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九年级第一学月学情反馈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Ι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5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汗(hán) 琉璃(liú) 污秽(suì) 惊骇(hài)
B.濡养(rú) 忧戚(qī) 骈进(pián) 箴言(zhēng)
C.解剖(pōu) 恪守(kè) 积攒(zǎn) 汲取(jí)
D.腐烂(fǔ) 劫掠(luè) 麾下(huī) 汹涌(yǒ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心无旁骛 秘决 涵养 亵渎 B.荡然无存 绸缎 羡幕 广袤
C.强聒不舍 贸然 轻觑 恣雎 D.矫揉造作 困厄 萧索 箱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自信不是轻率高傲的狂言,而是一意孤行坚韧不拔下的智慧与力量。
B.他不好好读书,在同学中穿梭往来,拉拉扯扯,说话言不及义,大家都讨厌他。
C.勤奋努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二法门。
D.为了减肥,她过度节食,导致现在形销骨立,看上去十分不健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返回舱10月31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B.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的目标变为现实。
C.“低头族”之所以感到忙碌,是因为大量短视频占用他们的时间造成的。
D.我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70%左右。
5、下列语句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礼是行为的规范。
②我们不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该维持相当的礼貌。
③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地纠正过来,必将处处引起摩擦而不受欢迎。
④礼要从家庭里做起,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这是对长辈的起码的礼节。
⑤有些孩子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横眉冷目。
A、①⑤②③④ B、⑤②④①③ C、⑤④③②① D、①④⑤③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活水源记(明)刘基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②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③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④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⑤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⑥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鲼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⑦,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释:①楮(zhū):常绿乔木。②华阳外史弘景:即南北朝的陶弘景。③欧冶子:春秋时期的铸剑工匠。④奎(kuí)上人:当时的一位僧人。⑤潴(zhū):汇聚。⑥秘书卿:元代秘书监长官,正三品。⑦脊(jǐ)令:鸟名,即鹤钨。
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薄崖石有阁 薄:贫瘠(靠近) B.乃溢而西南流 西南:向西南
C.而澄澈可鉴 鉴:照影 D.属岁旱时 属:接连
7.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B.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C.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D.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游记质朴清新,富有生趣,题为《活水源记》,最大特点就是“活”。不仅山活水活,连草木虫鱼在作者笔下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B.作者开篇从灵峰山入笔,写了山顶金鸡峰上的景色、灵峰寺周围的形势及曾在此居住活动过的名人高士,可见这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C.文章第二段从活水源源头写起,然后写水的特点及名字由来,再写它由小变大和冬夏不枯的生命力,最后写栖息繁衍在这里的各种生物。(顺序)
D.文末作者用“君子之德”来赞美活水源“泽又能及物”,再以为“活水源”起名的人物收束全文,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也更富思想意趣。
第Ⅱ卷(共126分)
三、(27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
译:
(2)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
译: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9分)
夜别韦司士①
[ 唐 ]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②,无那③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④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释】①司士:官名。唐代州县设司士参军及司土,掌管工役事务。②啼鸟堪求侣:《诗经·小雅·伐术》中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句子,意思是:鸟儿嘤嘤地叫,欢快地呼唤同伴。③无那:无奈、无可奈何。④黄河曲:黄河湾。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首送别诗,既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名的赞颂。
B.颔联“只言”“无那”两个词相勾连,突出渲染了结识才士的喜悦和乍会旋别的无奈。
C.虚实结合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啼鸟”为实,“春风”为虚,首联高馆夜宴饯别为实,颈联“黄河曲”“白马津”行程所经为想象,相生相应,摇曳生姿。
