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八课生命可贵第二节 敬畏生命6.1 国家权力机关核心素养目标【走进课标】1.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2.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重难点】重点、难点:知道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要敬畏生命,懂得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学会关爱他人。自学指导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怎样理解生命至上?)2.怎样敬畏生命?(怎样做到休戚与共?)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93-98内容,边读边划,六分钟后找同学展示自学结果:敬畏?“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截至7月31日12时,初步查清全市共有44人遇难、9人失踪。发布会上,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介绍密云防汛救灾情况:在这轮强降雨过程中,密云区受灾最严重。据初步统计,密云全区17个镇162个村受灾,房屋受损3.1万余间,车辆受损6994辆,10条公路受损,105个村电力设施损坏。防汛救灾过程中,全区共转移20个镇街205个村1.6万余人。全区约11.3万群众受灾,因灾死亡37人,其中含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31人。北京特大暴雨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思考:当听到这则新闻时,你有何感想?创设情境模拟有助于理解抽象概念,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要点。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深入理解。观看相关纪录片能增强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掌握道德与法治的核心要点需要特别是数据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通过辩论赛锻炼道德思辨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道德困境,寻找学习伙伴互相提问检验。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法律。在数字化时代学习道德与法治,建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需要通过写作练习表达法律观点。设置阶段性目标保持学习动力。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P64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③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议题二:怎样敬畏生命?唐僧肉在《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都想吃唐僧的肉,据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在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中国最顶级食材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周易·系辞传》释义:生命是宇宙中最为伟大的德行之一,生生不息是宇宙间最为普遍的规律之一。启示:①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②顺应自然:学会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让生命得以延续。回家过年传统春节“天地之大德曰生”译:天地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出生命,并且承载、维持着生命的延续。① 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创设情境模拟有助于理解抽象概念,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要点。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深入理解。观看相关纪录片能增强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掌握道德与法治的核心要点需要特别是数据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通过辩论赛锻炼道德思辨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道德困境,寻找学习伙伴互相提问检验。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法律。在数字化时代学习道德与法治,建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需要通过写作练习表达法律观点。设置阶段性目标保持学习动力。在视频中,你看到哪些温暖时刻?新娘不顾走光接住坠落婴儿男子烧伤抢救获得外卖小哥捐款婴儿掉出车外,众车主停车帮助小男孩雨中走失,店主暖心安慰女孩儿身体不舒服,乘客主动帮扶② 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北京市副市长夏林茂在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救援抢险救灾工作,迅速组织力量转移群众10.4万人,全力搜寻被困和失联人员、营救受困群众5400余人,积极救治伤亡人员。目前,424条阻断的乡村公路中已抢通364条,力争在7月31日将干线公路全部抢通;所有受灾行政村已实现应急供水;213个断电行政村已恢复供电105个;72条损毁通信光缆已恢复23条,1971个退服基站中已抢通638个。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累计接警1.6万余次,处置涉汛警情790起,出动人员6830次、车辆1356次、舟艇296次,营救被困群众1879人、疏散转移3521人,运送应急物资约56吨。武警北京总队千余名官兵连夜奋战,担负密云宁村新桥构筑堤坝任务,共搬运沙袋10万余袋,构筑堤坝1100米。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1.4亿元用于支持北京、河北、吉林等地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北京市做好洪涝灾害灾后应急恢复,重点用于密云、怀柔等灾区受损交通、水利、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应急恢复建设,推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北京暴雨抢险救灾进展:思考:你认为国家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抢险救灾值得吗?为什么?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原因做法心存敬畏,行须所动!积极锻炼身体遵守交通规则给老人让座同学发生矛盾大动拳脚时及时阻拦远离毒品遇到挫折,不放弃生的希望......(1)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2)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3)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议题二:义行勇心,生命之重小结:怎样敬畏生命?做法意义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关爱他人的生命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敬畏生命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巩固练习1.“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越是短暂的生命,越有价值B.承担责任就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C.加大生命的宽度会缩短生命的长度D.要珍爱生命,努力追求生命的质量D2.某班围绕“敬畏生命”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赞同的是( )A.小玲:生命是脆弱的,我们要以自我为中心B.小海:生命的长短由天注定,是不可逆的C.小刚:要顽强地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D.小华: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D创设情境模拟有助于理解抽象概念,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要点。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深入理解。观看相关纪录片能增强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掌握道德与法治的核心要点需要特别是数据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通过辩论赛锻炼道德思辨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道德困境,寻找学习伙伴互相提问检验。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法律。在数字化时代学习道德与法治,建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需要通过写作练习表达法律观点。设置阶段性目标保持学习动力。3.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他的全体人民。每一次灾害发生时,“救人!救人!第一位的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绝不放弃!”党和国家围绕人民的生命展开全力救援,这充分体现了( )A.实现人生意义需要珍爱自身生命B.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C.尊重和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D.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D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是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B.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C.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D.敬畏生命,只需要敬爱老人,呵护孩子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