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漫步诗苑,自然之美总在笔墨间流转。望秋日山林萧瑟,“树树皆秋色,(1)
(王绩《野望》):赏三峡春冬如画,“(2)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观塞上落日雄浑,“大漠孤烟直,(3)
”(王维《使至塞上》);看春花初绽,
春草吐绿美景,“(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品月映江水,云彩升腾奇观,“(5)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
别》)
而诗能寄情,亦能言志。登黄鹤楼念故乡,“(6)
(崔颢《黄鹤楼》);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7)
(《庭中有奇树》);曹操抒老当益壮之志,“(8)
志在千里”(《龟
虽寿》);刘桢借松柏的刚劲表明坚贞的志向,“(9)
(《赠从弟其二》)。
学校开展“家国在心,吾辈当强”主题教育活动,小语同学为此撰写了发言稿。请阅读下文,
完成小题。(7分)。
亲爱的同学们: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将家国情怀镌刻于心,付诸行
动。他们或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或是在民族危难之际,
用热血与生命
国家尊严。他们的事迹,如hèrm闪耀的星芒,照亮了历史的天
空,也
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在追寻英雄足迹的过程中,我们被那些闪耀着家国情怀光芒的故事深深打动。为研制出属
于中国自已的核武器,邓稼先在条件艰苦的戈壁滩上,日夜拼搏,以qirbùshě的精神,历
经无数次试验,最终实现了我国核武器研发的重大突破:抗美援朝战场上,黄继光在弹药用尽
的危急时刻,毅然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眼,他的英勇无畏令人sùran qi jing。这些英雄们
的精神,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在我们心间。
我们要将家国情怀化作前行的力量,用奋斗绘就新时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hean(
)②qie er bu shě(
③sùran qi jing(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勇往直前守护激发屹立
B.挺身而出捍卫激励矗立
C.勇往直前捍卫激发矗立
D.挺身而出守护激励屹立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用奋斗绘就新时代的画卷,将家国情怀化作前行的力量。
B.我们要将家国情怀化作前行的力量,用奋斗绘就新时代的画卷。
C.我们要用奋斗绘就新时代的画卷,将家国情怀培养前行的力量。
D.我们要将家国情怀培养前行的力量,用奋斗绘就新时代的画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
材料一: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领奖盛典》播出,感动中国2023
年度人物揭晓。他们是:俞鸿儒、刘玲琍、孟二梅、张雨罪、杨华德、牛犇、穆言灵、张连钢、
萧凯恩、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
材料二: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风洞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
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JF12高超声速复现风洞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是用于
航空航天等试验的大型科学装置,技术水平在国际上遥遥领先。这一装置所运用的“爆轰驱动
高焓激波风洞技术”的理论基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
俞老今年96岁,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已经50年。如今,俞老依然在提携后辈,用他的智慧
与谦逊,点亮新星。
5.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标题:
6.同学们打算给俞鸿儒写一句致敬词,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并仿照示例进行仿写。(2分)
示例:邓稼先一一研制核武器,鞠躬尽瘁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8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科答题卡
试室号
座位号
“、
积累运用
二、阅读
三、作文

合计

(21分)
(49分)
(50分)

1-6
7-11
12-14
15-18
19-20
21


积累运用(21分)
1.(10分)
:
(1)
(2)
(3)
(4)
(5)
(6)

(7)
(8)
(9)
2.(3分)①



3.(2分)(
)
42分)(

5.(2分)标题:
6.(2分)
二、阅读(49分)

C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8分)
7.(3分)(
8.(3分)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9.(4分)(1)

(2)
10.(4分)
答题卷第1页,总4页
11.(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10分)
12.(3分)(
13.(3分)
14.(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小题。(15分)
15.(4分)A
B
C
16.(4分)(1)
(2)
17.(3分)
18.(4分)
(四)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结合相关内容,完成19-20题。(6分)
19.(3分)(
20.(3分)
答题卷第2页,总4页
三、作文(50分)
21.
题目
答题卷第3页,总4页
500
答题卷第4页,总4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科答案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10分》
【答案】(1)山山唯落晖
(2)素湍绿潭
(3)长河落日圆
(4)乱花渐欲迷人眼
(5)月下飞天镜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8)老骥伏枥
(9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3分)【答案】
①.赫然
②锲而不舍
③肃然起敬
3.(2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比喻有充足的勇气,侧重于形容行动上的勇猛向
前。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更强调在关
键时刻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结合语境“在民族危难之际”,此时需要有人主动站出来承担责
任,用“挺身而出”合适:
第二空:守护:看守保护,侧重于对具体的人或事物的看护、保卫。捍卫:保护、防卫,
常与“尊严”“主权”等抽象名词搭配,强调坚决地保卫,使不受侵犯。这里“国家尊严”是
抽象的概念,用“捍卫”合适;
第三空:激发:刺激使奋发,一般与“潜能”“热情”等词语搭配。激励:激发鼓励,使
振作,常与“人”搭配,强调通过某种方式鼓舞人的斗志,使人积极向上。此处说英雄的事迹
对中华儿女的作用,用“激励”合适:
第四空: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多用于形容人
或具体事物。矗立:高耸地立着,一般用于形容建筑物等高大的物体。“精神”如同一座座不
朽的丰碑,此处形容“精神丰碑”在心中的形象,用“矗立”合适:
故选B。
4.(2分)【答案】B
答素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7页)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根据“我们要将家国情怀化作前行的力量,用奋斗绘就新时代”可知,成分残缺,原句
“用奋斗绘就新时代”中,“绘就”后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新时代”不能直接作
为“绘就”的对象,应补充具体事物,如“画卷”“蓝图”等,使句子完整。在“新时代”
后加“画卷”,修改为:我们要将家国情怀化作前行的力量,用奋斗绘就新时代的画卷。
故选B。
5.(2分)【答案】示例: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标题时,通常可以按照“何人十何事”的形式概括
(有时是“事物或具体单位十事件”的形式。根据材料一“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
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可拟写为:感动中国2023年
度人物揭晓。
6.(2分)【答案】示例:俞鸿儒一一研究风洞技术,拨开科学迷雾是他一生的不懈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根据示例“邓稼先一一研制核武器,鞠躬尽瘁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可知,仿写句式为:人物一一事迹,评价。根据材料二“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
篮’,风洞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JF12高超声
速复现风洞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是用于航空航天等试验的大型科学装置技术水平在国际上
遥遥领先。这一装置所运用的‘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技术’的理论奠基人,是中国科学院院
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可知,俞鸿儒一一研究风洞技术,拨开科学迷雾是他一生的不懈追求。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8分)
7.(3分)【答案】D
【解析】工:美妙、精巧。
故选D。
8.(3分)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9.(4分)【答案】(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
(2)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
10.(4分)【答案】①【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影尤
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②【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与侧
面烘托)相结合,通过比喻直接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
的皎洁。【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侧面烘托)出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甲文答动静结合可酌情给分)
答素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