D.尾联反结“别”字,将伤别化解为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祝愿,充满了乐观的情调。
(2)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首联“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6分)
名篇默写(8分)
(1)日星隐曜,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大雪三日, 。(张岱《湖心亭看雪》)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6)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直言忠君报国、刚直不阿的诗句是: , 。
四、(9分)
12.弘毅中学开展“爱家乡·知民俗”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活动的相关材料。(9分)
【材料一】爱家乡·家乡的民俗文化
绵阳有超过2200年的建城史。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汉族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是谈演《文昌大洞仙经》时的伴奏音乐。2007年3月1日文昌洞经古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文昌洞经古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昌洞经古乐是一种散韵结合的说唱体裁,它有多种曲牌,音韵高雅、风格朴素、品种繁多,将汉族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熔于一炉。演奏时以鼓为号,管弦齐奏、钟鼓并作,其乐曲神妙飘逸、悠扬轻曼、缓婉抒情,格调虔诚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明清以来,随着文昌信仰的发展,文昌宫祠遍布全国,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更是普遍。同时,出现了与文昌帝君相关的民俗文化,如敬惜字纸、文昌洞经音乐。洞经音乐对当地音乐内容和形式均产生了影响,丰富了中国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昌洞经古乐从文昌的祭祀活动延展到驱瘟除秽、祭祖祀宗的祷告活动,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婚娶、寿诞、庆典等祝愿活动。这时,文昌洞经音乐早已走出庙堂,淡化了宗教科仪,走向世俗,植根民间,不断吸纳各地各民族的音乐营养,发展成为一种古老的民俗音乐,成为人类有重要价值而且十分宝贵的音乐遗产。
【材料二】荐家乡·家乡的靓丽名片
活动进行中,来自广州的喜爱运动的李老师难忘家乡的人和物,向大家介绍了他常去的广州体育馆。下图是该体育馆示意图,请对它所在位置做一个介绍。
【材料三】读经典·名著的民俗故事
小嘉同学阅读《水浒传》后,发现当中也有许多和节日、民俗相关的内容,下表是她整理的笔记。
节日 相关内容
官定节日 ① 大赦天下:古时皇帝为表德政,安抚民众,通常会在新皇登基,册封皇后太子等时候大赦天下。宋江妻子阎婆惜得病暴亡,因皇帝大赦天下,免除了宋江的罪行,他方可回家处理后事。
传统节日 ② 元宵节:宋时元宵节,挂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猜灯迷等等,形式多样,非常热闹,与我们现在某些地区的元宵习俗一样。“宋江夜看小鳌山”“李逵元夜闹东京”,均发生在无宵节。
节令节日 ③ 端午节:端午也叫端阳,所谓端就是开始,五月是仲夏,顺阳而上,所以端午也叫端阳。杨志北京斗武后受到梁中书赏识,在端午节参加梁中书家宴。
宗教节日 ④ 中元节:中元节和道教、佛教有关。这一天有放河灯、怀念逝者等习俗。林冲在中元节带小衙内看河灯将其丢失,导致小衙内死在李逵的斧下,无奈才上了梁山。
【材料一】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梓潼洞经音乐的资料。请概括该资料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洞经音乐。(3分)
(2)【材料二】是广州体育馆示意图,请对它所在位置做一个介绍。(3分)
(3)【材料三】小嘉同学笔记中的“相关内容”,均符合《水浒传》原著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五、(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7分)
活着的手艺 王 往
①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②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儿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③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能让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树死了,木匠却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这十里八乡要做的那些精细别致的木工活儿,离开他还真的做不好。他的木工作品真的就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品,结实耐看!
④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我在一边,就像看精彩的舞台表演,好过瘾。
⑤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粗糙的小活儿,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儿。他宁可憋在家里弄那些丑木头玩,磨、刨、钻、刻,忙得自得其乐,也不愿意接那些粗活干。而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⑥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 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吧,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我有些生气。
⑦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 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 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说那懒的木匠:“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 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干,非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要是他特别喜欢做的木工活儿,即使别人给他钱少,他也愿意干。”我说:“这人,好怪啊!”
