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富锦市铁路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中八年级历史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是A. 虎门销烟 B. 金田起义 C. 天京陷落 D. 武昌起义2. 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流失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这一文物的“流失”是在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3. 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 影响 B. 爆发背景 C. 性质 D. 失败原因4.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把这一主张落实到行动中的创办了A. 福州船政局 B. 轮船招商局 C. 汉阳铁厂 D. 湖北织布局5. 下面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1898年6月-3月 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C. 公车上书 D. 武昌起义6. 《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很多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其中邹容的著作是( )A.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猛回头》C. 《革命军》 D. 《警世钟》7.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平均地权”指的是(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8.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座城市付出了重大的牺牲,钟南山院士称它为“英雄城市”,在历史上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座城市是( )A. 南京 B. 北京 C. 武汉 D. 上海9. “民国”之新文化运动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10. 《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A. 武昌起义 B. 二次革命 C. 护国战争 D. 北伐战争11.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A. 自强与求富 B. 维新与变法 C. 自由与平等 D. 民主与科学12. 对联“实指望,除国贼,还我青岛;为国家,今罢市,挽救学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C. 国民革命运动 D. 一二·九运动13. 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A. 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 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C. 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 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14. 周恩来参与的重大历史活动主要有①出席中共一大②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③领导南昌起义④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5. 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势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这一发展是通过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红军长征 D. 西安事变16.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和湘南工农武装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胜利会师,成立了A. 国民革命军 B.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C.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D. 新四军17. “古田,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 )A.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著名论断D.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8.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行军”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是A 突破湘江 B. 遵义会议 C. 四渡赤水 D. 会宁会师19. 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早出现战场。中华民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开始于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20. 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幅图片最能体现抗日战争的特点是A. 全民族抗战 B. 局部抗战 C. 分散抗战 D. 自发抗战21. 全民族抗战以来,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22.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编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由此可见,国民党发起谈判的真实意图是( )A. 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B. 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C. 讨论建立联合政府 D. 确定和平建国方针23. “正像刘司令(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邓小平评述的战略行动是A. 转战陕北 B. 孟良崮战役 C. 挺进大别山 D. 辽沈战役24.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表明上海( )A. 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 政治改良,革除陋习C. 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D. 全盘西化,倡导民主25.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励志故事。近代用中西画法和西洋写实主义技法对此故事再阐释的艺术家是A. 聂耳 B. 冼星海 C. 齐白石 D. 徐悲鸿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3分,共35分)26.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1842年,英军侵犯南京,清政府被迫在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四次,最终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条约规定割②给英国。(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③,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6年秋,④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3)1912年1月1日,⑤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⑥成立。(4)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⑦人以上。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把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⑧。(5)⑨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6)综上所述,概述南京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2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朝野合力推动下,新式教育高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其中学习一般西学知识的普通学堂发展最快,新式学堂取代学校、书院、学塾,最终成为定局。普通学堂不在造就少数人才,而在造就多数国民。……大批受西学教育的青年学生聚居在都市城镇大大小小的学堂,本来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实行的教育变革,反而促其速亡。——桑兵《中西学之争:从科举、学校到学堂》材料二 实业救国思潮是主张以发展实业富国富民而挽救危亡的进步思潮之一,……民国初期,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政治改良与实业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也是实业救国思潮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具体反映。——《中国近代史十五讲》材料三 五四运动后,在新思潮大量涌现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他们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迅速投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群众相结合和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行动中去。——《中国共产党历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新式教育高速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列举清朝政府推动新式教育发展的措施。材料认为“教育变革”有何作用?(2)阅读材料二,主张“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是谁?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思潮的?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实业救国思潮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3)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吸引进步青年”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马克思主义者“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方式。指出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地点。(4)综上所述,简述近代进步思潮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它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 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与迅猛发展,土地革命的深入,引起了国民党蒋介石的不安和警觉。1930年10月,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将军事重点转移到“围剿”红军方面,向各个根据地发起连续进攻。——《中国近代史(1919-1949)》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期,在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下,中国守军虽然作了英勇抵抗,但是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大片国土依然沦入敌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无论在战役上还是战略上均与国民党配合作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国共合作,坚持抗日战争的大方向,发挥了重要的中流砥柱作用。——张宪文《关于抗日战争几个观点的认识》请回答:(1)材料一中“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是什么?写出“国共合作”的两大成果与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据材料指出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应对的?(3)写出正面战场中国守军取得的最大一场胜战。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特点。黑龙江省富锦市铁路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中八年级历史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A【21题答案】【答案】A【22题答案】【答案】B【23题答案】【答案】C【24题答案】【答案】A【25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3分,共35分)【26题答案】【答案】(1)①《南京条约》;②香港岛(2)③《天朝田亩制度》;④天京事变(3)⑤孙中山;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4)⑦30万;⑧国家公祭日(5)⑨1949(6)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变迁。(具体阐述)【27题答案】【答案】(1)规模扩大,普通学堂发展最快。逐步废除科举制。促其速亡(促使清政府速亡)。(2)张謇。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工人生活的刊物等。上海。(4)近代思潮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进一步解放。【28题答案】【答案】(1)新三民主义。创办黄埔军校、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北伐胜利进军)。阶级利益不同。(2)井冈山。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与迅猛发展。进行长征,实行战略战役。(3)台儿庄战役。国民党的英勇抵抗;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配合。(4)由合作到对峙到再合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