016包头)固体M(由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组成)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有色溶液甲.进行图中实验.(X、乙、丙均为无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推断:(1)沉淀C的化学式为.(2)X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填离子符号)(4)固体M最多由种物质组成.14.(2016丹东)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C可作温室气料,E是胃液中含有的酸,F俗称苏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B﹣﹣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E→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1)中所答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15.(2016本溪)A、B、C、D、E、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单质,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A物质是.(2)若B与X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3)写出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16.(2016南昌)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1)A物质是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 (填序号).①铁②氧化铁③二氧化碳④氢氧化钡.17.(2016淮安)A﹣I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I属于糖类,部分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1)物质B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①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4)由如图可得出,化学反应能够实现的相互转化有 (填字母).A、酸和碱B、无机物和有机物C、不同种类的原子D、化学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18.(2016株洲)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和H的化学式:C,H.(2)写出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3)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个化合反应.参考答案:2.【答案】(1)Fe;(2)Fe2O3+6HCl═2FeCl3+3H2O;(3)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则C为二氧化碳,则A为一氧化碳;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则B为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D为铁;氧化铁与E反应生成的F是盐酸盐,结合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则E为稀盐酸,G为水;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1)D的化学式为Fe.(2)反应①,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3)反应②在植物体内进行,即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1)H2H2O(2)2Cu+O2△2CuO(3)CuCl2+2NaOH=Cu(OH)2↓+2NaCl4.【答案】(1)Cu(OH)2,F是CO2;(2)复分解反应;(3)Cu+2AgNO3=Cu(NO3)2+2Ag;(4)冶炼金属【解析】(1)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H是白色沉淀,所以H是碳酸钙,气体F和溶液G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钙,固体I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K,所以I是铜,J是硝酸铜,K是银,A为黑色粉末,A和气体E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氧化铜会与溶液B反应,所以B是盐酸或硫酸,C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D,所以D是氢氧化铜沉淀,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Cu(OH)2,F是CO2;(2)反应①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反应②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4)通过推导可知,E是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5.【答案】1)Fe3O4(2)①3CO+Fe2O32Fe+3CO2②2H2O2H2↑+O2↑(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热。6.【答案】(1)CO.CO2+Ca(OH)2═CaCO3↓+H2O;CaCO3高温CaO+CO2↑7.【答案】(1)BaSO4;(2)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Ba(OH)2+CuCl2=BaCl2+Cu(OH)2↓;(4)Mg2+;(5)锌,铁.【解析】(1)A,B,C三种物质,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A和C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C和B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所以A是氯化铜,C是氢氧化钡,B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氢氧化钡和硫酸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化学式为:BaSO4;(2)A、B之间的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A、C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OH)2+CuCl2=BaCl2+Cu(OH)2↓;(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氯化铜溶液中,镁会先于氯化铜反应,锌再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Mg2+;(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M的斜率大,所以M金属活泼,则M为锌,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铁的质量小于锌的质量,所以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铁.8.【答案】CuSO4;Na2CO3+H2SO4=Na2SO4+CO2↑+H2O;CuSO4+Ba(0H)2=BaSO4↓+Cu(OH)2↓;复分解反应;②9.(1)漏斗;引流;(2)CaCO3、Mg(OH)2;NaOH、BaCl2;BaCO3;(3)MgCl210.【答案】(1)Ca(OH)2,化合反应;(2)苏打,CO2+2NaOH=Na2CO3+H2O【解析】(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E、F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B生成的D会与F反应生成G和A,所以D是氢氧化钠,F是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钠和水,所以A是碳酸钠,G是水,E是氧化钙,所以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B的化学式为Ca(OH)2,反应④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化合反应;(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苏打,反应③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11.【答案】(1)HCl,CuSO4.(2)Na2CO3+Ca(OH)2═CaCO3↓+2NaOH.(3)CuO+H2SO4═CuSO4+H2O;置换反应.(4)单质【解析】根据“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根据“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所以A是硫酸,硫酸会转化成酸B,所以B是盐酸,根据“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C为氢氧化钙;根据“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所以D是氢氧化钠;根据“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E为亚铁离子的溶液;根据“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则F为硫酸铜;根据“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所以推测G是氧化铜,H是水,则:(1)根据分析可知:B为HCl,F为CuSO4;(2)反应C→D,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3)根据分析可知:A是硫酸,G是氧化铜,则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F转化为E,即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故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AB为酸,CD为碱,EF为盐,GH为氧化物,故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单质.12.【答案】(1)CO2;(2)FeCl3+3NaOH=3NaCl+Fe(OH)3↓,复分解反应;(3)3H2SO4+Fe2O3=Fe2(SO4)3+3H2O13.【答案】(1)AgCl;(2)KOH;(3)Cl﹣、SO42-;(4)6.【解析】X、乙、丙均为无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成都话C和硝酸钾,所以C是氯化银,丙中含有氯化钾,溶液乙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B和氯化钾,所以B是硫酸钡,乙中含有硫酸钾、氯化钾,甲和X会生成红褐色沉淀A和乙,所以A是氢氧化铁沉淀,X是氢氧化钾,所以甲中至少含有氯化铁、硫酸铁.14.【答案】(1)Na2CO3+2HCl=2NaCl+H2O+CO2↑;(2)Ca(OH)2+Na2CO3=CaCO3↓+2NaOH;(3)CuO+2HCl=CuCl2+H2O【解析】(1)C可作温室气体肥料,所以C是二氧化碳,E是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E是盐酸,F俗称苏打,所以F是碳酸钠,碳酸钠和D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氢氧化钠,E会转化成A,A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A是水,水转化成的B会与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2)B﹣﹣F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3)E→A的反应是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15.【答案】1)O2(或氧气);(2)C(或碳);(3)Ca(OH)2+CO2═CaCO3↓+H2O.【【解析】(1)A、B、C、D、E、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碳酸钙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D为红色固体单质,B为黑色固体,B和X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X可以是碳或一氧化碳,B是氧化铜,A会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所以A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氧气;(2)若B与X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碳;(3)C转化为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16.【答案】(1)H2SO4;(2)NaOH+HCl=NaCl+H2O;产生白色沉淀;(3)④17.【答案】(1)CO.(2)置换反应.(3)铁.(4)B【解析】根据“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则推测A为氧化铁,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C为铁;根据“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则推测G为水;根据“I属于糖类”,结合图框,推测E为酸,F为氢气,H为氧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物质B为一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2)根据分析,反应②为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故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反应①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低处二氧化碳和铁,故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铁.(4)由如图可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在光合作用中生成糖类和氧气,而糖类和氧气在呼吸作用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化学反应能够实现的相互转化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故选B.18.【答案】(1)H2O,HgO;(2)Cu+H2Cu+H2O;(3)2.通电高温高温高温高温加热点燃或CO2Na2CO3水高温△或HClNaOHH2SO4O2HClNaOH溶液D剧毒气体B+B+A高温高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