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杭三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综合训1练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1)崔灏登临黄鹤楼,极目远跳,长江对岸“”的绚丽之景映入眼帘。(2)生物课上,老师引用《钱塘湖春行》中“”两句,说明动物行为与季节变化的关系。(3)《与朱元思书》中,与《三峡》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4)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诗,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3分)人总该有所持,有所向,故而要令心火长明。此火如同深埋幽壤的种子,执拗地追寻那缕虚空中的微光。前方路途,注定漫长遥远。既有风雨如晦,亦有①(q「)路彷徨:双脚会被磨破,热情亦会被现实的冷雨浇得透湿。但那份肯奋斗的傻气,恰是青春最宝贵的②(xū)章。它从不是喧嚣的呐喊,而是深夜灯下的静坐,是失败后默默擦千汗水,是于无人见处,一次又一次,将自己重新扶起的勇气。理想便在这不言不语的③(bá)涉中,悄然生长。它不再是远天的星,而成了脚下的路,那份一往无前的决心,让每一步都变得()。终有一天,当你回望,会看见那片由自己一砖一瓦建成的风景,而那颗深埋的火种,早已整个照亮了胸膛。(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①②③(2)根据下面的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2分)锐气不可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比强大,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得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横线上,不得改变原意。(3分)(4)这几段文字写到了“理想”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中也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要求。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你印象最深的人或事,谈谈你对“有理想”或“肯奋斗”的理解,80字以内。(5分)二、阅读(69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3-4题。(7分)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3分》4。古人用语常常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承天寺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畜②异志,欲掘百并以为兆,后功亏其一而止。井上筑石塔数处,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影一枝。每年梅树开花时,影上亦有花:生叶时,影上有叶:遇结子时,影上有子;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则影上惟存枯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谈墨魁星图。至天将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亦伊然结一想星形也。([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节选)【注】①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②畜:同“蓄”。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念无与为乐者念:(2)盖竹柏影也盖:(3)后功亏其一而止止:(4)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俱: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B.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C.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D.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分)(2)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2分)8.标题是文章的眼晴。小语从标题看出了两文写作内容的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不同之处。(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20分)军号①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行进在草地上,远远的,一个人走在前头,他的影子在天际线下,是一个小黑点,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是打着军旗行进的红军。上杭三中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积累与运用(21 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 分)(1)崔颢登临黄鹤楼,极目远眺,长江对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绚丽之景映入眼帘。(2)生物课上,老师引用《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动物行为与季节变化的关系。(3)《与朱元思书》中,与《三峡》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维《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3 分)人总该有所持,有所向,故而要令心火长明。