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溪一中2025年秋季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参考答案一、古诗文积累(15分)1.默写(10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翻译加点词(5分)(1)属:同“嘱”,嘱托(嘱咐)(2)薄:迫近(3)乐:以…为乐(4)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⑤)秀:茂盛二、古诗文阅读(27分)(一)阅读《行路难》(5分)3.(2分)冰塞川雪满山4.(3分)A(二)古诗文悦读(22分)5.(3分)C6.(3分)C7.(3分)①俟:等到②更:交替③以:因为8.(6分)(1)对战将不加以适当选择,而只以官品的高低来作为出阵的先后顺序,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准一道呢?9.(3分)百姓在西湖里追逐春风,欣赏歌舞,一派和乐的景象。10.(4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材料一中范仲淹亲自训练兵将,制订出战迎敌的方案,革除了弊端,并建议朝廷春后讨伐西夏,这些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具体体现。材料二通过描绘出春日湖光美景和百姓和乐的画面,充分体现了“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参考译文:材料一:康定元年时,元吴反叛,延州周围各要塞大多失守,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延州御敌。范仲淹到延州之前,朝廷诏令规定将领分别统辖边境驻军:总管统辖万人,钤辖统辖五千人,都监统辖三千人。遇到敌人侵略需要抵御时,那么官品低的将领将先出击(迎战)。范仲淹说:“对战将不加以适当选择。而只以官品的高低来作为出阵的先后顺序,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大批检阅本州军队,得到一万八千人,并分为六部,每位将领各自率领三千人,分部训练士兵。根据敌军的多少,派遣他们交替出战抵御敌军。第二年正月,仁宗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范仲淹说:“正月塞外天气十分寒冷,我军露宿挨冻,不如等到春天深入敌境,敌军马瘦人饥,凭我军的势力容易将其制服。应当占据险要之地,开拓疆界抵御侵略,这是上等的策略。”仁宗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三、现代文阅读(48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11.(3分)B12.(5分)加点词是对安业增老人在哥哥的纪念碑前的动作描写(1分),“颤颤巍巍”突出了他的年迈,(2分)“一遍遍”“小心翼翼”“整整齐齐”写出了安业增对哥哥深深的思念和敬重。(2分)13.(4分)“凝望那片海”指安业增老人终于看到了哥哥信中提及的那片又蓝又美的海,实现了两人安溪一中2025年秋季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情(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感感一、古诗文积累(15分)内容内容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1)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岳阳楼记》)(2)有的家长寒暑假让孩子出去打工,正如《醉翁亭记》中所谓“」”,目的(二)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10题。(22分)大多不是让他们“挣钱”,而是要他们去体验和感悟。【材料一】(3)《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中“”二句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康定元年,元吴反,延州诸岩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②。先是③,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⑤)看到柳宗元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使人想起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备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暴,使更出御贼。明年正月,诏诸路入讨⑥,仲淹日:“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易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2.翻译句中加点词。(5分)(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2)薄幕冥冥,虎啸猿啼薄」【注释】①砦(小hài):同“寨”。②行:这里指前往御敌。③先是: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④诏诸路(3)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4)雾淞沆砀沆砀入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5)佳木秀而繁阴秀【材料二】二、古诗文阅读(27分)春日游湖范仲淹(一)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3-4题。(5分)湖边多少游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行路难(其一)李白尽逐春风看歌舞,几人着眼到青山。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注释】①北宋皇祐二年,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仓,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百姓平安度过灾荒。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材料三】”“”(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有比兴的意味。(2分)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下列坐标图符合《行路难》(其一)中诗人情感变化的一项是(3分)(节选自《岳阳楼记》)5.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怡当的一项是(3分)A.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情B.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感C.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D.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内容内容6.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延州周围各要塞大多失守时,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延州御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上语文参考答案(简).pdf 福建省安溪一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测试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