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一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6
1
8
9
10
B
C
D
D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A
D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B
A
B
二、填空题
31.黄帝内经
32.元谋人
33.磨制
34.尊王攘夷
35.有教无类
三、简答题
36.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巩固统治)
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受封对象:宗亲和功臣等。
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土
彩响: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四、材料题
37.(1)类型:实物史料。
信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开始养蚕。
(2)标志:农业、手工业在内的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分化不断加剧,随后
贫富分化:出现王权、国家。(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分化和国家的出现)(任意3点)
(3)遗址名称:A为河姆渡遗址,B为半坡遗址:
共同点:会种植农作物:会制造陶器: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等。(任答两条)
(4)判断:是
理由:①石峁遗址面积逾400万平方米,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核心区域,已具备早期“宫
城”性质,说明人口聚集,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城市,也反映出当时建筑等方面的生产发展。②发现
了玉器、壁画等象征身份等级的物品,以及铸铜、制骨等,表明当时有了社会分工:③同时墓葬分
四类,规模和随葬品不同,说明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社会阶层差异。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
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说明当时出现了王权的象征,可推断出石峁古城已出现因家的雏形。
38.(1)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
(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主要措施:①奖励耕战(耕织):②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任答一条)
(3)联系:①因果联系:②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材料二
诸侯国的变法。(任答一条即可)
(4)表态:不同意:原因:.判断改革是否成功,标准是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顺应了社会潮
流。目的是否达到:b.商鞅虽死,但变法继续,使秦困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因奠定基础。(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即可)
效1页共1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扬劳动者動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这表明《诗经》
A,主题相对单一B.保存了丰高先秦史料
初一历史试题
C.韵伸典雅优美
D.是浪漫主义诗歌源头
14.下列人物中与禅让制有关的一位是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A.黄帝
B.炎帝
C.舞
D.嫘祖
第I卷G选愿共30分)
15.“鱼咀分江内外流,宝瓶直扼内江喉。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
一、选择题(本大愿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合题目要求的。)
①修建于西周时期②由李冰主持修建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①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河姆液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②③④
8.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速造房屋B.火的使用C.农业生产的发展D.狩猎工具的改进
16.史书记戟:春秋时期叠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因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
2.我园境内能够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的存在,且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直立人遗址是
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元谋人邀址
B.北京人週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A,鲁国与齐、晋距离较近,而与周天子相距甚远
3.新冠肺炎病毒阻击战中的钟南山院士,人们称他是医界素斗、是杏林良心、是镇因之宝。在此之削
B。鲁国想与齐、晋联合共同攻打周天子
享有“镇国之宝”英誉,并且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它是
C.周天子势力与齐、晋势力差不多
A.四羊方尊
B.毛公册
C.司母成角
D.商鞅方升
D.周王室衰微
4.商款变法对中国历史形响深远。这场改革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他就是
17.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宜布,良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距今5000
A.齐租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条孝公
年左右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
5.有一部医书是中医学的莫基之作,问世于战团时,总结了中国古代医疗经验。它把人的身体结构看
A,早期园家形态己出现
B.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作自然界的一部分
C.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
D.新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
A.(黄帝内经)
B.(春秋)
C.《伤寒杂病论》
D.《论语》
18.中国原始农耕文明具有差异性特点。河姆液人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种植粟,住半地
6.下列属于春秋时期的新主的是
穴式圆形房屋,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周武王
B.周曲王
C.桊学公
D.秦穆公
A.生活饮食习惯的迥异
B.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
7.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因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种植粟这一作物的先民是
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D.历史发展程度的区别
A.北京人
8.山顶滑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波人
19.毛泽东曾评价商鞅,“(他)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变法取得成功的
8.都江姐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佛大的“生态工程”。它的设计与建造者是
根本原因是
A.秦国李冰
B.齐园孙膑
C,秦国商鞅
D,楚庄王
A.获得秦学公的大力支持
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9.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骨针和穿孔饰物,这表明山顶洞人
C.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
A.建筑干栏式房屋
B.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20.春秋战国时期,当思想家认识到“天道远,人道迩”的时候,也就把天和人分离开来,达到了人
C.己掌握钻孔和靡制技术
D.开启原始农耕
类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材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10.商周时期,下列哪种器物能感象征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
A.崇尚天人合一
B.主张和而不同
A.彩隔
B.青期器
C.铁器
D.瓷器
C.蓝视以人为本
D.追求家国情怀
11.周代叔随与成王玩要,成王把一片桐叶剪成一个形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若玉圭封你到
21,周王朝封建制形成的这种权力结构是贵族分权制体制,周王常握若最高权力,但他不掌掘所有的
唐因去做诸侯。这则“桐叶封弟”的故班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权力。诸侯有军队、有人民、有他的外交,他是实体性的存在。这说明
A,掸让制
B,世张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A.中央集权制基本形成
B.地方容易形成割据局面
12.
下图是干栏式建筑的复原阳,其原始居民是
C,周朝统治者大权旁落
D.古代政治蕴含民主色影
22.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出产的良种犬马,南方出产的象牙,东方出产的盐,西方出产的特种皮革。
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见到。材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商业贸易活跃B.民族交融加强
C.思想文化繁荣D.手工生产进步
23.《荀子》中记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说明,
A.北京人
8.河姆渡居民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A.西周实行郡县制
B.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宗室
13.《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诗歌中,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
C,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功臣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初一历史第1页(共4页)
初一历史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