⑧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⑨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
⑩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木匠活儿手艺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 我忽然明白了: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只是孤独。
去年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
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我问他:“你在哪儿打工 ”
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8000元呢。”
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
他笑笑说:“别的活儿不想做。”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使丑木成碗等故事,突出了“他”的木匠天赋,同时为后文情节铺垫。
B.小说讲述“我”在写作中的遭遇,这是“我"真正理解和尊重懒木匠的开始,也是作者拓展主题的需要
C.小说运用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视角转换,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木匠形象。
D.小说中的“我”跟“懒木匠”一样陷于社会的孤独与痛苦之中,表达了作者对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丧失了职业操守的行径的批判。
14.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塑造“懒木匠”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15.作者写了“我”从木匠身上明白了事理之后,又设置了“懒木匠”在上海“挣大钱”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16.标题“活着的手艺”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7-19题。
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审美观
①近年来,文娱领域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现象频现,“娘炮”“网红脸”“小鲜肉”“脂粉气”“邪魅态”“耽改”等畸形审美趣味一度泛滥,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不良示范,若不加以规范引导,不仅会毒害青少年的心灵,还会拉低整个社会的审美,更不利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畸形审美的出现,表面看是因为一些文娱行业从业人员“精神缺钙”,在流量面前迷失了自我,但追根溯源还是由于审美自信缺失。审美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在审美逻辑、审美趣味、审美风尚、审美观念、美学范式、美学价值等方面的自我认同,是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解决畸形审美问题,从根本上讲,要增强青少年的审美自信。具体而言,可从审美教育、审美表达、审美消费三个方面入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逐渐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③审美教育应融入日常生活。在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上,过去一直由学校扮演主要角色,但审美是具有实践性的认知活动,日常生活才是美学的“根基和寓所”。因此,审美教育应走出校园,融入日常生活。应鼓励引导青少年在饮食起居、服饰妆容、乐舞书画、游学娱乐、礼尚往来、民俗节会等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提升对美的鉴赏力、领悟力,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
④同时,应创新中华传统美学的当代表达方式。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中华传统美学传承也处在全新的时代语境中。现代社会,文学艺术作品是美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将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与当代不同的文艺形式相结合,用全新的美学语言与青少年对话,帮助青少年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比如,可借助网络游戏、动漫、微小说、脱口秀、摇滚音乐、沉浸式演艺、戏腔等文艺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传统美学的兴趣。在文艺作品的具体创作中,应丰富表达形式,避免生硬说教,坚持以情动人,坚持效果导向。
⑤向青少年表达美、传递美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式,但也要避免陷入“唯技术论”的陷阱,那样会导致美学表达被动适应技术要求,美学体系容易被割裂,产生分解谬误。因此,我们在建构美的表达方式时应注重系统性,避免只看具体现象或领域而忽视全局,从而让美学表达走向琐碎和无趣。总之,在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中,应将中华美学表达置于新时代的背景下,突出美学的时代性、创新性、整体性、系统性,在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思想、文化与启蒙等多重语境中展现其丰富多元样态。
⑥此外,还应提升审美消费的品质。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青少年的消费观、文化观、道德观甚至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审美的世俗化、物化容易产生病态畸形的审美趣味,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审美消费,提升审美消费的品质。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学界对青少年审美消费的研究似乎滞后于青少年的审美消费实践,因此我们呼吁学界加强研究,将青少年的审美消费置于中国社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进行考察,尽快明确其运行逻辑,构建起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审美消费体验模型,引导青少年形成新的审美消费潮流。
⑦总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重拾民族审美自信,从大处讲关系到国人文化自信的建立,从小处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当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思维和创新方式统筹推进。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畸形审美的出现,表面看是因为一些文娱行业从业人员“精神缺钙”,但追根溯源还是由于他们审美自信缺失,缺少自我认同。