此火如同深埋幽壤的种子,执拗地追寻那缕虚空中的微光。前方路途,注定漫长遥远。既有风雨如晦,亦有 ① (qí)路彷徨;双脚会被磨破,热情亦会被现实的冷雨浇得透湿。但那份肯奋斗的傻气,恰是青春最宝贵的 ② (xūn)章。它从不是喧嚣的呐喊,而是深夜灯下的静坐,是失败后默默擦干汗水,是于无人见处,一次又一次,将自己重新扶起的勇气。理想便在这不言不语的 ③ (bá)涉中,悄然生长。它不再是远天的星,而成了脚下的路,那份一往无前的决心,让每一步都变得( )。终有一天,当你回望,会看见那片由自己一砖一瓦建成的风景,而那颗深埋的火种,早已整个照亮了胸膛。(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 分)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2)根据下面的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2 分)锐气不可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比强大,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得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横线上,不得改变原意。(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几段文字写到了“理想”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中也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要求。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你印象最深的人或事,谈谈你对“有理想”或“肯奋斗”的理解,80 字以内。(5 分)1二、阅读(69 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3-4 题。(7 分)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 (3 分)4.古人用语常常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 试作简要赏析。(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16 分)【甲】记承天寺①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承天寺 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畜②异志,欲掘百井以为兆,后功亏其一而止。井上筑石塔数处,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影一枝。每年梅树开花时,影上亦有花:生叶时,影上有叶:遇结子时,影上有子;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则影上惟存枯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至天将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亦伊然结一想星形也。([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节选)【注】①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②畜:同“蓄”。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 (2)盖竹柏影也 盖:________(3)后功亏其一而止 止:________ (4)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 倶:________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B.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C.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D.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 分)(2)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2 分)8.标题是文章的眼晴。小语从标题看出了两文写作内容的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不同之处。(4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9-13 题。(20 分)军号①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行进在草地上,远远的,一个人走在前头,他的影子在天际线下,是一个小黑点,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是打着军旗行进的红军。2②从茨坪出发,过湘江,一直走到这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地,陆青一直都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头,他是号手,军号一响,红军战士就要向前冲锋。陆青 19 岁,曾经是茨坪的一个喇叭匠,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老表们都叫他“喇叭青”。那年,镇上闹红军,他跟了私塾的教书先生一起投了红军。政委问他:“娃子,你会干啥?”“我会吹喇叭。”“吹喇叭?那去当号兵吧!”③政委一句话,喇叭换成军号,从此,陆青成了号兵。④军号是德国的,铜的,铮亮铮亮的,能照见号兵的脸。一吹,声音特别嘹亮,十里八里都能听见。军号的主人叫阿贵,每天号不离手。阿贵是广东人,读过学堂,从南昌暴动开始,一路吹到井冈山。号谱虽然复杂,但对喇叭匠陆青来说不是难事,很快就学会了。⑤阿贵把军号用一个牛皮套套着,拴了一大块红绸子,时刻带在身边。号兵陆青跟屁虫似的追着阿贵,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这军号的主人。