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15课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本课线索英国实行金本位制秦:圆形方孔钱;宋:交子;元:“钞”明:铜钱与纸币并行;白银货币化;清:白银与铜钱兼用古代 近代(1840-1949) 现代(1949年以后)中国货币演变世界货币体系晚清:银元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人民币1816 1929-1933 1944 1971经济大危机金本位制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古代中国1、夏朝:海贝出现物物交换货币产生,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盐铁论》中提到:“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2、商朝:开始出现铜铸币海贝商代保德铜贝(正、背)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商朝人善于经商,商业发展的产物(一)古代中国3、春秋战国:币制混乱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割据混战,各国货币不统一(形制、重量、单位等)影响: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4、秦汉:统一货币、铸币权收归中央秦半两 汉五铢钱影响:①货币:货币规范化(圆形方孔钱),后世沿用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③经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由币制混乱到统一货币;由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古代中国5、唐朝: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自北宋起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崇宁重宝”,明清的“嘉庆通宝”。变化: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钱币上标注皇帝年号作用:开启新的货币体系;凸显货币的政治宣传作用,彰显皇权;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古代中国6、宋朝: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请将以下纸币相关信息补充完整◎交子最早出现在 地区,因 携带不变,由富户主持发行,便于进行 、 贸易。◎纸币的发行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随着交子的影响力扩大,纸币的流通逐渐得到政府的重视,北宋在成都地区设立 ,规范纸币的发行和流通,交子的发行权从此转移到 的手中。四川铁钱大宗长途商品益州交子务朝廷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古代中国7、元朝:纸币(钞)做法: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结果: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根据《元史》记载,元朝中期宝钞每年的发行量为20万锭,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宝钞的发行量为200万锭;至正十五年,发行量激增到600万锭;到了至正十八年,宝钞的发行量已经没有官方记载,实际数额恐怕已经是天文数字。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古代中国8、明清:白银货币化(1)原因材料: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禁令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摘编自伊伊《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国内:①宝钞贬值(通货膨胀);②白银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③赋税改革的推动(一条鞭法);④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根本原因)。国际: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古代中国8、明清:白银货币化(2)影响材料: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材料:从16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大约280年时间里全世界白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向中国流动。大量白银的流入为中国银本位货币制度、财政制度提供了条件,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摘编自刘军《明清时期白银流入量分析》①带动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加强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拓展认识古代中国货币史的演变趋势根据以下图片提示归纳古代货币演进的趋势海贝商代铜铸币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秦半两由混乱到统一;由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开元通宝汉五铢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质货币的演变大宋通宝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二)近代中国1、银元(1)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廷开始正式铸造银元光绪元宝,也称龙洋钱币背面中心为象征清廷的蟠龙;外圈书写英文,反映西方文化介入这一时代背景。钱币正面用汉文和满文书写书写“光绪元宝”,顶部还有铸造省份名称。(2)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延续清朝,银元是法定货币。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二)近代中国2、法币(1)发行背景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国内市场上流道的货币主要有银两、银元、铸币以及各式各样的纸币等等。国际上,美国1934年6月实施“白银”政策,规定白银实行国有,大幅度提高银价以达到刺激诸如中国这样以“银”为本位制国家的购买力,使白银价格陡增,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白很挤兑浪潮。国内的金融市场澳临崩滑的边缘。……南京国民政府内部要求币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摘编自王丹《1931—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政革》等①国内货币体系紊乱急需统一货币体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②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导致银价飞涨,白银大量外流,国民经济陷于崩溃(通货紧缩,银价飞涨,物价暴跌,企业破产)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二)近代中国2、法币(2)具体实施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发行法币,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禁止银元流通,白银收为国有。货币发行主体——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银行货币使用时间——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到1948年法币彻底崩溃做法 作用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二)近代中国2、法币(3)影响统一发行纸币法币开启新的货币体系,货币现代化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加强国民政府对金融的统制,为抗战准备物质基础;助长官僚资本的膨胀禁止银元流通,白银收为国有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稳定国内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复苏为应对财政开支需要,大量发行法币泛滥,严重通货膨胀结合国民政府法币发行的做法,分析法币的影响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二)近代中国3、金圆券、银圆券(1)发行背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国民政府不得不发行新的货币——金圆券、银圆券。◎金圆券◎银圆券(2)结果金圆券、银圆券发行后均迅速贬值,均以失败告终。国统区经济陷于崩溃。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三)现代中国——人民币的诞生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1999年10月1号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启用第五套人民币形成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为何人民币不会像法币一样很快贬值失败?国家的和平统一经济的繁荣发展国家的政策和制度保障适度的货币政策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国际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背景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为何需要一个国际货币体系?为何这一体系是以英镑为中心?英国成为工业强国2、确立: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国家陆续采用金本位制3、作用:稳定币值和汇率,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4、崩溃:1929-1933年爆发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英镑地位下降,国际货币体系陷入混乱之中,影响世界贸易的有序进行。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背景二战后初期美国实力遥遥领先二战后欧洲衰落,美国实力领先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2、建立: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镇召开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宣布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两大机构,确立了美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构建了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秩序。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3、特征:双挂钩机制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基本固定。这就是所谓的“双挂钩机制”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二战后美国成为经济霸主,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稳定汇率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黄金美元其它国家货币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4、主要执行结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为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5、影响积极: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弊端: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5、瓦解(1)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名存实亡)(2)1973年,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瓦解)思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经济滞胀,经济实力衰退;西欧、日本崛起,美国霸主地位衰退;黄金储备量下降;中东石油危机的冲击;制度自身的缺陷等材料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的支配地位了”材料2: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石油提价,经济危机,美国财政赤字庞大。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严重冲击了美元的信誉。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三)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1、建立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通过《牙买加协议》,宣告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时代。根据这个协议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一直运行至今。2、特征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元化实行浮动汇率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基础货币,这是新兴经济货币首次被纳入SDR,也是人民币第一次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世界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1816年至一战 1944-1973年 1976年至今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金本位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牙买加体系从金本位制到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有哪些认识 世界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治理的重要方面,它的不断演进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表现;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的结果。课堂练习(2023·浙江高考·5)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