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标号的用法及易混标号的辨析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标号的用法及易混标号的辨析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号的用法及易混标号的辨析
常见标点符号
标号的用法及易混标号的辨析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一)引号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完全是书面上的符号,阅读时可以看到,念的时候却不用念出来。
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例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2.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言外之意引起来】
例如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否定的含义](正话反说)
例如②:“—·二八”战争之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特定名词,称谓]
例如③:“芦柴棒”着急的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特殊含义比喻借代等等]
3.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重要的话引起来,强调】
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用法及作用 示例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晓来谁染霜林醉?”这句话出自《西厢记》
表示突出强调 包身工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表示讽刺或否定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
表示特定称谓 “一·二八”战争之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
表示特殊含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一)引号
易错点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外层用双引号,里层用单引号。
例如: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我们都要记住两句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句子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之外。
例如:日本支援武汉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雪同天”。
特别注意
1.引文未尾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间引均放在引号内。
例如: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例如: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2.注意引号的范围。
例如: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改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3.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例如:妈妈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判断对错
1.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错。句中贾岛的两句诗是完整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对。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3.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错。“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4.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人拍案叫绝。
错。引文作为句子的一部分,且结束时不需要停顿则不加点号。
课堂检测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学校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
B.我迷惑了:萤火虫看起来那么小巧、柔弱和笨拙,怎么对付得了蜗牛呢?
C.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解析]A项中的省略号与“等”应去掉一个。C项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主谓并列用逗号。D项“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逗号应放到引号外。
课堂检测
2.下列各项中,引号的用法与“詹天佑用‘人’字形设计方案破解了巨大的施工难题”中“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C.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作“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B [解析]“人”的引号作用为特殊含义。A项,这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B项,特殊含义。“招牌”,原来的意思是指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营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这里的含义是指天上的各种各样的云朵,有经验的人看到它就会知道天气的情况,正所谓“看云识天气”。C项,这里的“聪明人”加上引号,是反话正说,修辞手法称之为反语。“聪明人”,即“愚笨者”。D项,着重强调。“有物有序”加引号具有强调作用。
(二)破折号
“破” 语言中断,“折”把意思转到另一个方面。表示语意的转换、跃进、解释、总结。
用法及作用 示例
表示解释说明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
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到考试——特别是模拟考试,我都会莫名的紧张。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另起炉灶)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
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二)破折号
用法及作用 示例
表示语音的延长 我们对着大海喊:“大——海——,我们爱——你——”
表示总结上文或提起下文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正式开工之后,我们的工程进度安排如下——首先……
表示引文的作者或出处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表示分项列举 疫情期间,这些防护措施很重要!
——戴口罩,多通风
——勤洗手,多消毒
——少外出,多运动
用于副标题前 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易错点
(1)不与“是”“即”“有”等提示性词语同时使用。
错例: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即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2)破折号和括号不能同时使用,两者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引出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补充说明而已。
错例:“吃完饭,要么坐着,要么站起来,不要谷堆——(河南话,‘蹲’的意思)——那儿……”
(3)破折号和冒号表示总说和分说的关系不同。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分项说明或列举时,则用冒号;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解释,则应用破折号。
错例①:今天的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错例②: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特别注意
破折号与括号
1.二者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较重要内容用破折号,一般内容用括号。如:
(1)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据说芦苇有很多用途,譬如造纸、建茅草房、制作生活用品(如苇席、帘子)等,芦叶、芦花、芦根等均可入药。
2.破折号表示注释的部分要连着正文念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
3、括号内部的不算句子成分,破折号前后都是句子成分
破折号与冒号
1.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分项说明或列举时,则用冒号;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解释,则应用破折号。如:
(1)注意事项:一、勤洗手;二、勤洗衣服;三、勤晒被褥。
(2)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部分删去,句子的内容和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表示总说和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冒号后的内容删去。
课堂检测
1.下列文中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其姊妹篇——《姑苏琐记·懒画眉》——在2022年春日已创作完成。
C.在影像上同样体现了古代姑苏(即现在的苏州)的独特韵味。
D.用多样化的媒介形式让方言活起来、新起来、亮起来。
D [解析] D项,应将顿号改为逗号。“活起来、新起来、亮起来”在句中做谓语,因此两个顿号要改为逗号。
课堂检测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
A.你唱歌真好听。——你为什么这样勇敢呢?