⑥有一天,阿贵说:“喇叭青,我要是牺牲了,你得继续吹,吹到革命胜利……”陆青回答:“我想要军号,可不想你死,我们要一起吹着军号去见毛委员!”⑦湘江之役,白匪用了飞机大炮,红军的浮桥被打断,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⑧号兵阿贵在湘江渡口吹响了冲锋号,一颗炸弹在江边爆炸,号声戛然而止,阿贵的脑袋被弹片削掉了,一团血雾喷过来,鲜血浸透了红绸。血喷了陆青一脸,他拾起军号,用尽平生的气力吹响,他的脸和军号、军旗都融在湘江猩红的血色中,号声呜咽,号声嘹亮……红军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成功突围。⑨以后,这军号跟了陆青,跟着主力红军,一路走来。⑩松潘草原的天气,一会儿一变,刚刚是万里晴空,一下子就暴雨如注。陆青行进在草地上,任雨水浇过头顶,他把军号塞进背包,打开背上破旧的油纸雨伞,冒雨前行。雨雾中的陆青感到特别疲惫,他走不动了。雷鸣电闪中,他仿佛看到了阿贵在和他说军号的事…… 暴雨过后,草原上弥漫着雨雾,天边还出现了一道彩虹,陆青又饿又乏,放眼回望,军旗变成一个小点。 前方,是一块绿色的草坪,过了草坪就是一大片灌木丛,陆青喝光水壶中最后一口水,扔掉了被雨打烂的油纸伞,擦了擦军号,整理了一下背包,踏上了绿色的草坪。 一脚下去,陆青感觉自己飞了起来,而后整个身子迅速地沉下去,仿佛大地里仲出一只手在拽他,他挣扎着,越挣扎陷得越深。陆青试图扔掉身上的背包,可是根本摘不下来,就这样,他一点一点被绿色的泥浆包围。时间似乎静止了,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陆青半个身子没在沼泽里,他脑子是清醒的,用尽最后的力量,他吹响了军号,号声嘹亮,号声呜咽…… 吹号加速了陆青的下沉。很快,淤泥没了他的脖子。陆青想,战友们呢,能听到号声吗?一瞬间,他的眼晴模糊了。他清晰地看到了阿贵,张开双臂从红色的湘江走来。他睁不开眼睛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脚踏在一块石头上。他用左臂,高高地举起军号。他要让战友们看到军号……3 红军队伍走到这里,正是晚霞满天的时候。一望无垠的草地上,只见陆青的手在高高地擎起,军号紧握在他的手里,像个路标,红绸子在风中飘舞…… 政委和红军战士们向着军号敬了军礼,绕过这片死沼,向远方,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 (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前半部分交代陆青成长为一名号兵的经历,使人物形象饱满、情节更加合理。B.本文前部分花很大的笔墨来叙述阿贵,但他是作为一个传承人,是为陆青做铺垫。C.陆青在前方引路,身陷沼泽而无人救援,作者对其所作所为,褒扬中也暗含批判。D.小说结尾“向远方,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富有象征意义,深化了小说的主题。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两次写到“号声”,试分析二者的内涵有何异同。(3 分)11.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5 分)(1)阿贵把军号用一个牛皮套套着,拴了一大块红绸子,时刻带在身边。(赏析加点词语)(2 分)(2)松潘草原的天气,一会儿一变,刚刚是万里晴空,一下子就暴雨如注。(从描写方面赏析句子)(3 分)12.在阿贵和陆青身上有着怎样共同的特征?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 分)13.小说以“军号”为题,有哪些作用?试结合全文分析。(6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6 题。(13 分)①新华社沈阳 2024 年 11 月 28 日电(记者黎云、李秉宣)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28 日回国。②28 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烈士遗骸临时安置所共同举行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韩方对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装殓,向中方移交 43 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 495 件遗物。③装殓仪式后,中韩双方共同将烈士遗骸棺椁运送至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方在仁川国际机场停机坪举行庄严悼念仪式,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驻韩国使馆临时代办方坤为烈士遗骸棺椁一一覆盖国旗。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礼兵手持国旗,引领护送烈士遗骸棺椁登上空军运-20 专机。④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曹俊,中国驻韩国使馆临时代办方坤出席仪式。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军地有关部门组成的中方交接代表团组和中国驻韩国使馆国防武官等相关人员共同见证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⑤2014 年以来,中韩双方遵循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坦诚友好、务实合作,已连续 11 年成功交接 981 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14.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 分)A.新闻首段以简练的导语点明核心事件,“回国”一词庄重简洁,体现了消息写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B.“一一覆盖国旗”中的“一一”这一细节,与庄重的仪式氛围相呼应,写出了对每位烈士的单独致敬,体现了描写的准确性。4C.末段运用具体数字“11 年”“981 位”,以确凿的数据收束全文,体现了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特点,增强了交代背景的客观性。