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6.1 树立法治观念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认识法治对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拥护法治建设成果。道德素养:尊重英烈,崇尚美德,将守法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提升道德判断力。 法治观念:认识法律是行为规范,树立依法办事理念,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健全人格:形成理性守法的人格,学会用法律方式处理问题,增强对法律的内心认同。责任意识:主动担当法治责任,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积极参与法治实践。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树立依法办事理念,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形成理性守法的人格,学会用法律方式处理问题,增强对法律的内心认同。要求:阅读教材P46-49,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道法法治观念含义?01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02我们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03如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04“火眼金睛”识“校园欺凌”道法侯某某是夏邑县某中学学生,因嫌隔壁宿舍同学冯某某说话声音大而发生争执,争执期间,侯某某踢打冯某某腹部,造成其膀胱破裂,经鉴定属重伤。两个学生小宇和小辉是同班同学,在一次体育课的篮球比赛中,小宇和小辉分属不同队伍。比赛过程中竞争激烈,小宇在防守小辉时动作幅度较大,不小心撞倒了小辉,导致小辉膝盖擦伤。小辉立刻站起身来,情绪有些激动,推了小宇一把,两人随即发生了短暂的口角和肢体拉扯,被周围同学及时拉开。案例一、二哪个属于校园欺凌?你判定的标准是什么?案例一案例二“火眼金睛”识“校园欺凌”道法侯某某是夏邑县某中学学生,因嫌隔壁宿舍同学冯某某说话声音大而发生争执,争执期间,侯某某踢打冯某某腹部,造成其膀胱破裂,经鉴定属重伤。两个学生小宇和小辉是同班同学,在一次体育课的篮球比赛中,小宇和小辉分属不同队伍。比赛过程中竞争激烈,小宇在防守小辉时动作幅度较大,不小心撞倒了小辉,导致小辉膝盖擦伤。小辉立刻站起身来,情绪有些激动,推了小宇一把,两人随即发生了短暂的口角和肢体拉扯,被周围同学及时拉开。案例一、二哪个属于校园欺凌?你判定的标准是什么?案例一案例二道法学习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案例一案例二此次冲突是在篮球比赛这种具有一定对抗性的活动中发生的。小宇撞倒小辉是由于防守动作过大,并非蓄意为之。小辉推小宇也是在被撞倒后情绪激动下的即时反应,并非事先就有欺压、侮辱对方的恶意,不符合校园欺凌中“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30 条规定:“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它并非孩子之间的过火玩笑或者小冲突,而是一种侵害他人权利和尊严的违法行为。这种来自孩子的恶,触目惊心,不仅不为校规所容,也为法律所禁止。案例的分析中,我们能明白哪些道理?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析”案例,“明”道理思考:根据上面漫画谈谈什么是法律?它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交通瘫痪犯罪暴力,事件增多家庭暴力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1.法律的含义及要求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哈罗德 伯尔曼思考:以上名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1.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治意识?(1)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法治观念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课堂笔记道法【笔记】 1.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P47(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教学目标贺某阳在与被害人谢某梅婚姻存续期间,多次对谢某梅实施辱骂、殴打等家庭暴力行为。2023年4月25日,贺某阳采用拳打脚踢的方式殴打谢某梅,造成其腹、胸、腰等多处损伤,经鉴定构成多处重伤、轻伤,伤残等级为七级至十级不等。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贺某阳有期徒刑九年十个月,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依法支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谢某梅诉讼请求共计人民币379819.26元。思考:贺某阳因触犯宪法法律受到严厉制裁说明什么道理?我们要敬畏和信仰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 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1).敬畏和信仰法律。3.怎样树立法治观念?某高校学生小王在网上找兼职,对方要求先交"押金"500元,承诺工作后返还。小王交钱后,对方消失无踪。小王为什么会受骗?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知识,不知道用人单位不得收取押金。2.如果学过相关法律,可以如何避免?3.这个案例说明学习法律有什么现实意义?查证企业资质、保留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近年来,一些学校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辩论赛、法律学习宣传、法律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法律学习宣传活动思考: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说说你的收获。法治手抄报、国旗下法治讲话等;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意识,提升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目标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总结:怎样树立法治观念(2)——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新知探究二:树立法治观念瑞昌法院开展2024年度“法治小卫士”评选活动为切实履行未成年人法治关护站的责任,助力未成年人茁壮成长,2024年10月29日上午,瑞昌市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干警前往瑞昌市第七中学开展2024年度“瑞昌法院法治小卫士”评选活动。本次活动挑选出三名用心学习法治知识的校园小榜样。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普法活动,带动身边同学共同树立法治观念,是当之无愧的“法治小卫士”。最后,瑞昌法院干警们向三名学生颁发“瑞昌法院法治小卫士”聘书,并送上精心准备的法治大礼包。思考:学校号召向“法治小卫士”学习,你准备怎样做?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怎样树立法治观念(3)——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道法【笔记】 2.如何树立法治观念?P46-49 A.B.C.DA.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B.敬畏和信仰法律。C.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D.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树立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的含义:道法如何树立法治观念:为什么树立法治观念:1.离不开社会规则,法律是判断违法准绳。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A.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B.敬畏和信仰法律。C.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D.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1.“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也易于变为狂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一名言强调的是( )A.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B.人们要对法律发自内心认可、崇尚C.只要加强法治宣传就能树立法律的权威D.法律的权威来自执法部门的威严和力度B2.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律是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这些话语启示我们 ( )①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②以法律为行为的唯一准绳③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④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3. 下面的漫画启示我们( C )A. 道德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B. 如果触犯国家法律,必须承担刑事责任C. 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做到依法办事D. 通过法律的制裁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C4. (2025·山东威海期末改编)最高检发布的《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工作情况(2023年)》中披露,涉电诈犯罪开始向未成年人群体渗透,在校及刚毕业学生逐渐成为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拉拢吸收的对象,未成年人涉罪人数同比上升68%。这告诉我们( C )①青春的我们要勇于实践,大胆尝试,为成功不择手段②要学会独立思考,抵制不良诱惑③敬畏法律规则,法律底线不可逾越④勇于证明自己,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C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