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
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古代埃及人组建了一支建筑团队,从设计师到工匠,从工程队队长到普通工人,再加上形形色色的后勤人,他们通力合作,修筑了大金字塔。这反映了古埃及(  )
A.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社会组织能力较高
C.自然环境较为恶劣 D.王权逐渐走向衰落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  )
A.维护奴隶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维护公民的利益 D.维护封建主的利益
3.最符合下图内容的标题是(  )
A.古印度的早期文明 B.佛教的对外传播
C.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D.雅利安人入侵印度
4.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指(  )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全体希腊人
C.包括奴隶的雅典居民 D.外邦人
5.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它”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C.《十二铜表法》 D.《法学汇纂》
6.某历史小组举办了历史图片展,下面是这次展览中的图片,这次展览的主题是 (  )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古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7.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奠定的欧洲国家雏形有(  )
A.英吉利、德意志、意大利 B.法兰西、美利坚、意大利
C.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D.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
8.“欧洲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这反映出当时的大学(  )
A.享有司法特权 B.必须要先上基础教育课程
C.受基督教影响 D.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9.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中著名的故事,有一些真正来源是印度、希腊和埃及等地区的神话。由此可知,阿拉伯地区(  )
A.文学艺术繁荣昌盛 B.重视对外友好交往
C.继承融合多种文化 D.文学植根于古希腊
10.大化改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例:在没有外力强迫的基础上,一个国家能够如此主动、深入而全面地学习另一个国家,“脱胎换骨”“重新做国”。材料中“重新做国”是指(  )
A.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B.进入幕府统治期
C.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D.生产力极大提高
11.在现代欧洲语言里,有许多词语和概念源于阿拉伯语,如市场、关税、港口、支票和阿拉伯数字等。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
A.推动了启蒙思想运动 B.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C.促进了欧洲城市自治 D.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12.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体现了(  )
A.农业更多为市场而产生 B.封建庄园经济盛行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D.农奴制度得到发展
13.“意大利人积极到遥远的地方经商,产生了金融汇兑行业。正是这样活跃的经济活动,意大利的城市最早进入到了注重享乐、追求文化的阶段。……很多商人聘请艺术家为其创作肖像画,或者建造家族礼拜堂……”由此推动了(  )
A.人文主义思潮 B.新航路开辟
C.早期殖民扩张 D.启蒙运动兴起
14.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贸易中心也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也得到了更快发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租地农场促进经营方式的改变 B.欧洲人率先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C.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最终形成
15.下图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对图②航线描述正确的是(  )
A.发现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B.发现到达印度西海岸的航路
C.已经打开通往东方的航线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16.根据下面判断,某同学评价的事件是(  )
积极:它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消极:它在殖民地掠夺了无数的财富。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A.十字军东征 B.早期殖民掠夺
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
17.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中国君主专制
C.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18.如图展现了英国革命的历程。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就像这个摆钟的A、C两点,它们摆来摆去,最终在中间的甲处找到了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即将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甲处最有可能的是(  )
A.处死了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的独裁
C.詹姆士二世复辟 D.《权利法案》的颁布
19.《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这体现的诉求有(  )
①天赋人权 ②三权分立 ③主权在民 ④社会契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规定:“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任何人不应为其意见甚至其宗教观点而遭到干涉,只要他们的表达没有扰乱法律所建立的公共秩序。”据此可知,此宣言(  )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体现人权和自由原则
C.主张保护私人财产 D.承认妇女的政治权利
21.1789年颁布的一部文献中提到:“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该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美国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22.下表中英国铁路营运里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英国铁路营运里程
年份 营运里程(英里) 年份 营运里程(英里)
1843年 1952 1847年 3945
1844年 2148 1848年 5127
1845年 2441 1849年 6031
1846年 3036 1850年 6625
A.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 D.工厂制度的建立
23.进入19世纪,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计时工具的改进
C.环境污染的加剧 D.福利政策的推行
24.19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 B.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
C.是唯一科学的理论成果 D.推动了巴黎公社成立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他们建造了雄伟的金字塔,发明了象形文字,制定了太阳历……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用230多万块巨石砌成,每块巨石平均重2.5吨。
材料二: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内容十分广泛,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等制度都作了详细规定。
材料三: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同时,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一,列举古代埃及的两项文明成果。(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亚非文明的认识。(1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8分)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摘自哥伦布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2分)
(2)列举一文艺复兴在艺术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2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1分)
(4)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2分)
(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1分)
27.法制发展见证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下图所示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作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例如,它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材料二 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狄金森称:“一个有限制的君主制 (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之一……从来就没有任何共和制度带来同样的好处。”这些人想拥戴华盛顿为国王。但是华盛顿拒绝接受, 他坚决反对恢复君主政体,因为他经过长期反英斗争,从内心里仇视君主制。而且他也认识到君主制违反历史潮流,不得人心。
——摘编自吴于皮、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
(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典的描述?该法典在人类法制史上有何地位?(2分)
(2)材料二中的“帝国”指的是哪一国家?其皇帝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法典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华盛顿反对君主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在18世纪后期为 反对君主制所采取的措施。(2分)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随着商业复苏,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与封建领主斗争过程中,这些异质的东西导致封建社会走向瓦解,推动了14世纪中叶新的文化的产生。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材料三: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如下吟唱:
诗歌(1)巴黎景象 诗歌(2)曼纳哈塔(即纽约曼哈顿)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封建领主斗争常用的两种手段,并指出14世纪中叶“新的文化”的核心思想。(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英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现象,并推断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3)从材料三两位诗人的“吟唱”中能够看出他们对各自的城市分别持何种态度?请任选一位诗人的立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影响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10 BBBAC CCDCC
11-20 BCACA BADCB
21-24 DBAA
25.(1)文明成果: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2)历史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认识:古代亚非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古代亚非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如文字、历法、法律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亚非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各文明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贡献。
26.(1)共同的纱幕: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思想:人文主义
(2)人物:达·芬奇;成就:《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3)理解:它不仅仅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4)错误并加以改正:印度大陆改为美洲大陆;目的:建立殖民地。
(5)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27.(1)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国家: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3)原因:内心里仇视君主制;认识到君主制违反历史潮流。
措施: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
(4)认识:法制发展见证文明进程。法制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28.(1)两种手段:武力斗争、金钱赎买。
核心思想:发扬人的个性,即人文主义思想。
(2)重要现象:城市化现象。
主要原因: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
(3)态度:波德莱尔批判城市工业化,惠特曼赞美城市工业化。
理解:例如选波德莱尔的立场。城市化带来了环境污染,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选惠特曼的立场。城市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给人类带来了便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