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C B D C A A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D A B C B A D C21. 汽车;21.6 22. 1mm;5.85 23. 匀速;路程24. 乙;36 25. 32.4 26. 300;能;音色;空气27. 振动;响度 28. 响度;传播过程 29. 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0. B;2.45;337.5 31. 振动;真空不能传声32. ;小;0.2;C;全程;时间/s;偏大33.34.【解答】解:(1)海底隧道长s=6.7km=6700m,小汽车通过用时t=268s,平均速度v=、6700m268s=25m/s=90km/h;(2)全长s=55km=55km,最高限速v=100km/h,最短通过时间t=g=55km0.55h=33min。100km/h答:(1)小汽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90km/h;(2)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小汽车通过整座大桥至少需要33分钟。【解答】解:(1)在雨天开车时,司机都要“减速慢行”,原因是下雨后,路面上有积水,路面的粗糙程度降低,摩擦力变小,制动距离变大:(2)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t1=s1-14m-=0.7s,20m/s紧急停车全程所用的总时间:t=t1+t2=0.7s+2.3s=3s,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30m3s=10m/si(3)正常情况下减速过程中行驶的路程为s0=s2-51=30m-14m=16m;醉酒后司机反应时间至少增加一倍,若汽车还是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此时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3=2s1=2×14m=28m,此时的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s4=s3+s0=28m+16m=44m>40m假如前方40m处有行人,行人有危险。故答案为:(1)制动距离;(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s;(3)行人有危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图,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音叉,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则( )A.此时乒乓球作匀速直线运动B.此实验无法在太空中完成C.本实验探究的声音由乒乓球振动所产生D.该实验装置无法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课本宽约18dmB.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约0.9cmC.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可以避免误差的3.如图所示,小东和小成坐在火车车厢内,通过观察窗外的景物判断火车是否运动的情景。小东认为: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小成认为:以窗外驶过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火车是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小东的观点正确B.只有小成的观点正确C.两人的观点都正确 D.两人的观点都不正确4.甲、乙小车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南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s~4s内乙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4s内,两小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前2s内,以甲小车为参照物,乙小车在向北运动D.第4s末,甲、乙两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5.为了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小龙同学自制了一个每秒滴下2滴水的“滴水计时器”。她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玩具车上,并把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用来测量玩具车运动的速度,如图甲所示。释放玩具车后,水滴在木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2秒C.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平均速度为1.2 m/sD.BD段平均速度大于AC段平均速度6.“鼓声三下红旗开,五龙跃出浮水来”端午赛龙舟是荆州重要的习俗活动,关于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鼓声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人能区别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鼓面,鼓发声的音调会不同7.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C.弹琴时,琴声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D.我国空间站的宇航员出舱后,在太空中仍能通过声音直接交流8.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现昆虫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B.防噪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9.物理课上,老师拿出一把刻度尺让四位同学先后测量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四次读数分别是:18.51cm、18.64cm、18.50cm、18.49cm。该课本的宽度应记为( )A.18.535cm B.18.54cm C.18.50cm D.18.49cm10.在智能仓库中,机器人正沿着固定轨道运送货物,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 )A.固定轨道 B.货物 C.货架 D.仓库的地面11.某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某公路,前15s行驶了0.45km,前30s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10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汽车前15s的平均速度是20m/sC.汽车前30s行驶的路程是750mD.10~30s内汽车一定做曲线运动12.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苹果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一种波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种物体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14.如图所示为在我国出土的古代乐器编钟、石磐和骨笛,演奏时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编钟时,用力越大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敲击石磐时,用力越大石磬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吹奏骨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能分辨三种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是音调不同15.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歌声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响度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16. 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的方法相同的是( )A.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B.在高速铁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17.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北运动,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像。则由图像可知( )A.2~4s内,a车与b车皆处于静止状态B.2~4s内,a车相对于b车向南运动C.4~6s内,b车相对于a车向北运动D.a车和b车相遇时,a车运动了40m18.小王和小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王都要比小李提前10m到达终点,若让小王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小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王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 )A.小王先到达终点 B.小李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20.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B.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C.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136m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21.最近,某县市区内出现小鹿电动车,方便了市民出行。某同学放学后骑车回家时,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为 参照物的。他先以2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6min,等红灯用了1min,又以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min,他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km/h。22. 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如图所示,该刻度尺分度值为 ,铅笔长度读数为 cm。23.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是小洛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做出的几个图象,请分析图象,甲图表示物体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选填“路程”、“时间”或“速度”)。24.甲、乙、丙三辆电动汽车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其中 车运动最快;经过6s,最快的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m。25 如图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最先进的护卫舰,承担了我国众多的外访、护航、联演等诸多任务。某次护航中护卫舰航行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前15min航行4.5km,再护航60min完成任务,护卫舰此次护航的平均速度是 km/h。26.某种昆虫靠翅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许多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 ,他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27.河南坠子是我省传统曲艺形式。演员手持枣木简板使其相互击打,简板受击打时由于 而发声;演员演唱时使用麦克风可以增大声音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28.AI智能系统可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主人对系统说:“请将歌声调大”,上述操作改变了声音的 ;当主人对系统说:“请关闭窗户窗帘”,关闭窗户窗帘可在 中减弱噪声。29. 凝结着中国古人智慧的双耳鱼洗盆如图所示。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同时盆内水花四溅。“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 ;用双手按住把手,嗡嗡声会很快消失,这是因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30.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仪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图甲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 s。3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做了如下操作: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反复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由此推理可知: 。32.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挡板,秒表【实验步骤】(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2)实验中秒表每一小格代表0.5s,经计算AB段速度是 m/s。(3)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BC;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vBC;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4)小明想测量全程、上半段、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下面方框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则(a)处的内容是 ;(b)处的内容是 ;路段 路程/cm (b) 平均速度/(cm/s)(a)上半段路程下半段路程【交流】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共17分)33.(12分)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1)(2分)为了行车安全,在雨天开车时,司机都要“减速慢行”。原因是下雨后,路面的粗糙降低,使行驶车辆受到的摩擦力变小,导致 (选填“反应距离”或“制动距离”)变大。(2)(6分)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3)(6分)新交通法规定,严禁酒驾。醉酒后司机反应时间至少增加一倍,若汽车还是以20m/s的速度行驶,假如前方40m处有行人,行人有危险吗?(通过计算加以说明)34. (5分)如图为港珠澳大桥,它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5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6.7公里,为世界第一跨海长桥,大桥最高限速为100km/h。(1)(2分)若某辆小汽车通过海底隧道用时268s,求小汽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2)(3分)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小汽车通过整座大桥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物理)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