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基础巩固物质的构成1.[物理观念]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 等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某种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直径为1×10-6~5×10-6 m,飞沫 分子,该种病毒的传播过程 分子热运动.(后两空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热运动2.(2024·广州月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尘土飞扬 B.桂花飘香 C.雪花纷飞 D.斗转星移3.(2024·广东三模)如图所示,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二氧化氮应装在 (选填“A”或“B”)瓶.抽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为一样了,这是气体的 现象;温度高时,两瓶内气体颜色变化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分子间的作用力4.(回归教材)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5.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和 力,其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拼合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 (选填“较大”或“较小”),所以拼合处分子间 (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能力提升6.(2024·深圳月考)如图为香薰石,也称纳米香石,它是由具有纳米级多孔性结构的矿石染色制成,使用时在石子上滴上适量的香薰油,静置一会儿使精油渗透到石内.香薰石能够快速清除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同时营造出怡人且持久的香气氛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通常以纳米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大小,1 μm=100 nmB.香薰石发出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矿石能被染成各种颜色,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环境温度升高,香薰石发出的香气浓度不变7.[科学思维](2024·广州月考)如图所示,将相同体积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放在透明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静置几天后,两种液体的界面逐渐变模糊了;30天后,容器中液体颜色变成均匀的浅蓝色.已知水的密度比硫酸铜密度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说明了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B.若密封后迅速摇匀液体,静置足够长的时间,容器中的液体会重新分层C.若将容器放置在温度高的环境中,可以加快液体颜色变化D.第30天瓶内液面比第1天的低8.对甲、乙、丙、丁四幅图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集气瓶A中应该装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B.图乙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图丙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图丁中,在注射器里装入一些空气,用手推动活塞可以将空气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拓展培优9.[科学探究]如图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甲: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丙: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丁: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1)图甲和图 两个现象的形成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处在 状态;图甲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搅动量筒里的液体.(2)图乙实验主要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3)图丙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可以用 (选填“冷”或“热”)水实验,原因是分子的热运动与 有关.(4)图丁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基础巩固物质的构成1.[物理观念]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 原子 等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某种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直径为1×10-6~5×10-6 m,飞沫 不是 分子,该种病毒的传播过程 不是 分子热运动.(后两空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热运动2.(2024·广州月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B )A.尘土飞扬 B.桂花飘香 C.雪花纷飞 D.斗转星移3.(2024·广东三模)如图所示,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二氧化氮应装在 B (选填“A”或“B”)瓶.抽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为一样了,这是气体的 扩散 现象;温度高时,两瓶内气体颜色变化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4.(回归教材)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5.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 力和 斥 力,其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拼合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 较大 (选填“较大”或“较小”),所以拼合处分子间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能力提升6.(2024·深圳月考)如图为香薰石,也称纳米香石,它是由具有纳米级多孔性结构的矿石染色制成,使用时在石子上滴上适量的香薰油,静置一会儿使精油渗透到石内.香薰石能够快速清除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同时营造出怡人且持久的香气氛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 )A.人们通常以纳米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大小,1 μm=100 nmB.香薰石发出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矿石能被染成各种颜色,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环境温度升高,香薰石发出的香气浓度不变7.[科学思维](2024·广州月考)如图所示,将相同体积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放在透明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静置几天后,两种液体的界面逐渐变模糊了;30天后,容器中液体颜色变成均匀的浅蓝色.已知水的密度比硫酸铜密度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这个实验说明了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B.若密封后迅速摇匀液体,静置足够长的时间,容器中的液体会重新分层C.若将容器放置在温度高的环境中,可以加快液体颜色变化D.第30天瓶内液面比第1天的低8.对甲、乙、丙、丁四幅图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D )A.图甲中,集气瓶A中应该装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B.图乙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图丙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图丁中,在注射器里装入一些空气,用手推动活塞可以将空气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拓展培优9.[科学探究]如图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甲: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丙: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丁: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1)图甲和图 丙 两个现象的形成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处在 无规则运动 状态;图甲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 不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搅动量筒里的液体.(2)图乙实验主要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间隙 .(3)图丙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可以用 热 (选填“冷”或“热”)水实验,原因是分子的热运动与 温度 有关.(4)图丁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学生版.docx 13.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