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单元教材解读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4.2 遵守规则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6.1 树立法治观念
6.2 学会依法办事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单元目标:本单元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题,主要让同学们明确维护社会秩序靠规则,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知道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要学习并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5.1 文明有礼
5.3 友善待人
5.2 诚实守信
(1)视频中最震撼你的是什么?
(2)万人如一的方阵背后靠什么支撑?
国庆大阅兵仪式
万人如一的步伐背后,是铁一般的纪律规则;大国盛典的完美呈现,印证了秩序必须靠规则维系——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社会运行密码。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1.政治认同: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道德修养: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3.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4.责任意识:通过认识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秩序的维护要靠规则。
01
03
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重要性?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02
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重要性?
04
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
阅读教材P26-28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自主学习
就餐秩序
比赛秩序
生产秩序
学习秩序
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没有交通秩序:耗费出行时间,交通事故频发;没有垃圾处理秩序:卫生环境差,影响正常生活;没有课堂秩序:纪律混乱,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学习。没有秩序,社会陷入混乱,个人的利益也会受损。
探究新知
探究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
熙熙攘攘,寸步难行
井然有序,川流不息
对比两幅图
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
分类: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生产秩序是指按照规定程序组织生产,要求各个生产环节有序进行,如工厂按操作程序生产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法律对公共场所的规定和管理。如人们在公共场合下保持安静
【笔记】 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分类?P27D1
交通秩序指道路交通井井有条的状况,如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
以下行为属于遵守什么社会秩序?
排队进电影院
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
车主主动礼让行人
小明自觉排队上公交车
刘师傅按照规定加工零件
公共泳池游泳配带泳帽泳镜
生产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交通秩序
学校放学场景
1.校门口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这种混乱状况应该如何去改变,请你来出谋划策(提示:从交警、学校、家长等方面思考)
合作探究:
①影响学生正常放学;②容易引发人们之间的矛盾;③交通堵塞,导致交通事故。
①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②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
③家长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 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探究新知
探究二:社会秩序的作用
【笔记】2.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为什么社会生活要有秩序?P27+P25蓝字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 和谐的社会环境。
③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P25蓝字)
社会秩序如此重要,那么维系社会秩序要依靠什么呢?
1.“秩序井然”靠的是什么?
秩序井然的 “密码”
社会规则
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尊老爱幼。
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
2.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规则?
道德
纪律
法律
探究新知
探究三: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及作用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①含义: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类型:
道德、纪律、法律等
道德
纪律
法律
【笔记】 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及作用?P27D2
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1.禁止车辆违规停放
2.子女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3.触犯法律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道德:自然形成,靠舆论、习惯、信念。
1.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2.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3.排队时不拥挤
4.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纪律:相关部门制订‘教育、行政力量。
1.上下楼梯靠右行
2.不准在教室内喧哗
3.尊敬师长、关心同学
4.禁止打架斗殴
5.按时到校,上学穿校服……
活学活用:辨一辨
规则一: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孕妇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规则三: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要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
规则二: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规则四:某校规定学生上课不准迟到、不准吃零食、不准冲撞教室、也不能奇装异服......
道德
法律
纪律
法律
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a.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P27D2
b.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P26蓝色
③作用:
【笔记】 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及作用?P27D2
广东深圳 “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女子被行拘
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被行政拘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时政新闻:2025年4月18日,途经深圳北站的D2404次列车停靠在3站台办理旅客乘降,作业完毕车门关闭过程中,1名女性旅客吴某某强行用身体阻拦车门试图等待同行人上车,站台工作人员极力制止未果,随后同行人上车,列车关门开出,未造成列车晚点。
2025年4月19日,广铁集团深圳北火车站微博发布关于网传“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的情况说明。铁路部门迅速开展核查。2025年4月20日,深圳铁路公安处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警情通报称,铁路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吴某某阻挡车门关闭的行为进行行政拘留处罚。
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
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教育和管理、扰乱教育教学秩序、行为失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这一规则的出台让教育惩戒有章可循,能够有效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思考:请谈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施行的必要性。
①落实教育根本任务。实施教育惩戒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②可以有效地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促进教育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③可以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调节师生关系,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
(1)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笔记】 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7+28
社会规则
社会秩序
离不开
保 障
我是学生,要认真听讲
我是交警,要指挥好交通
我是法官,要公正司法
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
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结合案例,思考他们的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规则?又受到了什么处罚?