D.文中“引领护送”“务实合作”等词语,既庄重得体,又饱含情感,其目的是为了突出移交工作的紧迫与高效。15.请为这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3 分)16.“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获无数网友点赞,你从这句话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如果你发现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抹黑英烈的言论,你会如何回帖驳斥?(7 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13 分)【材料一】手机语音助手:当你喊一声“Siri,帮我订个闹钟”时,你已经在使用 AI 了。推荐算法:刷抖音、B 站、淘宝等,每一次精准的内容推送背后都有AI 在默默工作。导航与地图:高德、百度地图不仅帮你规划路线,还能预测路况,AI功不可没。日常问答: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 AI 工具不仅能解答简单的生活问题,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搜集材料,提高学习效率。(摘自网络)【材料二】与 AI 沟通,提示词就是你的“表达能力”。我们向 DeepSeek 提问往往采用“四步提问法”:背景+任务+要求+补充。举个例子:我是一家新开的咖啡馆店主,需要一份开业促销方案。预算 1 万元内,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我们店铺位于大学城,主打精品咖啡。这样提问不仅能让 DeepSeek 更好地理解你的需求,还能避免它理解偏差或者回答跑题。和 DeepSeek对话,不需要太多花哨的技巧,保持简单清晰才是王道。5不同 AI 功能对比图名称 特点DeepSeek 非常适合文案和思路整理,中文语言优美,功能齐全。可灵 AI 目前最先进的视频生成工具之一,视频生成质量高,操作简便。(摘编自《科普中国》)【材料三】随着 DeepSeek 的爆火,近日“AI 代写作业”相关话题也是不胜枚举。有不少家长反映:“DeepSeek 帮助孩子‘深度思考’,数学作业已经‘无所不会’,但是孩子们真的会了吗?”AI 辅助和 AI 代写,边界在哪?马占宇教授认为,关键要判断技术的介入程度。AI 强调辅助工具的“客体”属性,技术仅承担信息整合、结构优化等离散任务,决策过程由人类思维主导;AI 代写则将人的“主体”属性让渡给了机器,创作过程中会缺少自己主动思考和自我分析的机会。“另一方面,人机协同成为必然。”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表示,教师、学生、技术等共同构成新型教学结构,学生用 AI 辅助学业,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中小学生如果长期运用 AI 完成作业,会形成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依赖心理,影响个人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维的发展。 (《扬州晚报网》2025.2)1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人工智能涉及多学科领域,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B. 我们想要快速生成视频时,可以选择可灵 AI 辅助。C. 我们在与 AI 沟通的时候,要尽量详细具体,可以多用一些表达技巧。D. 用 AI 辅助学业有利有弊,要辩证使用。18. 假如你是八年级某班的班长,要主持一次班会课,需要用 DeepSeek 策划一场“情绪管理”班会课方案。请根据【材料二】的“四步提问法”,向 DeepSeek 下达清晰明确的指令。(4 分)19. 小语认为,既然有了 AI,那作业可以代写了。为此,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内容对他进行劝说,不少于 60 字。(劝说思路:先肯定 AI 优点,然后指出 AI 代写作业的缺点,最后总结观点)(6 分)三、写作(60 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 分)郦道元叹三峡“清荣峻茂”,苏轼赏承天寺夜色空明,陶弘景赞山川为“欲界之仙都”。于他们而言,山水是安顿心灵的所在。那么,何处是你的“心灵栖息地”?它或许是一处真实的风景(如家附近的小公园、校园的一角),也可能是一个精神的空间(如书房、图书馆、甚至是某个兴趣爱好构筑的世界)。请以“______,我的心灵栖息地”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做到情景交融,真切地表达出这个地方为何能让你感受到安宁与力量。字数不少于 600 字。6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 分)1.(8 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3)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4)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2.(13 分)(1)(3 分)①歧 ②勋 ③跋(2)(2 分)锐不可当(3)(3 分)那颗深埋的火种,早已照亮了整个胸膛(4)(5 分)示例:红军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理想。为了革命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红军战士们毅然踏上长征之路。他们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不惧艰险、意志坚定地在枪林弹雨中前进,最终冲破敌人的封锁。我认为“有理想”是有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的理想,新时代青年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心怀国家和人民,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学习、奋斗。