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复读部月考考试物理答题纸14. (8 分)贴 条 形 码 区由考生负责粘贴注意事项:1. 选择题作答必须用 2B 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解答题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2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在每页考生信息框中填写姓名及准考证号。选择题答题区7814515. (10 分)2多项选择题答题区91101非选择题答题区13(16 分)((1)5)。 (2)。 (6)。 (3)。 (7)①。(4)。, ②。第 1 面/共 2 面 物理答题纸17.(14 分)16.(12 分)第 2 面/共 2 面 物理答题纸Vom0LoaA02C00BAB159C、n准考证[0][0][0][0][0][O][0][0][0][1][1][1][1][1[1][][1][1][2][2][2][2][2][2][2][2][2][3][3][3][3][3][3][3][3][3][4[4[4][4[4][4][4][4[4[S][5][5S][5][5][5][S][S][S][6][6][6][6][6][6][6][6][6][7][7][7][7][7][7][7][7][7][8][81T8]「81「81[81[8][8[8][][9][9][9][9][9][9][9][9]物理月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B 4.B 5.A 6.A 7.C 8.B二、多项选择题9.BC 10.ACD 11. BC 12.BCD三、非选择题13.(1)D , (2)匀速直线 , (3)远小于,(4)0.44 (5)小车 (6)AC (7)①A , ②C14.(1)V=4m/s,方向沿斜面向下 (2)X=62m ,方向沿斜面向上15.(1)0.4 m/s2 (2)4.5 s16.(1)8m/s2 (2) 4m/s2 (3) N17.(1) m/s2 (2)12 m/s (3)66 N泰山外国语学校复读部月考考试物理学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物体将( )A.立即静止 B.改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改做变加速直线运动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重G=10 N的金属块,使金属块部分浸在台秤上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水不会溢出),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6 N,则台秤的示数( )A.保持不变 B.增加10 N C.增加6 N D.增加4 N3.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A.物体立即获得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C.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D.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4.某同学为测量地铁启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他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上一支圆珠笔,细绳的上端固定在地铁的竖直扶手上。在地铁某段稳定加速过程中,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如图所示,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为进一步探究,若把圆珠笔更换成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并用轻绳连接起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的位置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5.滑翔伞是一批热爱跳伞、滑翔翼的人发明的一种飞行器。现有一滑翔伞沿直线朝斜向右下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空气对滑翔伞和飞行人员的作用力为 F,则此过程中 F 的方向可能是( )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被水平绳 AO 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轻弹簧系着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绳 AO 烧断,在烧断绳 AO 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A.弹簧的拉力 F=mgcos θ B.弹簧的拉力 F=mgsin θC.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 a=gsin θ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 A 点由静止出发分别沿三条光滑固定轨道到达 C1、C2、C3,则( )A.物体到达 C1 点时的速度最大 B.物体在三条轨道上的运动时间相同C.物体到达 C3 的时间最短 D.物体在 AC3 上运动的加速度最小8.质量为 0.8 kg 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图中图线 a、b 分别表示该物体不受拉力作用和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的 v-t 图像,则拉力和摩擦力之比为( )A.9∶8 B.3∶2 C.2∶1 D.4∶3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9.如图所示,质量为 0.5 kg 的物块 A 放在一个纵剖面为矩形的静止木箱内,A和木箱水平底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A 的左边被一根轻弹簧用 0.5 N 的水平拉力向左拉着而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可使弹簧能拉动物块 A 相对木箱底面向左移动,则木箱从静止开始的运动情况是( )A.以 6 m/s2 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加速 B.以 6 m/s2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加速C.以 2 m/s2 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加速 D.以 2 m/s2 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加速10.如图所示,水平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 和 b,拴接小球的细线 P、Q 固定在天花板上,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37°。现剪断细线 P,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取 sin 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剪断细线 P 前,弹簧形变量为 4mg3kB.