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5年7月9日(农历六月十五),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如图为嫦娥六号绕月运行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六号( )
A.环绕月球时,已经飞离了地月系 B.采集样品返回地球后,属于天体
C.采样首次揭开月球正面演化历史 D.着陆月球需要应对复杂自然环境
2.该日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等3名宇航员顺利进驻天宫空间站,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天宫空间站与其绕转的天体系统,类似于下列哪个级别的天体系统(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干扰空间站与地面指挥站通信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运动 C.流星雨 D.太阳活动
据腾讯新闻报道,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有关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与木星、金星和地球一起被称为类地行星
B.火星属于行星,是气体球,自身不发光,围绕恒星(太阳)转
C.目前火星气候潮湿,可以进化形成生命体
D.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火星公转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
6.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①充足的液态水②适宜的温度③适宜的大气环境④肥沃的土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墨子巡天望远镜(图1)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于2023年9月17日正式启用,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海拔4200m的高山上,图2为其获取的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大约250万光年)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望远镜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海拔4200m的高山上,主要原因有( )
①距天体很近,看得清 ②海拔高,大气稀薄 ③水汽少,云量少 ④人类活动影响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仙女座星系( )
A.与银河系级别相同 B.与银河系大小相同
C.是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D.对地球有直接影响
“羲和二号”是我国在研的新型太阳观测卫星,预计2026年发射升空。“羲和二号”对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和演化,揭示日冕、耀斑等形成的物理机制有重大意义,可提前4~5天观测到即将面向地球的太阳活动,实时追踪面向地球的太阳爆发。如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9.耀斑主要发生在图所示的( )
A.太阳内部 B.①层 C.②层 D.③层
10.“羲和二号”可有效减轻太阳活动影响,主要表现是( )
A.减少极光发生次数 B.减少通讯设备损坏
C.减少太阳活动次数 D.避免磁暴现象产生
塔式光热发电技术通过驱动排列有序的大规模定日镜实时跟踪太阳,将太阳光聚焦到位于高塔顶部的吸热器,通过高温熔盐储存热能并加热水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通过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实现“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下图为新疆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塔式光热发电解决了太阳辐射能量分布的( )
A.稳定性 B.周期性 C.分散性 D.地域性
12.与光伏发电相比,塔式光热发电( )
A.发电时间长 B.天气影响大 C.建设难度小 D.投资成本低
2024年是太阳活动的“大年”,现正处于太阳活动第25个周期。根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数据,北京时间5月3日到5月8日,太阳连续出现强爆发活动,爆发形式主要以耀斑为主,其中强度达到Ⅹ级的大耀斑共发生6次,这也是近20年来太阳连续发生Ⅹ级耀斑最频繁的一次。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地理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等同于太阳辐射
B.太阳黑子与耀斑周期完全相同
C.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内部
D.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14.根据太阳活动周期推测,下列年份可能是太阳活动极大年的是( )
A.2020年 B.2030年 C.2035年 D.2040年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3年11月5日夜至次日凌晨,黑龙,江、新疆等地出现绚丽的极光。下图为漠河市首次记录到绿色极光舞动的画面。完成下面小题。
15.与极光相伴产生的现象有( )
A.太阳光球层上的耀斑爆发 B.日冕层抛出大量带电粒子
C.肉眼可见色球层发出的光 D.太阳色球层黑子数目增多
16.极光现象背后存在的危险是( )
①诱发地球上产生水旱灾害等②扰动地球磁场使远洋轮船迷航
③导致南极地区产生地震灾害④影响人造卫星和地面长波通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昼夜温差大,气候寒冷
C.海拔高,空气稀薄 D.大气透明度高
18.太阳辐射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以下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有( )
①潮汐能 ②风能 ③水能 ④地热能 ⑤生物能 ⑥石油 ⑦核能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⑦
太阳辐射会影响一个区域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形式、民居形式、饮食习惯、家用电器功能的设计等。图1为我国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2为便携式烘鞋器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从区域太阳辐射强弱的角度考虑,下列地区中,便携式烘鞋器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四川 B.青海 C.新疆 D.西藏
20.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方地区太阳辐射最丰富
B.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C.太阳辐射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
D.太阳辐射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流
2024年1月2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公里。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其中Ⅹ和Y为地球内部圈层的两个分界面。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由硅镁层⑤和硅铝层④组成
B.地球的内部圈层由①②③④组成
C.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③
D.岩石圈主要由③④⑤三部分组成
22.发生地震时,地震波传播到Ⅹ界面( )
A.速度突然增加 B.横波突然消失 C.速度突然减小 D.速度匀速不变
23.下列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C.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24.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听说地震,夺路逃命 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
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 D.双手抱头,有序撤离
马荣火山是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活火山,它那近乎完美的圆锥形山体,号称“最完美的圆锥体”,是世界上轮廓最完整的火山。2023年6月18日共记录3次火山地震及11次火山碎屑密度流。马荣火山现仍在缓慢喷出岩浆,岩浆顺山体而下,长度达1.5公里,山体也持续膨胀。如图示意马荣火山岩浆流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马荣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6.监测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覆盖范围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 B.GIS C.GPS D.BDS
如图为地球外部圈层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①圈层( )
A.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B.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C.是由氮气和氧气等组成的复杂系统
D.陆地厚度较大、海洋较小
28.能正确表示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圈层关系的是( )
A. B. C. D.
2023年12月1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命名并在广州南沙首次试航,“梦想”号具备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大洋钻探被誉为海洋科技“皇冠”,打穿地壳与地幔分界面体现了“皇冠”的含金量。下面左图为“梦想”号景观图,右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大洋钻探要体现“皇冠”的含金量,要打穿的分界面指的是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0.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梦想”号,选择在大洋中进行钻探的原因可能是( )
A.钻探难度较小 B.地壳比较活跃
C.地幔厚度较薄 D.地壳厚度较薄
在海陆变迁过程中,陆地面积基本不变,全球环境却发生了深刻变化。如图示意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海陆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图中地质历史时期由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排序正确的是( )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Ⅰ-Ⅲ-Ⅱ D.Ⅱ-Ⅲ-Ⅰ
32.图中海陆变迁将直接导致( )
A.气候冷暖的变化 B.各大洋面积变化
C.物种演化及分布 D.海平面高度变化
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远古鱼类化石。研究发现甲生物前肢短小,高悬于空中,用来抓食树上的枝叶,在指尖还长有适合划水的蹼,适于在湖沼水域或岸边生活;它的后肢粗大,靠尾巴保持平衡,在陆地上行走时尾巴如“方向盘”,在水中游泳时则变成“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四块化石所存在地层的年龄由老到新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
34.甲生物生存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气候干旱,树木稀疏 B.林草茂盛,河沼遍布
C.海洋环境,尚未成陆 D.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35.丙化石地层所表示的地质年代( )
A.我国华北、东北抬升成陆地 B.出现了一次气候寒冷的大冰期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D.形成了占世界总储量60%的铁矿
二、综合题
36.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图1),完成下列要求。
(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①②曲线之间为 层,其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 。
(3)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曲线③代表的是 界面。目前,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 ,在该界面横波的传播特点是 。
(4)若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鹦鹉螺、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 。
(5)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当的方框中,完成图2。
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④液态水
⑤太阳连续照射时间不长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A B C D E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D A C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C B A B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D A A A C A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 C B B
36.(1) 土星 地球
(2) 日冕 极光
(3) 地壳 古登堡 地震波 横波完全消失
(4) 古生 地层中所含(或:保存下来的)化石
(5) ⑥ ⑦ ④ ⑧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