(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69 分)(一)(7 分)3.(3 分)“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1 分),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 分)4.(4 分)“随”字用得好。(1 分)一个“随””字,化静为动,(1 分)将群山与平野的地点逐渐变化、推移,真实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2 分)(二)(16 分)5.(4 分)(1)念:考虑,想到 (2)盖:大概是 (3)止:停止 (4)俱:全,都6.(3 分)A7.(5 分)(1)张怀民也还没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3 分)评分说明:“寝”“相与”各 1 分,句意正确 1 分。(2)在近处看,没见什么东西,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幅用淡淡的墨水画成的魁星图。评分说明:“视”1 分,句意正确 1 分。8.(4 分)甲文是游记散文,标题交代文体和时间、地点、事件(1 分),文章内容侧重叙写作者和友人夜游承天寺的所见所感(1 分)。乙文是说明文,标题点明写作对象(1 分),文章内容围绕写作对象介绍其中景物的来历、数量、特点等(1 分)。【参考译文】【甲】略【乙】泉州承天寺奇景很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过去有位僧人怀有非凡的志向,要挖掘一百口井作为吉兆,后来只差一口井未能完成而停止。井上有几处建筑石塔,凡是苍蝇飞到塔上,无论多少,头都朝下,没有有微小差别的。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一枝梅影在石头上被隐藏了。每年梅树开花时,影像上也有花;长叶的时候,影上有树叶;遇到结子时,影上有子;如果花叶和你一起落的时候,就影上只剩下干枯的树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看没什么,远远望去像一幅淡黑色魁星图。到天将要下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也俨然结成一个魁星的形状。1(三)(20 分)9.(3 分)C (“暗含批判”理解偏颇,应该是赞扬陆青的献身精神。)10.(3 分。相同点 1 分;不同点 1 分;语言表达 1 分)相同点:都描写了号声的响亮、凄切,烘托了悲壮的气氛。不同点:前者写出了陆青对战斗的惨烈及阿贵牺牲的悲愤之情,同时饱含了鼓舞战友奋勇向前、全力突围的奋发昂扬之意。后者写出了陆青身陷绝境之际竭尽全力提醒战友避开沼泽的急切,同时表达了陆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精疲力尽、不能再继续战斗的不甘和遗憾。11.(5 分)(1)(2 分)“时刻”表明每一个时段都带着军号,表现了阿贵作为号兵的责任感。(2)(3 分)景物描写,(1 分)写出了松潘草原独特的天气现象,产生许多沼泽,(1 分)为下文陆青遇害做了铺垫。(1 分)12.(3 分)阿贵与陆青两人尽管有着不同的出身经历,但是对军号的珍视(1 分)和对号兵责任的恪守(1 分)却惊人相似,两人也都有着同样高贵的精神追求。(1 分)13.(6 分)示例:“军号”是军魂的象征,承载着阿贵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陆青的勇敢顽强、 舍己为人的英雄气概。(2 分);“军号”具有线索作用,小说处处围绕“军号”展开故事情节,有助于文章结构的紧凑、集中(2 分);“军号”意味着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前进方向的指引,从阿贵到陆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有助于文章主题的揭示(2 分)。(四)(13 分)14.(3 分) D解析: D 项不正确。“引领护送”“务实合作”等词语确实庄重得体,但其目的并非为了突出“紧迫与高效”,而是为了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以及展现中韩双方合作的严肃、友好与顺利,重在体现庄严感和仪式感,而非效率。15.(3 分)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16.(7 分)启示: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先烈们用生命换取的和平和幸福的生活。(2 分)驳斥:祖国的万里江山,英烈们用鲜血捍卫过;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对于英烈,我们应崇敬和捍卫,绝不能淡忘和诋毁。英烈是民族的价值标杆、精神脊梁,“过河拆桥”只会撕裂社会的主流价值,蛀空民族的精神支柱。请你立刻删去自己的不当言论,并向社会公开检讨。(5 分)(五)(13 分)17.(3 分) C18.(4 分)示例:我是八年级某班班长(1 分),要主持“情绪管理”班会课(1 分)。需一份策划方案,面向全班同学,时长 40 分钟,包含互动环节。预算 0 元,利用教室现有资源,希望活动有趣又能让同学学到情绪管理方法(2 分)。19.(6 分)示例:小语(1 分),AI 工具可以根据需求搜集材料,提高学习效率。用 AI 辅助学业,也可以提升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2 分)。但 AI 代写会缺少自己主动思考和自我分析的机会,会形成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依赖心理。AI 虽然可以辅助我们的学业,但是无法代替我们写作业(2 分)。因此,我们应该正确使用 AI 作为学习工具,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1 分)。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中25~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八年级语文试卷.pdf 三中25~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docx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