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父爱之舟》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父爱之舟》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19.父爱之舟
第一课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主要作品: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
作者简介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默读课文,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些场景给你的印象深刻。
初读课文
蚕宝宝 茧子 报考 客栈 心疼
席子 冤枉 恍恍惚惚 高跷 糖果
偏僻 委屈 纸屑 启迪 钉鞋
陪嫁 毕业 缴费 落榜 暑天
煮饭 兼作 嘲笑 枕边
蚕宝宝 茧子 报考 客栈 心疼
席子 冤枉 恍恍惚惚 高跷 糖果
偏僻 委屈 纸屑 启迪 钉鞋
陪嫁 毕业 缴费 落榜 暑天
煮饭 兼作 嘲笑 枕边
yuān wɑnɡ
在词语中读轻声
木+旁
口+朝
jiǎn
zhàn

qiāo


jià
jiǎo
bǎnɡ
jiān
cháo
huǎnɡ
wěi
zhěn
积累词语:
密密层层
恋恋不舍
泥灶
乌篷船
摇橹
划船比赛
















宿
_______宿舍

_______一宿
xiǔ
运用:李明在宿(sù)舍给我们讲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ù)的知识。
_______星宿
xiù
多音字
我会写












是横不是撇
不要多一横
cán
kǎo
ténɡ

tánɡ
xiè

dīnɡ
péi

zhǔ
zhěn
书写指导
下部“巾”中的“冂”的宽度相当于“广”的横笔,末笔竖与“广”的点笔垂直对齐。
竹席
书写指导
右下部“口”的顶部宽度和“立”的短横相当。
陪伴
书写指导
下部“十”字的横要长,托住上面的“比”。
毕业
形容舍不得离开。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精巧细致。
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A.恍恍惚惚 B.精致
C.恋恋不舍 D.领略
D
C
A
B
词语解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文围绕“________”这一中心,以__________的方式追叙在艰难求学的经历中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父爱
梦境回忆
品读课文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醒来,枕边一片湿。
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
首尾照应
作者为什么采用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
以梦境的形式更易于抒发情感,组织情节,从而更好地表达主题。
默读课文,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
2
回忆父母养蚕的辛劳,及父亲卖茧子后给“我”买枇杷吃的场景;
3
住客栈时,父亲因心疼“我”被臭虫咬得全身都是疙瘩想加钱换房;
4
父亲给“我”买热豆腐脑,替“我”糊万花筒;
5
大雨大雪天父亲背“我”上学;
6
凑钱供“我”上学,替“我”铺床;
8
送“我”考学,夜晚行船,轮换摇橹;
9
送“我”入学,为“我”缝补棉被。
课文哪些场景让你印象深刻?用笔勾画下来。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卖蚕茧后立刻给“我”买好吃的,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疼爱。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说一说:作者半夜梦醒,看到父母半夜起来忙碌,会是什么样子?会想什么?当父亲给作者买枇杷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对话?
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
咬在儿身,痛在父心。
心疼极了
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这样节俭的父亲与对加钱换房动心的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表明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父亲是很疼爱“我”,即使再艰难,他也舍不得让“我”受委屈。
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父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最好的给了“我”。
默读第4自然段。小组合作,选择从父亲或作者的角度来讲述这一个自然段发生的事情。
1.背写课文的生字。
2.继续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中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业/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9、《父爱之舟》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用√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Cán ( ) xiè( ) jià( )
蚕 屑 嫁
chán( ) xuè( ) jiā( )
二、读拼音,写词语。
1.哥哥用玻璃、zhǐ xiè( )给我做了一个万花筒。
2.是姐姐péi( )我去的kǎo( )场。
三、 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cán xiè jià
二、1.纸屑 2.陪 考场
三、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9、《父爱之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9、父爱之舟 单元 六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教材分析 《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全文以“舟”为线索,紧紧围绕父爱这一主题,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从选材方面看,文章所选取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事,但却小中见大,表现出了父爱之伟大与深沉。
学习 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重点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师出示课件,视频导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吧。 板书:父爱之舟 2.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情的视频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出示课件)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席、庙、屑”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词,既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品读课文。(出示课件)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生讨论、总结、汇报。 师总结。 2.默读课文,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生讨论、总结、汇报。 师总结。 3.小组活动。 默读第4自然段。小组合作,选择从父亲或作者的角度来讲述这一个自然段发生的事情。 【设计意图:从整体把握课文,能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利于更深一步理解文章。】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背写课文的生字。 2.继续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中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既能夯实基础,又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板书设计】 19.父爱之舟
教学反思
1. 从显眼的词句中深入:在研读时对字、词、句、段上是必须要下功夫细细体会的,不能轻易放过。《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中,把握重点词句,同时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细读,从句子中落实到重点字上,都是值得推敲和品味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解读。 2.从熟知的知识点深入:在初读,研读后,从学生能够熟知的知识点切入课堂教学,那一定能给学生自信心,培养好整堂课的气氛。在这篇文章的处理中,“父爱”这个主旨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知识点,以此作为解剖处,让学生自我概括文章,并围绕“父爱”的事件进行梳理就简单得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对学生激励性评价不及时,导致一些学生的兴致有点低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学习任务单
19、《父爱之舟》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9、《父爱之舟》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认识“屑、席”等生字,正确书写“蚕、考”等字,理解“泥灶、初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梳理课文脉络,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场景。与学习伙伴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
课前学习任务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查找作家的相关资料。
课上学习任务
1.会读下面的词语。
渔船 报考 教训 心疼 席子
庙会 彩排 糖果 抽象 启迪
毕业 寄宿 师范 路费 轮换
领略 意境 磨灭 精致 2.分享预习成果,将课上学习的重点或易错字词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的在梦中回忆了与父亲相处的哪些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默读课文,进行批注,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印象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学习资源
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狮子林》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