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看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当物体体积很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
D.研究太阳系各行星的运行,选择太阳比选择地球作为参考系更好
2.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2m、4m、-3m,,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质点的位移x1=4m-2m=2m;然后质点从B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质点的位移x2=(-3)m-4m=-7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与x2的方向相反
B.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x1大于x2
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5m
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m
3.一物体以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该质点在到间的平均速度和到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12m/s,39m/s B.8m/s,38m/s
C.12m/s,19.5m/s D.8m/s,13m/s
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刹车后速度平方与位移x变化的关系为(其中v、x的单位分别为m/s和m),则从开始刹车时计时,2s内和5s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一栋高为9m的三层楼房建在水平地面上,每层楼高相等,且每层楼正中间有一个高为1m的窗户(编号依次为1、2、3)。一雨滴从楼顶边缘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滴到达窗户1上边缘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B.雨滴通过窗户1所用的时间为
C.雨滴由开始下落至运动到窗户2下边缘的时间为
D.雨滴落到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
7.如图所示,A、B为弹性竖直挡板,相距L=4m,A、B之间为水平导轨。一小球(可视为质点)自A板处开始,以的速度沿导轨向B板运动,它与A、B挡板碰撞后瞬间均以碰前瞬间的速率反弹回来,且在导轨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使小球恰好停在两挡板的中间,这个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8.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那么,对甲、乙两物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D.甲、乙的速度值都是越来越大的
9.在秋季运动会百米跑比赛中,运动员甲和摄像机乙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甲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的某一时刻,甲乙速度相同
B.末时,甲的速度大小是乙的2倍
C.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减小
D.时间内,甲的位移大小为
10.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内的加速度大小是内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
B.与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0.5s与2s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D.质点在内的平均速度是
三、实验题
11.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为了减小误差,重物应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木块 B.铁块 C.塑料块
(2)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3)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想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常见的打点计时器使用的都是 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当电源频率为时,每隔 s打一个点。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打点,后释放纸带运动
C.先释放纸带运动,后接通电源打点
D.纸带上的点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小
(3)要测量小车的速度。除打点计时器(含所用电源、纸带、墨粉纸盘)外还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4)该小组在规范操作下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上和,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以下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①每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打点时小车的速度 。
②分别算出其他各点的速度:
,,,
,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图像(以打A点时开始计时)( )。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规律 。
③根据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
④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 ,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
(5)实验完毕后,某同学发现实验时电源的实际频率小于50赫兹,那么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
13.一个小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前2s内下落了20m。求:
(1)此处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多大;
(2)小球在第3s内的位移多大。
14.接力赛交接棒的技术对比赛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也能以的速度接力跑,但由于体力原因离接力区时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进入接力区后做匀速运动,为了确定甲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乙在接力区前d处作了标记,当乙跑到此标记时向甲发出起跑口令,此后乙在接力区恰能追上甲完成交接棒。已知甲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且有的反应时间(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接力区的长度为,甲起跑后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求:
(1)乙追上甲时的速度大小及此时甲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2)标记处离接力区的距离d。
15.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
(1)若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若,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B B C AC AD AB
11. B C 9.60
【详解】(1)[1]为了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使物体尽可能只受重力的作用,重物应选质量大,体积小,即密度大的铁块。
故选B。
(2)[2]A.本实验不需要测量质量,故不需要天平,故A错误;
B.打点计时器本身具有计时功能,所以本实验不需要秒表,故B错误;
C.本实验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所打计数点间的距离来计算加速度的大小,故需要刻度尺,故C正确。
故选C。
(3)[3]由纸带可知相邻计数点间有一个点,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利用逐差法可得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4]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代入相关已知数据,可得加速度大小
12.(1) 交流 0.02
(2)BD
(3)刻度尺
(4) 0.10 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0.50 12.00 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
(5)偏大
【详解】(1)[1]常见的打点计时器使用的都是交流电源。
[2]当电源频率为时,每隔
打一个点。
(2)ABC.应先接通电源打点,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运动,这样纸带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记录更多的数据,以减小实验误差,AC错误,B正确;
D.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相同,纸带上的点迹越密集,说明在相同时间内纸带通过的距离越小,因此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小,D正确。
故选BD。
(3)要测量小车的速度。除打点计时器(含所用电源、纸带、墨粉纸盘)外还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刻度尺用来测量纸带上计数点间距离。
(4)①[1]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可知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2]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打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②[3]由,,,,,在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图像(以打A点时开始计时)如图所示。
[4]由图像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即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5]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④[6]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
[7]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
(5)实验时电源的实际频率小于50赫兹,则有
即打点周期实际大于0.02s,若仍按0.02s计算,由可知,那么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13.(1);(2)25m
【详解】(1)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
(2)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前3s内的位移为
故小球在第3s内的位移为
14.(1),
(2)
【详解】(1)设乙进入接力区时的速度为,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其中
,,
解得
由于乙在接力区恰能追上甲完成交接棒,且乙进入接力区后做匀速运动,则乙追上甲时的速度大小为
此时甲所用时间为
甲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则此时甲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
(2)乙在接力区到追上甲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乙进入接力区前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乙跑到此标记时向甲发出起跑口令到追上甲所用时间为
则标记处离接力区的距离为
15.(1);(2);(3)后一种情况平均速度较大
【详解】(1)设全程一半的路程为,前一半路程用时间为,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有
(2)设全程运动时间为,则前一半时间的位移为
后一半时间的位移
由平均速度公式
(3)因为,所以
则(2)的平均速度大于(1)的平均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