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单元教材解读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4.1 维护秩序靠规则4.2 遵守规则第六课提升法治素养6.1 树立法治观念6.2 学会依法办事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单元目标:本单元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题,主要让同学们明确维护社会秩序靠规则,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知道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要学习并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第五课社会生活讲道德5.1 文明有礼5.3 友善待人5.2 诚实守信(1)视频中最震撼你的是什么?(2)万人如一的方阵背后靠什么支撑?国庆大阅兵仪式万人如一的步伐背后,是铁一般的纪律规则;大国盛典的完美呈现,印证了秩序必须靠规则维系——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社会运行密码。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4.1 维护秩序靠规则1.政治认同: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2.道德修养: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3.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4.责任意识:通过认识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难点:秩序的维护要靠规则。0103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重要性?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0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重要性?04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阅读教材P26-28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自主学习就餐秩序比赛秩序生产秩序学习秩序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没有交通秩序:耗费出行时间,交通事故频发;没有垃圾处理秩序:卫生环境差,影响正常生活;没有课堂秩序:纪律混乱,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学习。没有秩序,社会陷入混乱,个人的利益也会受损。探究新知探究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熙熙攘攘,寸步难行井然有序,川流不息对比两幅图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分类: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生产秩序是指按照规定程序组织生产,要求各个生产环节有序进行,如工厂按操作程序生产公共场所秩序是指法律对公共场所的规定和管理。如人们在公共场合下保持安静【笔记】 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分类?P27D1交通秩序指道路交通井井有条的状况,如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以下行为属于遵守什么社会秩序?排队进电影院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车主主动礼让行人小明自觉排队上公交车刘师傅按照规定加工零件公共泳池游泳配带泳帽泳镜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学校放学场景1.校门口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这种混乱状况应该如何去改变,请你来出谋划策(提示:从交警、学校、家长等方面思考)合作探究:①影响学生正常放学;②容易引发人们之间的矛盾;③交通堵塞,导致交通事故。①交警维持交通秩序;②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③家长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 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探究新知探究二:社会秩序的作用【笔记】2.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为什么社会生活要有秩序?P27+P25蓝字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 和谐的社会环境。③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P25蓝字)社会秩序如此重要,那么维系社会秩序要依靠什么呢?1.“秩序井然”靠的是什么?秩序井然的 “密码”社会规则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尊老爱幼。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2.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规则?道德纪律法律探究新知探究三: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及作用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①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②类型:道德、纪律、法律等道德纪律法律【笔记】 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及作用?P27D2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主要社会规则。1.禁止车辆违规停放2.子女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3.触犯法律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道德:自然形成,靠舆论、习惯、信念。1.尊老爱幼、孝敬父母2.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3.排队时不拥挤4.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纪律:相关部门制订‘教育、行政力量。1.上下楼梯靠右行2.不准在教室内喧哗3.尊敬师长、关心同学4.禁止打架斗殴5.按时到校,上学穿校服……活学活用:辨一辨规则一: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孕妇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规则三: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要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规则二: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规则四:某校规定学生上课不准迟到、不准吃零食、不准冲撞教室、也不能奇装异服......道德法律纪律法律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a.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P27D2b.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P26蓝色③作用:【笔记】 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及作用?P27D2广东深圳 “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女子被行拘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被行政拘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时政新闻:2025年4月18日,途经深圳北站的D2404次列车停靠在3站台办理旅客乘降,作业完毕车门关闭过程中,1名女性旅客吴某某强行用身体阻拦车门试图等待同行人上车,站台工作人员极力制止未果,随后同行人上车,列车关门开出,未造成列车晚点。2025年4月19日,广铁集团深圳北火车站微博发布关于网传“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的情况说明。铁路部门迅速开展核查。2025年4月20日,深圳铁路公安处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警情通报称,铁路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吴某某阻挡车门关闭的行为进行行政拘留处罚。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教育和管理、扰乱教育教学秩序、行为失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这一规则的出台让教育惩戒有章可循,能够有效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思考:请谈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施行的必要性。①落实教育根本任务。实施教育惩戒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②可以有效地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促进教育的法治化和规范化。③可以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调节师生关系,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1)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笔记】 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7+28社会规则社会秩序离不开保 障我是学生,要认真听讲我是交警,要指挥好交通我是法官,要公正司法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结合案例,思考他们的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规则?又受到了什么处罚?想一想小张在图书馆看书时,听到有人在大声接打电话,周围人投来不满的目光,甚至有人直接站出来批评其没有公德心。道德的谴责课间小李在走廊追逐打闹,撞倒了同学,被老师惩罚担任“安全巡查员”3天,并且暂停本周社团活动。纪律的处分小王从5楼扔下饮料瓶,砸坏楼下汽车挡风玻璃,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小王处以行政拘留5日,赔偿车主损失的处罚。法律的制裁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①为了维护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②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笔记】 5.社会规则如何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P28“一米线”规则在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看到“一米线”的标识,它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人与人之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医院里人们按“一米线”规则排队遵守“一米线”规则,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相关链接适当的社交距离,使对他人隐私的尊重,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减少疾病传播;明确规则和界限,更好协调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社会秩序社会规则课堂小结:维护秩序靠规则含义: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种类: 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作用: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含义: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种类: 道德、纪律、法律作用: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关系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课堂训练1.社会生活如果没有秩序,交通事故将大量发生、工厂无法正常生产、社会陷入混乱……这表明( )A.秩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B.良好社会秩序无法形成C.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D.秩序比社会规则更重要C×××2.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某中学开展了 “社会秩序与生活质量” 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几组场景,其中能体现 “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重要保障” 的是( ) ①图书馆保持安静的阅读秩序,读者得以专心查阅资料 ②菜市场摊位规范摆放,商户经营有序,居民能便捷采购新鲜食材 ③网络谣言肆意传播,导致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④火车站实行严格的安检制度,旅客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课堂训练××课堂训练3.小辉乘坐公交车时,观察到车上贴了“礼让斑马线”“严禁酒后驾车”“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标语。设置以上标语是因为( )A.人们无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B.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公民自由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违反规则一定会受到行政拘留C×××课堂训练4.目前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等。这表明(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③违反社会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④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B无关违反规则不一定违法,只有违法行为才承担法律责任×课堂训练5.某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该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自觉排队日”的设立( )A.必然能使所有人都自觉排队B.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C.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D.限制了一些人的自由B×××随堂练习6.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 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校门口的现象:学校和一所幼儿园相邻,每天一到上下学时间,学校门口就“堵得慌”,人车抢道的现象非常严重。(1)请说说活动一中的“堵得慌”说明了什么。活动二 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一则案例:罗某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造成列车延迟发车。最终,罗某因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被公安机关责令认错改正并处以2000元罚款。(2)结合上述案例,谈谈社会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3)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规则具有哪些作用?(2)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规定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如公安机关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处以2000元罚款。(3)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1)①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随堂练习6.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三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学习小组准备制作一本生活规则手册。(4)请你列举两个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解析:(4)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等候公交车时,自觉排队;上下楼梯时,自觉靠右走,不乱跑,不抢道。随堂练习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公共场所、交通路口等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图所示),它们是有关部门为维护公共秩序而设立的提醒过往司机、群众注意的标志,并据此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说,在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中,社会秩序无处不在。(1)社会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 【答案】(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随堂练习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公共场所、交通路口等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图所示),它们是有关部门为维护公共秩序而设立的提醒过往司机、群众注意的标志,并据此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说,在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中,社会秩序无处不在。(1)社会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 【答案】(2)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