想一想
小张在图书馆看书时,听到有人在大声接打电话,周围人投来不满的目光,甚至有人直接站出来批评其没有公德心。
道德的谴责
课间小李在走廊追逐打闹,撞倒了同学,被老师惩罚担任“安全巡查员”3天,并且暂停本周社团活动。
纪律的处分
小王从5楼扔下饮料瓶,砸坏楼下汽车挡风玻璃,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小王处以行政拘留5日,赔偿车主损失的处罚。
法律的制裁
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
①为了维护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②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
【笔记】 5.社会规则如何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P28
“一米线”规则
在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看到“一米线”的标识,它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人与人之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医院里人们按“一米线”规则排队遵守“一米线”规则,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相关链接
适当的社交距离,使对他人隐私的尊重,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减少疾病传播;明确规则和界限,更好协调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社会秩序
社会规则
课堂小结:
维护秩序靠规则
含义: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种类: 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作用: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
含义: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
种类: 道德、纪律、法律
作用: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关系
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课堂训练
1.社会生活如果没有秩序,交通事故将大量发生、工厂无法正常生产、社会陷入混乱……这表明(  )
A.秩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B.良好社会秩序无法形成
C.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D.秩序比社会规则更重要
C
×
×
×
2.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某中学开展了 “社会秩序与生活质量” 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几组场景,其中能体现 “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重要保障” 的是( )
①图书馆保持安静的阅读秩序,读者得以专心查阅资料
②菜市场摊位规范摆放,商户经营有序,居民能便捷采购新鲜食材
③网络谣言肆意传播,导致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④火车站实行严格的安检制度,旅客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课堂训练
×
×
课堂训练
3.小辉乘坐公交车时,观察到车上贴了“礼让斑马线”“严禁酒后驾车”“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标语。设置以上标语是因为(  )
A.人们无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公民自由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违反规则一定会受到行政拘留
C
×
×
×
课堂训练
4.目前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等。这表明( )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
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
③违反社会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B
无关
违反规则不一定违法,只有违法行为才承担法律责任
×
课堂训练
5.某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该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自觉排队日”的设立(  )
A.必然能使所有人都自觉排队
B.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
C.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
D.限制了一些人的自由
B
×
×
×
随堂练习
6.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 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校门口的现象:学校和一所幼儿园相邻,每天一到上下学时间,学校门口就“堵得慌”,人车抢道的现象非常严重。
(1)请说说活动一中的“堵得慌”说明了什么。
活动二 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一则案例:罗某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造成列车延迟发车。最终,罗某因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被公安机关责令认错改正并处以2000元罚款。
(2)结合上述案例,谈谈社会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
(3)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规则具有哪些作用?
(2)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规定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如公安机关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处以2000元罚款。
(3)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1)①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随堂练习
6.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三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学习小组准备制作一本生活规则手册。
(4)请你列举两个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
解析:(4)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等候公交车时,自觉排队;上下楼梯时,自觉靠右走,不乱跑,不抢道。
随堂练习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公共场所、交通路口等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图所示),它们是有关部门为维护公共秩序而设立的提醒过往司机、群众注意的标志,并据此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说,在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中,社会秩序无处不在。
(1)社会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
【答案】(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随堂练习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公共场所、交通路口等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图所示),它们是有关部门为维护公共秩序而设立的提醒过往司机、群众注意的标志,并据此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说,在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中,社会秩序无处不在。
(1)社会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
【答案】(2)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