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调研历史卷(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古埃及农业生产几乎依赖于尼罗河,其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决定了自始至终实行的王权制度;尼罗河岸的沼泽中盛产纸莎草,这又为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了书写载体。这反映了()A,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独具特色的文明照B,古埃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最主要源头C.古埃及长期处于狩猎采集的生产阶段D.古埃及地理环境决定其农业发展水平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购买奴隶,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须将奴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这一规定()恕A,改善了奴隶的地位B.规范市场交易秩序C.损害奴隶主的利益D.旨在强化中央集权3.时空观念是初中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胡夫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甲骨文佛教创垃约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18世纪商周时期公元前6世纪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古代美洲文明D.古代亚洲文明4,腓尼基字母的图形来自埃及的象形文字,腓尼基人用这些图形发展形成了一种表音文字。这种文字随着腓尼基人传播到了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希腊字母。这说明()A,腓尼基字母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B.希腊成为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C.和平交往成为文明传播唯一方式D.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5,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的是()班A.凯撒B.屋大维C.克洛维D,拿破仑6.雅典城邦组织戏刷演出,戏剧开演前会组织一些仪式。比如,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有时雅典公民还能看到在舞台中央展示的同盟各邦上缀的供味,这些做法的目的是()A,保障各个阶层的权利B,促进人文主义思想传播C.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D.增强城邦内部的凝聚力7.11、12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人们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法,商会的成立,使大量契约精神和原则成为普遍的有效性规范。中世纪后期的城市,拥有独立的立法权和司法权。材料表明中世纪的西欧(A,城市发展推动资产阶级形成B,近代法律体系基本形成C.罗马法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D.经济发展助推法治进步8.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A.生产生活水平相对低下B.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9.提取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看到“巴勒斯坦“救世主耶稣”等关键词有利于我们了解()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儒教10.646年,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有,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这表明当时日本()A.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B,确立幕府将军统治地位C.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D,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11.下表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该笔记记述的是(鼎盛时间:8世纪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文化成就:《天方夜谭》历史地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法兰克王国D,拜占庭帝国12.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属于阿拉伯文学瑰宝的是()A.《吉尔伽美什史诗》B.《荷马史诗》C.《天方夜谭》D.《罗摩行那》13,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材料反映当时西欧()A.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B.封建行会的发展C.工厂制度逐步形成D.庄园经济的兴起14.1492年,哲学家费奇诺写道:“这个世纪是金色的,它照亮了之前被扑灭的自由艺术之光:语法、诗歌、修辞、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在佛罗伦萨它也把柏拉图的律条从黑暗引入了光明。”材料中“这个世纪”()A.开启了大工业时代B.理性主义成为社会主流C.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价值D,信仰自由冲击神学统治15.威尔 杜兰的《世界文明史》称,美第奇时代(14-16世纪)意大利的心灵从宗教转向哲学,从天堂转向地上;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人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该作者描述的现象体现的是()A.写实主义B.专制思想C.神权思想D,人文主义16.下图所示的是欧洲一位文学巨匠的主要生平和作品,从中可以判断该文学巨匠是()1564年出1595年《罗密歌1601年《哈姆1606年《表比生于英国与朱丽叶》首波丽特》首泸白》首泸1591年《亨利1596年《威尼1603年《奥1616年4月六世中篇》首演斯商人》首波赛罗》首波逝世A.但丁B.薄伽丘C.彼特拉克D.莎士比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