B.房里又热又闷,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
C.“连长他牺——”铁柱哽咽起来。
D.坚强,纯洁,正直——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 [解析] 文中和B项都表示补充说明。
A项,表示话题转换。C项,表示说话中断。D项,表示总结上文。
课堂检测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下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2020年12月25日,北京2022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完工。在过去的一年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也给进入筹办关键时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带来了巨大挑战。
A.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C.“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D.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A [解析]文中破折号作用为解释说明。A项,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B项,破折号作用是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C项,破折号作用是表示声音延长。D项,破折号作用是表示语意转折。
课堂检测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书和报纸——读书和写作的承载,是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传播者,是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经典著作和命运之书与世长存。儒家重人文,喜欢著书立说。著书立说,向来被我辈看作是神圣而又崇高的事业。
A.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我能抽支烟吗?
B.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到家?
C.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D.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D [解析]原文中破折号标示注释内容。A项,标示话题的转换;B项,标示引出下文;C顶,标示意思的转折;D项,标示注释内容。
(三)省略号
表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
用法及作用 示例
表示表示引文的省略 三岁的小侄子奶声奶气地读起了《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表示列举或重复词语或递增的次数的省略 超市里有吃的、喝的、穿的、玩的……等,真可谓应有尽有。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我……错了……对不起……大家,我……”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你这样做,未免也太……
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是你偷拿的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易错点
(1)不该停顿的地方误用省略号。
错例:就是在我随意被人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不低头。
(2)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省略时只用“等”,不用省略号。
错例①: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等。
例如②:“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
(3)省略号的前面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则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一般不应保留。
错例:老汉抓起扁担,提起水桶,走上台阶,……
(4)省略号前后没有明显的语意停顿时不加点号。
错例: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课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文章评点(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
B.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无所不至。
C.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D.清人王鸣盛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B [解析]A项,小括号里的内容是对“古代文章”的解释,应放在“古代文章”之后;C项,省略号和“等”重复;D项,句末的句号应该放在双引号里面。
课堂检测
2.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省略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是萍, ——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这组策划报道刊登时正处于植树季节,时效性强,“用数据说话”,不仅具有说服力,更具有号召力——号召市民投身到护绿建绿的队伍中来!
C.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尚有一系列的疑问。
D.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没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D [解析] D项,省略号不能与“等等”连用,若保留省略号,其前逗号应删去。
(四)括号
括号,一般是指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使用的符号。这种注释是夹在正文中间的夹注。
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或小括号)“()”。此外还有大括号(或“花括号”)“{ }”、中括号“[ ]”、尖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四)括号
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例如: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 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句内括号不充当语法成分,有它句子更完整详细,没它不是病句。
例如: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
注意: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2)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省去。
(3)如果要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放在括号后。
(四)括号
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例如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例如②: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注意:
(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
(2)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省去。
(3)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
(四)括号
用法及作用 示例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①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猿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②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用于标示行文中插叙性、订补性的词语和句子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因此我们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鼓掌)
用于标明剧本中人物对话时的动作、情态的文字,以及说明人物活动、场次的时间、地点和舞台装置、灯光效果等情况 常:(闪过)你要怎么着?
德: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
马:(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德:(四下扫视,看到马)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老舍《茶馆》)
用于标明引文的出处 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
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
改正标点
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1、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解析】括号移到句号前