B.审美是具有实践性的认知活动,日常生活才是美学的“根基”和“寓所”。因此审美教育应退出校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C.目前学界对青少年审美消费的研究滞后于青少年的审美消费实践,学界必须加强研究,引导形成新的审美消费潮流。
D.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重拾民族审美自信,不但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人文化自信的建立。
18.结合全文,说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哪些做法。(4分)
19.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20、作文(60分)
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你会发现心怀真善美,便萦绕满怀馨香;以真诚之心对待生活,你 会发现真诚是旅途的一盏明灯,让迷惘的人们找到前程;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人,你会发现善良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冬季的心灵温暖如春;以美德之心对待万物,你会发现美德是一种奋进的力量,让青春的生命热血沸腾……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真善美就会永驻心田。
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D
6.C
7.B
8.A
参考译文:
灵峰山,山上有金鸡峰。峰上的植物大多是竹子,树木大多是枫树、松树。鸟类大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像鸡但比鸡小,身上有花纹色彩,喜欢鸣叫。有座寺庙坐落在山中,四面环山。寺前面的山叫做陶山,是华阳外史(官职名)陶弘景隐居的地方。寺的东南面的山叫做日铸峰,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寺的后面临近崖石的地方有座楼阁叫做松风阁,奎上人(宗奎)住在里面。
有泉水在此,泉水开始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细细流淌,冬天温暖,夏天冰凉;流成一个小渠,冬夏季节都不干涸。小渠满了之后向西南流去,贴着沙土地前行,旁边形成四个小池塘,向东流直到山脚下,水聚集成大池塘,又向东灌注到若耶溪中,向东北进入镜湖。刚形成小渠时,水深不到一尺,而且清澈地可以照人,俯视泉水薄崖石上的松竹花草都在水底下。所以秘书卿(官职名)白野公经常来游玩,整天坐在水旁,给这泉水起名叫做活水源。泉水中产石蟹,铜钱大小。也有小鲭鱼,颜色纯黑,生活在石头洞穴里,水鼠经常来吃他们。水里的草大多是水松、菖蒲。这里有种鸟和八哥差不多大,黑毛红嘴,经常在水上鸣叫,叫声和竹鸡差不多但比竹鸡滑润。有两个脊令,经常从竹林中出来,站在石头.上洗浴,饮完水后,鸣叫着飞走了。我早春来到这里,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各类水族动物都隐藏不出来,到现在才全部出现。又有四五条虫子,都如小手指般大小,形状好像半莲子,整天在水面上旋转着前进,太阳照在它们的背上,颜色就像紫水晶,不知是什么虫。
我既喜欢这里泉水的清澈,又喜欢它的源源不断,而且还能使各种动物都来依附它,具有君子的品德。奎上人又说:“接连遇到旱季时,所出泉水能灌溉好几十亩田地。”那么它的恩泽又能遍及万物,白野公深切喜爱它是应该的啊。
9.(1)我早春来到这里,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各类水族动物都隐藏不出来,到现在才全部出现。(予、时、隐、至、悉各一分)
(2)我既喜欢这里泉水的清澈,又喜欢它的源源不断,而且还能使各种动物都来依附它,具有君子的品德。(兹、穷、咸、依、德各一分)
10.(1)C
(2)答:①借景抒情。“明灯”“清酒”“夜宴”表现了高馆饯别盛况;“夜钟”“残月”“雁归声”,既显示了时间的推移与宴席时间之长,又渲染浓郁的别离气氛,表达对友人的那份真挚和不舍之情。 。②对比。用客馆内的热烈气氛与客馆外的凄凉夜色对比,更加突出了对友人的那份真挚和不舍之情。
【译文】高大的客馆里灯火通明酒也清,直饮至夜钟响归雁鸣的月落时分。只说是啼鸟要求友朋,无奈那春风里要为您送行。黄河曲里沙为黄河岸,白马津边柳向白马城。不要为他乡离别而难过,知道您到处会有人逢迎。
11.略
12. (1)答案:洞经音乐的起源和地位;洞经音乐的演奏特点和风格;洞经音乐的影响;洞经音乐的发展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任答三点得满分)
(2)示例:广州体育馆位于广州市白云大道西侧,隔道东望鸣泉居度假村和风景秀丽的白云山,西傍白云新城,北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南接蓝天花园。
(3)C 阎婆惜是宋江杀的;丢失小衙内的是朱仝
13.D(说木匠陷于孤独和痛苦中,夸大其词了。木匠性格有些孤傲,但自己没觉得孤独,再从结尾来看,木匠找到了用武之地,所以更不能说是痛苦的。)
14.(1)欲扬先抑。先写了村里人和“我”对懒木匠的不理解甚至生气、嘲讽,然后再慢慢地理解了他,到羡慕他。(2)衬托(侧面描写)。写“要出嫁的女孩”“做家具的人家”以及“我”对木匠技艺的反应,正面衬托出木匠手艺的高超;写其他木匠评价“懒木匠”的话,反衬懒木匠的特立独行。(3)对比。将懒木匠和村里其他木匠对比,懒木匠生活境遇前穷后富对比,塑造出一个有尊严的“怪”木匠形象。(答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亦可。)(答对任意两点且有分析可得4分)
15.(1)完善了人物形象,更突出了木匠的特立独行、守护职业尊严的形象。(2)使主题更加丰富合理拓展出孤高自守、绝不苟且者必能赢得理解与赏识的主题。(3)照应前文“自得其乐,不愿意接粗活”的情节,使结尾更加合理。(4)使情节更有起伏变化,避免了平淡。(5)和前文人们对它的偏见和他的落魄对比,结局的美好是他坚守的结果。(只答概念术语不得分,必须结合文本正确分析,答对4点即可。)
16.①“活着的手艺”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是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②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活着的手艺”。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生存的空间,它会永远地“活着”。
17. B
18.答:①将审美教育融入日常生活;②创新传统美学的当代表达方式;③注重美学表达的系统性而非具体现象;④提升审美消费的品质,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审美消费。
19.答:文章首先由“畸形审美”的现象引入,突出指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畸形审美”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接着对审美教育、审美表达、审美消费三个措施加以论述;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的重要意义。(任答一点1.5分)
20.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