剪断细线 P 的瞬间,小球 b 的加速度大小为 5g3C.剪断与 a 球连接处的弹簧的瞬间,细线 P 的拉力变小D.剪断与 a 球连接处的弹簧的瞬间,小球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0.8g11.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车厢里,有一倾角θ=37°的斜面,斜面上静置一质量为 m 的物块,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 sin 37°=0.6,重力加速度为 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与斜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车厢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 B. C.2g D.3g12.如图所示,Oa、Ob 和 ad 是竖直平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c 为圆周的最高点,a 为最低点,O′为圆心。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未画出),两个滑环从 O 点无初速度释放,一个滑环从 d 点无初速度释放,用 t1、t2、t3 分别表示滑环沿 Oa、Ob、da 到达 a 或 b 所用的时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t1=t2 B.t2>t3 C.t1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13.(16 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除了图中所给器材以及交变电源和导线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选填正确选项的字母)。A.秒表 B.天平(含砝码)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2)实验前补偿阻力的做法是: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先不挂沙桶,将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垫块把木板不带滑轮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让小车以一定初速度沿木板向下运动,并不断调节木板的倾斜度,直到小车拖动纸带沿木板做________运动。(3)平衡好摩擦力后,为使沙桶和沙子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需满足的条件是沙桶及沙子的总质量________小车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4)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 3 个计数点 A、B、C,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50Hz 的交变电源上。则打点计时器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 vB=____ m/s。多测几个点的速度作出 v-t 图像,就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5)为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要保证________的总质量不变,改变沙桶内沙的质量,重复做几次实验,通过实验数据来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 a-F 图像如图丙所示,发现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且 BC 段明显偏离直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不通过坐标原点是因为补偿阻力不足B.不通过坐标原点是因为补偿阻力过度C.图线 BC 段弯曲是沙桶与沙子的总质量未满足远小于小车总质量的条件D.图线 BC 段弯曲是沙桶及沙的总质量未满足远大于小车总质量的条件(7)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保证沙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不变。若沙桶和沙子的总质量 m 与小车的总质量 M 间的关系不满足第(3)问中的条件,且已正确补偿阻力,则:①由实验数据作出的 a- 的图线应是下列图线中 所示的图线 。②由实验数据作出的 a-1M+m 图线,应是下列图线中 所示的图线。14.(8 分)如图所示,滑块以 V0=32 m/s 的初速度沿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滑动,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10 m/s2,sin 37°=0.6,cos 37°=0.8。当 t=5s 时,求:(1)滑块的位移。(2)滑块的速度15.(10 分)机场地勤工作人员利用传送带从飞机上卸行李。如图所示,以恒定速率 v1=0.6 m/s 运行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37°,转轴间距 L=3.95m。工作人员沿传送方向以速度 v2=1.6 m/s 从传送带顶端推下一件小包裹(可视为质点)。小包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小包裹相对传送带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a;(2)小包裹通过传送带所需的时间 t。16(12 分).如图所示,mA=2kg 、mB=1kg,A、B 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0.2,A、B 原来处于静止状态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在某时刻给 B 施加 10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在给 B 施加 10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的瞬间,物体 B 的加速度大小。(2)当 A 刚要运动的瞬间,物体 B 的加速度大小。(3)当 A、B 的加速度相等后,弹簧的弹力大小。17(14 分).钢架雪车比赛的一段赛道如图所示,长 12 m 水平直道 AB 与长 20 m的倾斜直道 BC 在 B 点平滑连接,斜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15°。运动员从 A 点由静止出发,推着雪车匀加速到 B 点时速度大小为 8 m/s,紧接着快速俯卧到车上沿 BC 匀加速下滑,如图所示,到 C 点共用时 5.0 s。若雪车(包括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始终在冰面上运动,其总质量为 110 kg,sin 15°=0.26,g=10 m/s2,求雪车(包括运动员):(1)在直道 AB 上的加速度大小;(2)在 C 点的速度大小;(3)在斜道 BC 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物理十月月考答案.docx 5-物理十月考考试答题纸.docx 山东省泰山外国语学校复读部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