2、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 第六卷,第23页)。
【解析】括号移到句号后
3、出版社在1997 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社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解析】非注释语误用括号
4、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
【解析】括号内句号应删除
课堂检测
1.下列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A.巨著《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修纂,十年后完成。
B.她的身体实在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抄查女工身体的人)也不愿意碰她。
C.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英国汉默尔顿编著)。
B [解析]文中括号为解释说明。A项为注释;B项为解释说明;C项为句外括,对全句进行补充说明;D项为句内括,对《西方名著提要》进行补充说明。B项用法和原文用法相同。
课堂检测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面对良莠并生、瑕瑜互见的儒学,【甲】我们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必须明确“文化景观”形成的复杂原因,搞清这种“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对于孔子与传统文化,人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近代以来,不少人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的腐朽。【乙】于是,在20世纪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似乎中华民族要摆脱苦难就必须摒弃传统文化。近代以来学术上的疑古思潮,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近代疑古思潮是宋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延续,但二者又存在明显不同。【丙】后者是为了“卫道”而疑古(捍卫儒家传统),前者则变成了为摒弃传统而疑古。在“古诗辩”运动中,学者们更是由“疑古史”演变到“疑古书”,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遭到前所未有的怀疑。
A.甲   B.乙   C.丙
C [解析]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捍卫儒家传统”解析的词语是“卫道”。
(五)书名号
1.书名号表示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图画名、书法名和法律法规等题名
(1)表示出版物(书籍、篇章、报刊等)。
《红楼梦》《师说》《人民日报》《读者》杂志
(2)表示文化产品(如电影名、电视剧名、电视节目名、栏目名、歌曲名、乐曲名、舞蹈名、雕塑名、画名、戏曲名、曲艺名、杂技名、剪纸名等)。
《中国诗词大会》《只此青绿》《向日葵》《游园惊梦》《断臂的维纳斯》
(3)表示法律、法规、方案、文件。
《汉语拼音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2.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例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
易错点
警示 示例分析
忌滥用书名号 1、《重庆日报》推出的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3、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4、《古典丛书》是受到《人民日报社》广泛推广的一套丛书。
活动主题、栏目名称、计划、丛书和单位不用书名号
“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我有幸聆听李赋宁教授亲自讲授《英语史》课程……所以,当我拿到李先生赠送的《英语史》时,喜悦
的心情不言而喻。”
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
专业课程名称、考试名称不使用书名号
课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着祥和、热闹的气氛。
B.以《团结、友谊、发展》为主题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C.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D.“其实你不该写信。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说了半句话,就哽咽了。
D [解析] A项,“……”与“等等”不能同时使用。“……”与“等等”保留其一。若保留“等等”,需在“等等”前加逗号;若保留省略号,需删去“等等”后的逗号。B项,书名号应改为引号,书名号是用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影视戏剧名等的,不能滥用。C项,应去掉省略号前的逗号。
课堂检测
2.文段中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甲】南宋词人姜夔,号白石道人,兼精诗、书、乐,以布衣终。他生平有一段情事,刻骨铭心,常于其文字中露出鳞爪,却又语焉不详。夏承焘曾细细寻绎钩沉,终于使这段情缘浮出了水面。原来,姜夔早年客居合肥,与一对善弹琵琶的姊妹相遇,并与其中一位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姜夔因生计不能自足而不得不游食四方,二人遂无法厮守终老。【乙】姜夔诗中提及此事的,只有“送范仲讷往合肥”绝句三首;而他的词中,与此情有关的有二十二首之多,约占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足见其萦心不忘。前人多因不晓本事,常常责其费解,王国维尚且有“白石有格而无情”之讥评。事实上,姜夔用情既专又深,在两宋文人中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丙】这也使得他的词具有极为感人的品质,诚如夏承焘所说的,“在唐宋情词中最为突出”。
A.甲    B.乙    C.丙
B [解析]B项,乙处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送范仲讷往合肥”是诗歌的题目,应该用书名号。
课堂检测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根据步骤判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甲】翻开《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一书,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一一展现,字里行间全是澎湃的热情,全是珍贵的回忆。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乙】我永远忘不了,从天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是那么悠扬、那样动听!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继续大力支持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刻苦攻关,航天事业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地实现飞跃,大踏步赶上时代。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施宇航员空间出舱活动。这一切无不给我们带来激动和幸福!进入新时代,航天梦引领中国航天人奋力奔跑、勇敢逐梦,让航天事业奔向强国目标,自立自强地谱写着新的辉煌篇章。【丙】北斗泽沐八方,嫦娥飞天揽月,天问造访火星,天和筑梦天河……这些好消息一则接着一则地传来,很不容易,真是令人万般欣慰!
A.甲   B.乙   C.丙
B [解析]B项,乙处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东方红”是乐曲名,应该用书名号。
(六)其他标号
着重号 连接号 间隔号 专名号 分隔号
﹒ - — ~ · _ /
(六)其他标号
1.着重号
标示语段中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面。
2.连接号(短横线、一字线、浪纹线)
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
例如:参见下页表2-1 幸福小区3-2-11室 0370-8186666
2020-02-27 2020年2月10日—27日 白居易(772年—846年)
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 40(公斤)~50公斤 第五~八课
3.间隔号
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标注在文字或数字之间。
例如:《天·地·人》 《史记·项羽本纪》 《念奴娇·赤壁怀古》
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 “3·15”消费者权益日 “一二·九”运动
(六)其他标号
4.分隔号
标示诗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
例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3/14次特别快车 中国队/美国队 课题/程名称(“/”表示“或”)
5.专名号__
表示国名、朝代名、年号、民族名、人名、地名等。凡字、号、封、谥、尊称等意在专指者,皆可标注专名号。仅用于古籍、文史研究著作或繁体竖排文本,现代通用文本中一般不使用。
例如:(沈约)卒官,谥曰恭侯。(同上书《沈约传》)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