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五上八单元《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长生果”加上引号有特殊的含义,在文中指的是“书”。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长久不衰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表达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喜爱。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描述了读书类型的变化:小时候从读印着“水浒”“三国”的小画片,到读《七色花》《血泪仇》等连环画;上学时从读文艺书籍,到读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作者阅读的类型越来越多,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广。不同的时期,书的来源不同、类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作者的读书生活充满情趣,为饱览“香烟人”小画片而“卖力地呐喊助威”,由“看得津津有味”到“不过瘾”,用词童趣十足。写读“连环画”时,作者运用“浮想联翩”“泪落如珠”等词语,生动再现了作者读书时的如醉如痴。写读文艺书籍时,“直奔那里”“差不多都”等词语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如饥似渴的读书状态。
在丰富的读书经历中,作者体会到阅读的好处,阐明自己在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作者用亲身的经历、真切的体会,说明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厚积薄发的作用,大量的阅读提升了作者的想象力,因此作者的写作也别出心裁、与众不同;阅读大部头的小说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既能丰富积累,又增强了记忆力和理解力,使作者作文的时候能恰到好处地借鉴和模仿,并用呕心沥血的创造打动人心。
【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性的班集体生活,能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学习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喻、瘾”等13个生字,读准“差、奔”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写作经历,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教学重点】
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写作经历,体会从作者的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及“长生果”的寓意。
【教学过程】
任务一:知“作者之人”
1.师: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书的。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的对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引入新课。
3.了解作者
她曾担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自幼喜爱文学,13岁读初中时就在县报上发表两篇小说。至今已有800多万字,39本作品集。她是中国当代文坛极为勤奋而且很有影响的作家叶文玲。
课件出示:
叶文玲,当代小说家。生于1942年,浙江台州人。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品《叶文玲文集》,主要作品:《无梦谷》《秋瑾》《无花果》《心香》《青灯》《浪漫的黄昏》等。其中作品《心香》被评为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任务二:解“长生果”之意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课题中的“长生果”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课文中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速读第一自然段,联系全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说,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学习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文中的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作者童年读书与作文的相关事件。
2.出示词语,指名读。
比喻 美差 过瘾 直奔 书籍
如饥似渴 报偿 沉甸甸 悟 馈赠
磁石 酵母 皎洁 借鉴 呕心沥血
3.说说你是怎么识记这些词语的?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多音字:奔、差
5.出示第一自然段: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预设:
“长生果”从字面说,是有助于延年益寿的果实。在文中指的是“书”,将“书”比作“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品。作者以此为题,也突出了书对于“我”成长的重要性。
6.你觉得书籍还是什么?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 “长生果” 。书籍是社会发展的 。
书籍是 。 书籍是 ……
任务三:知作者的“读书之法”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她是怎样读书的?
学习提示:
1.可以一边读一边圈画出关键词句。
2.借助结构图或者表格等形式梳理。
预设:
(1)出示:按时间顺序填一填,作者童年时都在哪里读书?读了哪些类型的书?
时间 地点 书
上学前
上小学
后来
上初中后
结合图片回忆读书生活,完善表格,梳理作者读过的书:
①我的最早读物:“香烟人”小画片。②上学后:连环画。③书店:文艺书籍。④图书馆:中外名著。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时怎样读书的?在书上圈画出关键语句。
预设:
①看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
②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
③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
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
任务四:悟作者的“收获之理”
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分条说说作者在读书、作文中悟出怎样的道理?你认为阅读和习作的关系如何?
学习提示:
(1)把感受深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预设:
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①阅读扩展了想象力。②做笔记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③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与众不同,还要写出真情实感。④可以借鉴、模仿,更要创造。
2.你从作者亲身经历中得到什么启示?说说你今后的读书计划。
预设:
书含有丰富营养,在我们成长中起着主要作用。只要我们爱读书,而且孜孜不倦地区博览群书,学以致用,就一定会书写出自己漂亮的人生。
师总结:作者爱读书,所以她从书中不仅得到了快乐,还明白了写作的方法,成为著名的作家,有着精彩的人生,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阅读,生命因你而精彩。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踏上你们的阅读之旅,到书中去寻找属于你们自己的“长生果”!
布置作业:
1.基础性作业:选择一本好书阅读。
2.拓展性作业: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26.我的“长生果”
“香烟人”的小画片→津津有味
连环画→如醉如痴
阅读 小人书→废寝忘食
文艺书籍→不求甚解
大部头小说→如醉如痴
作文 构思别出心裁 落笔与众不同
写真情实感 呕心沥血的创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